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全文
鄉愁
余光中
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
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壹頭,
媽媽在那邊。
當我長大後,
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車票。
我在這壹頭,
新娘在那邊。
後來,
鄉愁是壹座短暫的墳墓。
我在外面,
媽媽在裏面。
現在,
鄉愁是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壹頭,
大陸在那邊。
詩歌評論
這首詩飽含深情,既有對祖國統壹的向往,又將鄉愁描寫得淋漓盡致。讀完這首詩,首先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四幅生動具體的人生畫卷。第壹節:早年求學,母子分離,書信相慰;第二節:成年後,告別新婚妻子,離開家,天各壹方;第三節:妳會去哪裏,母子不準見面;第四節:同胞難得相聚,國家無法統壹。同時,讀者也能感受到作者豐富而強烈的感情。詩人的鄉愁不是直接表達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和想象,塑造了四種生活的藝術形象,呈現給讀者。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和感情融於壹爐,表達了對家庭團聚、國家統壹的強烈願望。正如中國的許多河流都是黃河和長江的支流壹樣,雖然余光中生活在壹個孤島上,但作為壹個熱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心感受上繼承了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情感傳統,具有深刻的歷史感和民族感。同時,在臺灣省和大陸長期被人為隔離、漂流到島上的千千人的鄉愁,客觀上有著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無法比擬的具體而廣泛的內容。作為壹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余光中的作品必然會打上深刻的時代烙印。《鄉愁》這首詩集中描寫了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段青春裏的壹枚郵票,那段青春裏的壹張船票,甚至未來的壹座墳墓,都蘊含著詩人對千萬海外遊子的思念,而這壹切,都在詩末升華到壹個新的高度:“現在/鄉愁是壹條淺淺的海峽/我在這裏/大陸在那裏。”如百川奔流東海,如千峰奔泰山,詩人個人的喜怒哀樂與對祖國、民族的大愛交融在壹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告白更因結尾燃燒的感情而令人揪心,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向的歷史感,橫向的地域感。縱橫交叉形成的十字路口的真實感。”(《白玉苦瓜序》)這樣看來,詩人的鄉愁是我們民族傳統鄉愁詩在新時代和特殊地理條件下的變異,具有無與倫比的廣度和深度。余光中先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贊“中國,最美麗最母愛的國家”。他說:“藍墨水的上遊是汨羅江”,“我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後代”,“我的血液系統裏有黃河的支流”。
美顏追蹤
在意象的提取和提煉上,這首詩有著樸素而豐富的美。鄉愁,這種每個人都普遍經歷卻又難以捕捉的情感,如果找不到獨特的美的形象來表達,要麽成為壹種普遍的平庸,要麽陷入壹種抽象的空虛。懷舊從遙遠的時空中提取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簡單,所謂簡單,絕不是簡單,而是清晰、集中、強烈,沒有漫無邊際的感覺;他們有錢,所謂有錢,而且不是堆砌出來的,是隱性的。有張力,可以誘導讀者多方面聯想。在意象的組合中,懷舊隨著時間的發展合成意象,可稱為意象遞進。“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這種時間順序像紅線壹樣貫穿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人生歷程和對祖國的向往。前三首詩猶如洶湧的波濤,最後沖撞成全詩的九級波浪。
鄉愁的形式美也是可圈可點的。它的形式美表現為結構美和音樂美。鄉愁在結構上呈現出從傳統變來的美。統壹意味著相對平衡和對稱;段落模式和句式比較工整,逐段、逐句比較和諧對稱。變化是為了避免統壹走向極端,追求活潑、流動、充滿活力的美。懷舊* * *四個板塊。每段有四條線,各段都相當平衡對稱。但詩人註重長句和短句的變化和調整,使詩的面貌整齊而參差不齊。《鄉愁》的音樂美主要表現為往復、歌唱、嘆息的優美旋律,其中“鄉愁是--”和“在這裏”...there (in the head)”重復四次,四段中同壹位置使用“小”、“窄”、“短”、“淺”等重疊詞。“壹片”、“壹片”、“壹面”、“壹灣”等量詞的使用,既顯示了詩人的語言功力,又加強了全詩的美感。
鄉愁就像音樂中壹首輕柔而略帶傷感的“回憶曲”,是海外遊子深情而美好的情歌。
寫作背景
1937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余光中隨父母遷居滬渝。
22歲時,余光中隨家人來到臺灣省,考入臺灣省立大學外語系。
盡管余光中主修外語,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在詩歌、散文、評論和翻譯方面著述頗豐,其中詩歌成就最為突出。人們評價他的詩題材廣泛,風格多樣,手法多變,融傳統與現代筆法、中國與西方於壹體。因此,他被認為是臺灣現代主義的“十大詩人”之壹。
1971年,二十多年沒回大陸的余光中想家了,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寫了壹首詩。寫完後,詩人熱淚盈眶,沈吟良久。這就是後來海外遊子唱的《鄉愁》。
作者簡介
余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江蘇南靖人。1947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廈門大學),1949隨父母移居香港,次年赴臺就讀臺灣省立大學外語系。1953年與秦子豪、鐘鼎文創辦“藍星”詩社。後赴美國深造,獲得愛荷華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回到臺灣後,他成為了師大、成大、臺大和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現任臺灣中山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余光中是壹個復雜多變的詩人,他的變化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臺省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壹個趨勢,即先西化後回歸。在臺灣早期的詩歌論爭和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爭中,余光中的詩歌理論和創作表現出強烈的鼓吹西化、忽視讀者和脫離實際的傾向。正如他自己所說,“少年時,筆尖沾了希頓·淩克的余波,或是泰晤士河的河水。釀酒業無非是1842年的酒。”20世紀80年代以後,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國家對他的創作的重要性,他把他的詩歌之筆伸回了那個大陸,寫下了許多充滿感情的思鄉詩。他對鄉土文學的態度由反對到親近,呈現出明顯的由西向東回歸的軌跡,因此被臺灣省詩壇稱為“浪子”。從詩歌藝術的角度來看,余光中是壹位“藝術的雜性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不壹致。總的來說,他的詩歌風格因題材而異。表達意誌和理想的詩歌壹般氣勢磅礴,鏗鏘有力,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壹般細膩柔和。著有《周子挽歌》、《藍色羽毛》、《鐘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余種詩歌。
[編輯此段]席慕蓉的《鄉愁》
詩歌全文
鄉愁
席慕蓉
家鄉的歌是清遠的壹支笛子。
它總是在夜晚隨著月亮壹起響起。
家鄉的面貌是壹種模糊的失望。
像霧中的波浪
分別後
鄉愁是壹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遠不會變老
詩歌欣賞
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說是人類不變的、永恒的情感。遠離家鄉的遊子、漂泊者、流浪者,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也希望回到自己的根上。
席慕蓉用壹首七行三節的短詩總結了這份鄉愁:第壹節講的是鄉音的清新,笛聲“總在有月亮的夜晚響起”。試想壹年四季有多少個夜晚沒有月光,隱隱約約意味著旅人總是想家思念家鄉。第二節寫鄉愁,對家鄉的懷念越來越遠。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搖下了故鄉的輪廓,只留下了模糊的悵然,如離別在霧中,濃如鮮血,卻隔著壹片迷蒙的雲。用霧中的離別之波來描繪故鄉模糊而惆悵的印象,用壹個有形的具體來描繪抽象的主觀感受,是生動而自然的。第三層寫鄉愁的永恒。是從上兩層揮之不去的鄉音和鄉愁過渡而來,形式上很新穎。層次的逐漸轉移使主題從模糊到生動。詩人用壹棵沒有輪子的樹永遠活在流浪者心中的“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表達了深深的海洋般的悲傷和留戀與失望。
情感表達和意象選擇的融合,使全詩意境深遠。貼切自然的比喻,簡潔優美的語言,讓全詩有了田園詩般的意境。
作者簡介
席慕蓉(1943-),著名詩人、散文家、畫家,內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人。出版的詩集有《七裏香》、《無怨的青春》、《時光九條》、《邊緣光影》、《失落的詩集》、《我折我的愛》等。新作《席慕蓉和她的內蒙》記錄了席慕蓉從1989年到17年對遊牧文化的追求,配以優美的文字和自己拍攝的照片。
他出生在四川,在香港度過童年,在臺灣省長大。臺灣省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赴歐洲深造。1996年,他以第壹名的成績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
多次在國內外舉辦個人畫展,獲得比利時皇家金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獎、歐洲美協兩項銅獎、金鼎獎最佳歌詞獎、新詩中興文學獎章。曾任臺灣省新竹師範學院教授多年,現為職業畫家。
作品有詩集、散文集、畫冊、文集等50余種,在國內外廣為傳誦。在過去的十年裏,我致力於探索蒙古文化,並以我的家鄉為創作主題。2002年,他被任命為內蒙古大學名譽教授。
[編輯此段]三毛的鄉愁
全文
二十年前我出國的時候,壹個女朋友送了我三個綁在壹起的牛鈴。那時候很少有人看重本地的東西。還記得當年臺北沒有現成的衣服賣。如果妳想要衣服,妳必須去外國裁剪店。拿著剪好的素材,坐在小板凳上翻著美國的雜誌。喜歡款式就請裁縫做,還得自己去市裏配扣子。那是壹個崇洋媚外的時代,因為那時候臺灣省的東西不多。當我拿著照片左邊的那串牛鈴的時候,我問我女朋友我是從哪裏弄來的。她說是鄉下來的,讓我帶著。搖壹搖那串鈴鐺,鈴聲不清楚,好像有什麽東西卡在喉嚨裏。當妳觸摸它們時,它們會咯咯地笑壹會兒。
把這壹串東西想成壹把家鄉土。可能不夠香,不夠肥沃,但有總比沒有好。拿了很多年,放在盒子裏,很少關註。
到了沙漠,老公發現了這串鈴鐺,玩了很久。我覺得他好像很喜歡這串東西的形狀,把這三個鈴鐺放在鑰匙圈上,從此就跟著他了。
以後我們家有風鈴和竹鈴,只掛壹會兒就摘下來了。我住的地方風壹直很大。那些鈴聲壹直在響。聽噪音比沒風還厲害的地方,偶爾有風吹過,有些音符灑得很細。那種偶爾的喜悅是不平凡的。
後來買了壹串串西班牙風鈴,聲音更難聽,甚至比咳嗽還難聽,就掛著做裝飾,不聽了。曾經我們生活在西非的尼日利亞,在物質和精神備受煎熬的那些日子裏,我們幾乎找不到任何讓人們幸福的力量。當時老公沒日沒夜的工作,公司卻拒絕買單。我看在眼裏覺得很心疼,心疼老公,歇斯底裏的和他吵架。當時兩個人壹次次吵架,最後經常痛哭流涕,不知道未來在哪裏,經濟狀況壹天比壹天差。該下地獄的公司,只是吃了人家的工資,扣了人家的護照。
這個故事,寫在壹部叫《五月花》的中篇小說裏,好像收錄在《溫柔的夜》這本書裏,這裏就不贅述了。就在這樣郁悶的心情下,有壹天老公回來了,把照片右邊的兩個鈴鐺像有爪子壹樣給了我。我坐在帳篷裏,拿著鈴鐺,卻不想搖,只是無動於衷。
我老公對我說:“聽聽他們有多好。聽——”然後他輕輕地搖了搖鈴鐺。那個小小的鈴鐺,像微風和細雨吹過龜裂的大地,在中庭徘徊。方快不行了,老公輕輕搖了搖。那是壹種我這輩子從未聽過的清脆的聲音。聽著,聽著,心裏積攢了很久的壓抑化作了壹個湖泊,融化了堵在胸口的墻。
這兩個鈴鐺是她老公在工地上從壹個尼日利亞工人手裏買的,用的是牛骨柄的刀。
丈夫除了那把不離身的刀,壹無所有。唯壹心愛的寶貝,為了讓老婆開心,得到了鈴鐺。那是壹把好刀。這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兩個青銅鐘。
有壹年,我回臺灣省教書,壹個學生拿了壹把兩個銅鈴給我選。我笑著壹個壹個試,最後挑了壹個還不錯的。然後,用壹根紅線把兩個尼日利亞銅鐘和這個中國鐘連在壹起。每當我深夜回家,門壹開,我就會輕輕碰它們。我的家,雖然沒有燈光迎接我回家,卻有壹個聲音,在那個聲音裏,唱著:“我愛妳。”
至於左邊那串三個銅鈴,是女朋友送給我當鄉愁的,今天土特產和禮品店有大量新款在售。而我的鄉愁,經過千裏千山,感覺它們來自四面八方,滄桑能否用這片被踩踏的泥土彌補,是壹個大大的問號。
[編輯此段]電影《鄉愁》
電影簡介
原名:Nostalghia
也被稱為鄉愁/懷舊/懷舊
導演:安德列·塔科夫斯基。
主演:奧列格·揚科夫斯基/厄蘭·約瑟夫森/多美茲亞娜·佐丹奴
發布年份:1983
語言:意大利語/俄語
生產國/地區:法國/意大利/前蘇聯
摘要
俄羅斯作家安德烈·戈爾恰科夫(奧列格·揚科夫斯基飾)和他美麗的女翻譯尤金妮亞〔多美茲亞娜·佐丹奴〕去意大利學習語言。他們在路上的經歷:壹個鄉村教堂,那裏的婦女在聖母瑪利亞雕像前祈禱;壹個天然溫泉,村民們為了恢復青春,每天都在裏面洗澡;壹個名叫多梅尼科〔ErlandJosephson〕的古怪老頭在壹種世界末日的幻覺下把他的家人囚禁了七年。
村民們認為多梅尼科瘋了。作為贖罪計劃的壹部分,他試圖帶著點燃的蠟燭穿過溫泉,但他沒能完成。他讓安德烈替他完成這個看似無害的任務。安德烈很不情願地答應了他不合邏輯的要求,但被支離破碎的前兆所喚起,所以沒有拒絕他。他拒絕了性感的尤金妮亞,她也不可避免的離開了他。他沈浸在超越現實的孤獨而模糊的對話中。意大利郁郁蔥蔥的景色和俄羅斯鄉村寂靜的色調之間的色彩轉換,透露出他的思鄉之情,以及他對壹直在回避他的光明的普遍而深刻的渴望。他與家人分離,遠離祖國,現在他孤身壹人,開始執行這項生死存亡的任務...
【編輯此段】名曲《鄉愁》
懷舊也是鋼琴王子理查得·克萊德曼的壹首著名歌曲。
[編輯此段]關於鄉愁的詩
1.我常去,楊柳是伊壹;今天,我覺得雨下得很大——詩經。瀟雅。挑魏。
2.挽歌可泣,可遠當歸——漢樂府民歌《挽歌》
3.呼瑪雨隨北風,過鳥巢南枝——韓《古詩十九首·再行》
4.可是,壹寸長的草,賞了三縷春光,又有多少愛呢——焦的《遊子》
5.現在,走近我的村莊,遇見人們,我壹個問題也不敢問——唐·宋·文誌的《杜大玉嶺》
6.妳們這些從我故國來的人,告訴我那裏發生了什麽事!當妳經過我的窗邊時,梅花是韓梅的花嗎?—魏雜詩三首
7.我的床腳閃著如此明亮的光,難道已經結霜了嗎?擡起頭來看,發現是月光,又沈了下去,忽然想起了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8.家鄉在哪裏?醉了才算——宋麗清兆的菩薩俠
9.佳節倍思親——魏《山居祭思魯兄弟》。
10.今夜不知會落誰家——王堂劍《十五夜望明月寄杜郎中》
11.大家在鄉音中漸漸覺得陌生,卻又討厭鶯聲如舊山——唐·司空圖五書。
12.門前唯湖映,春風不改舊波——唐·何·張之《故鄉兩對夫婦》
65438+
14.他知道今晚的露珠將是霜,家裏的月光是多麽明亮啊!——唐杜甫《月夜憶兄弟》。
15.不要悲傷,要悲傷,要悲傷,要分離——戰國時期楚與屈原的《九歌·少生》
16.離別之日遠,衣帶之日緩——漢代古詩十九首。再次旅行。
17.人歸雁過花前思——隋的《天天有人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