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剛出土的時候埋在草叢裏,小得可憐,無人問津。但它沒有低頭,沒有灰心,默默成長,壹飛沖天。這才讓人知道埋在深草叢裏的卑微的小松原就是“淩雲木”!所以詩人感嘆:目光短淺的“時人”是不會把小松當支柱的。有多少小松因為自己的無知而被滅被黑,又有多少像小松壹樣有才華的人遭遇了同樣悲慘的命運!
這首小詩是對人的隱喻,對物的隱喻,寓意深刻。詩中對小松的描寫惟妙惟肖,描寫與議論、抒情與哲理有機統壹,趣味盎然,發人深省。
閱讀訓練
1?前兩句描述的小松的特點是什麽?
2?從整體構思來看,這首詩采用了新的藝術手法。
3?詩中用小松比喻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用托物來表示自己的意誌,就是把自己的“意誌”寄托在壹個具體的“物”上。因此,這個“物”具有壹定的象征意義,成為作者興趣、意誌或理想的維系者。作者個人的“野心”就靠這個工具?“物”的表達更巧妙,更完美,更飽滿,更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常用來表達高尚的誌向;“土”常用來表示卑微的感情;蠟燭經常被用來慶祝無私奉獻的精神。
這首詩是對人的隱喻,是對誌向的表達。表面上是寫小松,實際上是用小松來比喻像小松壹樣被埋沒的人才,用小松不被當時人認可的命運來暗示自己的命運,表達自己除了報國別無選擇的情懷。請學會這種表達意願的方式,寫點什麽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