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壩遺址占地567萬平方米,包括土溪的天府村、城壩村,流溪鄉的新華村、洪溪村,由城址區、壹般聚落區、窯址區、墓區、井區組成。成壩遺址的發掘清理了數百座墓葬、水井、灰坑、城墻、城門、房屋、溝渠、窯址等遺跡,出土各類文物千余件,初步構建了遺址從戰國晚期到魏晉的年代序列。
並發現了當曲古城的城墻、城門、房屋、壕溝。成巴遺址是川東最古老、最長、最大的古城遺址,也是川渝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巴文化遺址。2006年5月,成壩遺址被中國人民和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場地特征
成壩遺址文化積澱豐富,文化層可達數米。出土了壹大批帶有巴蜀符號的典型巴蜀風格青銅器和漢代文物,如青銅戈、青銅斧、青銅矛、漢代釉面磚等。其中漢磚就有上萬塊,當曲瓦的發現肯定證明了這就是古都和當曲古城。文物部門先後在成壩遺址中收集到戰國秦漢時期的壹些遺物,有虎妞、居、居、編鐘、簡、戈、嶽等。
出現了壹些具有典型巴文化特征的青銅器搶救性考古發掘,遺址面貌也逐漸有了初步認識。成壩遺址是我國南方發現的第壹座磚門樓,起源於東漢至魏晉,是成壩遺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城壩遺址發掘出珍貴文物1500余件,先後發掘出全國唯壹水路金關遺址、四川最早的識字課本、千年竹簡等。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成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