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急於求成的人物簡介~ ~ ~ ~ ~三國。

急於求成的人物簡介~ ~ ~ ~ ~三國。

曹操

曹操(155-220),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原名夏侯,字孟德,小名阿雲。他是沛國橋縣(今安徽亳縣)人,出身於壹個大官僚地主家庭,長子。因為他的父親曹嵩是中國常侍曹騰的養子,所以他改姓曹。因為這層關系,曹操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官僚子弟。未來的敵人袁紹,也是曹操年輕時的朋友。曹操身長七尺,眉清目秀,胡須長。從小就無拘無束,但很有天賦,足智多謀,善於即興發揮。當時,汝南有壹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人,名叫許韶,他評價曹操是“管理天下的能人,亂世的奸人”。

漢靈帝死後,大將軍以外戚的身份執掌朝政。但是在殺太監的時候,卻遭到了伏擊。此時,有著西之狼稱號的董卓率軍接管了京城。卓入城,改紹弟劉勰為。大多數大臣紛紛逃離洛陽。曹操也逃到劉晨,聚集誌願者,譴責董卓。

初平元年,各路將領推舉家世顯赫的袁紹為首領,向董卓求援西征。然而由於將領們的別有用心,起義軍失敗了。在這場戰役中,曹操第壹次見到了他未來的死敵劉備。

初平三年,董卓被王允、呂布殺死。這兩個人被卓的下屬李玨和郭汜接管。和壹幫大臣逃出長安,卻被李、郭追殺。操遂與於迅、程昱商議,請狄鹹來許昌。從此曹操開始捧皇帝做群臣。

後來,曹操以狄鹹的名義下西洋。先後平定了關東和關中地區。而劉備壹度成為他的部下。接下來曹操將面對自己的老朋友——袁紹。

當時袁紹盤掌管著攸縣、河北、濱河、青海四個州。他軍事力量強大,勇猛如雲。曹操雖已成為中原霸主,但在實力上壹直與邵有壹定距離。

建安五年,袁紹大軍南下,在官渡與曹兵交戰。最後,曹操帶著將軍許由率領的五千騎兵襲擊了袁俊的糧倉。當袁兵看到商店被燒毀時,曹駿乘勢出擊。袁紹失敗了。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官渡之戰勝利後,曹操花了幾年時間穩定北方,追擊袁余黨(邵兵戰敗後不久就死了)。建安十三年,曹操率軍南下征劉表。同年,劉表去世,次子劉聰繼位。面對曹操兇猛的軍隊,劉聰決定投降。曹操輕而易舉地接管了荊州。或許是因為荊州易得,曹操決定東征孫權。但是權力比不上劉聰和其他人。

孫氏從孫策開始就占領了江東,從此壹直大行其道。再加上長江的天然屏障,孫氏政權有了穩固的基礎。孫權接到曹的消息後,召開了幾次軍事會議。會議期間,主戰和主派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最後在周瑜和魯肅的分析下,孫權決定出戰。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孫權的軍隊在赤壁與曹駿對峙。周瑜放火燒曹操的戰船,曹駿被打敗了。從此,曹操無法大舉南征。如果說官渡之戰決定了曹操在北方的霸主地位,那麽赤壁之敗則是曹曹參只稱霸北方的壹戰。

從那以後,盡管曹操多次在吳棟邊境挑起戰爭,但雙方都有贏有輸。同時,劉備西設益州,自封漢中王。三足鼎立之勢已成。即使是大地英雄曹操,也無法再改變這個事實。

建安二十壹年,曹操升為王維。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享年六十六歲。

次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漢,建國後封魏。視曹操為太祖武。

曹丕

曹丕(187-226),魏文帝人,三國時期魏國的創始人。篡漢而廢曹為尊。他於220年至226年在位。子歡子,曹操的次子。建安二十二年,立為太子。曹操死後,繼位王維,不久廢除漢高祖劉勰,自立為帝,國號為魏,定都洛陽。熱愛文學,是當時的文壇領袖。流傳下來的詩有40多首,後人編輯出版了《魏文帝集》。

曹植

曹植(192-233)子建。裴國橋(今安徽亳縣)出生。三國魏時期傑出的詩人。曹操的第三個兒子名叫陳王思。由於才學豐富,早年受到曹操的青睞。他曾經想成為王子,但是他失寵了。建安十六年(211)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改臨淄侯。黃初在魏文帝的第二年(221),胡安國王改名。曹丕稱帝後,受到曹丕的懷疑和迫害,多次被貶,改封地。曹丕死後,曹丕的兒子曹睿即位。曹植幾次寫信,希望得到任命,但都沒能如願,最後在41歲時因抑郁癥去世。

文學史上的建安時期是指從建安到魏初這壹時期。這壹時期的文學以詩歌的成就為標誌。許多作品都能從漢樂府的民歌中汲取營養,反映社會動蕩和人民流離失所的痛苦,體現了對國家統壹的渴望,文字慷慨,語言渾厚。後人以“建安體”稱贊這些作品的典雅雄渾。但是有些章節展示了負生育的思想。這壹時期的代表人物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曹植的生活和創作以曹丕為界分為兩個時期。前期少數作品表現社會動蕩和自身野心,詩歌基調歡快豪邁。如“白馬”和“宋穎的”。後期作品反映了他壓抑壓抑的情緒,有些詩歌中夾雜著強烈的消極思想。他的詩善用比喻,語言凝練,華懋之言,全面代表了建安詩歌的成就,對五言詩的發展影響很大。他還擅長詩歌和散文。他的《洛神賦》抒情優美,充滿神話色彩,影響巨大,是建安時期抒情小賦的代表作。還有著名的隨筆,比如《求自測表》。

劉備

劉備於2021年至2023年在位。蜀漢昭烈出生在卓君縣(今河北省涿縣)的涿縣。漢景帝的兒子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苦伶仃,靠賣鞋和母親編草席為生,後來在桃園與關羽、張飛結拜為兄弟。消滅黃巾軍,任安溪縣尉。壹直是寄人籬下,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諸葛亮受三顧茅廬之邀擔任軍師,率軍攻占荊州、益州、漢中。公元221年正式稱帝。為報復關羽和張飛,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的魯迅用火攻擊敗。不久他在白帝城去世,享年63歲。世人也稱他劉為。後來,杜甫寫了壹首詩說:

蜀道長有壹瞥吳襄三峽,也是在他死的那壹年,他在永安宮。

翠花想象壹座空山,玉殿是空寺中的壹片虛空。

在古老神殿的松樹上,水鶴築巢,在夏季和冬季節日,來的人都是村裏的長者。

武侯祠的主管相鄰而居,君主和大臣壹起分享祭品。

關羽

關羽,劉備的義兄,五虎之首。字雲長,字仙,河東解人(今山西臨猗西南)。因為戰爭逃到了卓君。後來又跟著劉備和張飛。華雄在汜水關前被斬首,虎牢關因與呂布交戰而聞名。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師,封為漢壽侯婷,為曹操殺了袁紹的名將顏良、文醜。千裏之後,我壹個人騎著馬,騎著赤兔馬,咬著青龍偃月刀,過了五關,殺了六個將軍,終於回到了劉備身邊。攻下樊城曹仁後,水淹七軍,逮捕大將曹操,殺死龐德,使華佗刮骨療毒名揚天下。但最後因為驕傲和輕敵,他任性了,打敗了麥城。被孫權殺死,享年58歲。他壹生重視友誼、智慧和勇氣,武功蓋世。後人有詩嘆道:

唯有漢末無敵,雲昌脫穎而出。

神威可勇,儒雅更懂文學。

太陽如鏡,春秋薄雲。

顯而易見的是,會天長地久,而不僅僅是三分。

張飛

張飛和劉是五虎上將中的第二位。字壹德,生於卓君(今河北涿縣)。年輕的時候和關羽、劉備壹起共事。與關羽、劉備在虎牢關與呂布作戰。長阪坡橋上壹聲吼,嚇跑了曹操的百萬大軍。賈夢關夜戰馬超,巴西戰張飛,壹支八足蛇矛勇冠三軍。劉備入川後,拜為這騎將軍,封為西鄉侯。公元221年,為了給二哥關羽報仇,他和劉備壹起攻打吳棟。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外交部的範姜、張達刺殺。他在55歲時去世。後人有詩嘆道:

安曾嗅杜佑,黃巾掃劉。

虎牢關上聲先振,長阪橋邊水逆流。

史燚閆妍舒安荊,張誌傑飛鼎中州。

伐吳未果先死,秋草長悲。

諸葛亮

諸葛亮,又名孔明,漢末徐州葉朗縣楊度縣(今山東沂南縣)人。他的父親諸葛玄曾經是泰山的縣官,他的叔叔諸葛玄是當時的名人。諸葛亮之兄諸葛亮,未* * *戴天金奉於吳,拜將軍與左都護,領豫州牧。梁的弟弟諸葛誕在魏國做官,是個官僚。遷揚州為刺官,鎮東將軍,庶官。三兄弟都很有名,各自在壹個國家。我當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註狗為“功勛狗”,雖不能與龍虎相提並論,但也是很有功勛的人,所以有名。)。

諸葛亮早年野心受挫,所以隱居在襄陽市西龍中山築宅。公元207年,渴求智慧的劉備關註了諸葛亮,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聯吳與曹操之路,也就是俗稱的“隆中對”。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壹條正確的政治路線和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壹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有了轉機。

公元208年,曹操率30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過人的智慧和膽識,派使者前往吳棟,勸說吳棟與曹操作戰,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從而為劉備贏得了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當上了宰相,對葛亮了如指掌。公元223年,蜀國皇後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統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實行屯田政策,改善了西南各民族與蜀漢的關系,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在五丈原積勞成疾而死,葬於定軍山(今陜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壹生* * *二二七年。公元207年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誌用世的準備階段。他成功後,沒有北上投奔曹操,也沒有南下歸降孫權。而是輔佐“小有名氣”的劉備。這當然是客觀原田,但也不是偶然。他之所以選擇興漢之路,說明他是壹個堅持封建原則,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公元207年至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認識葛亮、忠於蜀漢的階段。無論是以前的師傅,還是後來的師傅,都非常信任他。他不遵守儒家教條。他尊敬國王,但不騷擾外國人。他入南巡,安撫洋人,實行三國中最好的民族政策。他知法犯法,正氣凜然,與吳壹起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最後壹口氣。他忠君利民的精神,生前深受蜀人愛戴,死後長期為後人所景仰,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遺產。

孫堅

孫堅出生於吳軍富春(今浙江富陽)。鐘平元年(公元184年),他和朱娟壹起消滅了黃巾軍。官職有司馬、易朗、長沙太守等。,並參加了諸侯聯合討伐董卓的戰爭。192年,袁術派他去攻打荊州的劉表,劉表射死了黃祖,時年37歲。公元229年春,孫堅次子孫權正式登基稱帝,並追授其父孫堅為武烈帝。

孫權

孫權,字仲謀,吳軍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親孫堅自稱是春秋時期的大軍事家孫武。曾任長沙知府,奉破虜將軍。弟孫策,為不服將軍,封吳侯。

15歲,孫權被提升為孝士,任陽先(今宜興)任校尉。公元200年,其弟孫策被殺,孫權繼承父業,守江東。曹操以大將之力表示要籠絡魯,並引會帶頭。公元203年、205年兩次出兵安撫山越(秦漢百越),穩定江東六郡局勢。公元208年,率領大軍親自遠征黃祖,拿下江陵,與劉備會師,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公元211年遷至秣陵,次年改建業(今南京)。公元211年,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率軍攻打吳國。孫權壹方面以魯迅為大都督,壹方面向魏文帝投降,曹丕拜他為吳王。次年三月,蜀軍大敗。公元229年,曹丕去世,孫權正式建立吳國,稱帝,建都。他死於公元252年。

孫權是三國時期壹位重要的政治人物,也是壹位智勇雙全的英雄。自其弟孫策被殺後,他已擁有江東50余年。其最大的功績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了丁東南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和曹操壹樣,孫權也非常重視農業生產。建安後大約七八年,開始開墾荒地。吳棟有兩種填海工程:軍事填海和民用填海。采用軍事編制,設置典農校尉、典民校尉、屯田校尉等官員管理墾荒事務。士兵耕種打仗,農民只種田,免服兵役。公元226年,孫權也采納了魯迅的建議,擴大了墾荒面積,把自己趕的牛從8頭減少到4頭,用於農田。作為士卒,他自己耕田,“與人分享勞動成果”,極大地鼓舞了士子們的情緒。

孫權還註重興修水利。他在建鄴挖了壹條東渠,寬五尺,深八尺,把玄武湖倒進秦淮河。他還在句容開鑿了坡崗渡運河,通往雲陽(今江蘇丹徒)。這些水利工程不僅方便了內河航運,而且灌溉了農田。

為了適應長江水戰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孫權還大力發展造船業。他設置官員監督工匠和罪犯造船。其造船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船的規模也很可觀。有了理想的江海交通,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東吳的對外關系也隨之擴大。公元230年,孫權“遣大將魏文、諸葛智下海討益州、並州。”吳浚到達益州(今臺灣省島)後,開始撰寫大陸與臺灣省島的交往史。孫權進壹步鞏固了對膠州的統治,積極派人與阜南(今柬埔寨)、林逸(今越南南部)等海外國家建立友好關系。後來,他把膠州刺史派到東南亞各國,與印度建立了聯系。

同時,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孫權也多次賦與利息。奪取荊州後,他命令手下將領“廢除荊州的民租稅”,加強軍事裝備,提倡節儉。公元226年和公元231年頒布詔令,放寬農民所欠租稅的征收,不再征收租稅。

這些措施促進了東南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了東吳的綜合國力,客觀上也有助於農民生活的穩定和逐步改善。

周瑜

周瑜,生於公元175年,卒於公元210年,東吳大將。公瑾出生在廬江蜀(今安徽省廬江縣東南)。出生於壹個官宦家庭,英俊、聰明、足智多謀,被稱為周郎。孫策死後,他和張昭* * *輔佐孫權為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手,火燒赤壁,大敗,揚名天下。當他推進到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中。作為壹個小人物,他是殘酷和惡意的。看到諸葛亮比自己厲害,就處處暗算他。三次被諸葛亮激怒後,死於箭瘡。

孫澤

孫策名叫富博,是孫堅的長子,孫權的弟弟。我小時候和周瑜關系很好。孫堅死後依附於袁術。公元194年,他率隊南下江南,平定地方軍,成為江南最大的豪強。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交戰。孫策想秘密派兵攻打許都,但還沒有出兵。反而被吳郡太守徐公刺死,年僅26歲。孫權登基稱帝後,追孫策為長沙桓王。後人有詩贊美他說:

獨占東南,號稱“小霸王”

規劃如虎,決策如鷹。

威鎮三江精,名聞天下香。

屬於周郎的最後時刻的事件。

漢獻帝

劉協,漢獻帝,漢靈帝之子。他從190年到220年在位。董卓在廢了小皇帝劉扁之後上臺,是董卓的傀儡。王允用連環計殺死董卓後,又被李殺死?帶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其至許都,成為曹操的傀儡。他在任的時候,到處都是混亂和戰爭。曹操死後,曹丕稱帝,狄鹹被迫退位,改國號為山陽公。公元234年3月,漢獻帝默默去世,享年53歲。

袁紹

袁紹出生於汝陽(今河南商水)。漢靈帝當漢軍校尉的時候,領著皇宮侍衛。靈帝死後,帶兵入宮,把宮裏的太監都殺了。董卓控制了國家政權,就從冀州出兵討伐董卓,成為諸侯軍的首領。他的勢力在軍閥混戰中進壹步擴大,成為當時士兵最多的強人。但在與曹操的決戰中,因不聽謀士的良言,在官渡被曹操擊敗,不久死去。

看下面的網站有很多三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