《壽廂夜啼》原文《壽廂夜啼》
唐代的李益
樂峰前沙地白如雪,城外月色如秋霜。
不知何處吹來淒涼的蘆笛,壹夜望著故鄉。
《守鄉城夜聽笛》劄記(壹)受降城:初唐名將張任遠為了抵禦突厥,在黃河以北修建受降城,分為東、中、西三城,都在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另壹種說法是: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自到陵州接受壹個突厥部的投降,故名“受降城”。
⑵回龍峰:唐代有回龍縣和靈州支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樂惠峰是當地的最高峰。其中作品《樂惠風》指的是樂惠縣附近的烽火臺。
(3)城下:壹個是“城上”,壹個是“城外”。
(4)蘆管:笛子。壹支“蘆笛”。
5.征兵:守衛邊境的士兵。全體:全體。
《守望壁夜啼》欣賞詩的前兩句,寫進城時月下的風景。霜月、雪月等沙漠,就是典型的引發鄉愁的環境。對環境的描寫,表現了人物的感情。在這個寂靜的夜晚,夜風帶來了蕭瑟苦澀的笛聲,激起了招人期待故鄉的感覺。“壹夜招人望家”並不代表想家或想家。而是通過人物的情態行為來表現人物的心理,寫出無盡的鄉愁。
《守望壁夜啼》作於鐘健元年秋末冬初。李益到靈武,拜見朔方使崔寧,寫《夜聽壽廂壁笛》。
《守鄉夜啼》的作者介紹了唐代詩人李益。字於君,隴西古藏(今甘肅武威)人。大歷四年(769),進士。建中四年(783年),被授予傑出學位。仕途受挫後,他去了趙巖。
貞元十三年(797),被任命為劉基,我們的特使到幽州。貞元十六年(800),他南下揚州等地,寫下了壹些描寫江南風光的優美詩篇。
元和入朝後,歷任秘書、初級監、集賢學士、右騎官、太子客、左騎官。太和元年(827),被禮部任命為官。我寫了50首關於參軍的詩,現在有2冊《李義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