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朝作者:羅隱
無論在地下,還是在高山上,哪裏有鮮花盛開,哪裏就有蜜蜂忙碌。
采花成蜜後,誰會為誰努力,誰會甜?
羅隱的詠物詩“切中物”“不拘泥於物”,往往別出心裁,寓意獨特,諷刺深刻,發人深省。清代沈祥龍《詞論》說:“詠物之作,借物以載性情。任何人生體驗感和對國家的憂慮都藏在其中,任重而道遠。”正是在對物深入細致的觀察的基礎上,羅隱將他所吟詠的融入了他強烈的家國之憂和人生體驗,使他以諷刺世界的方式在晚唐詩壇上脫穎而出。蜜蜂通過吟誦蜜蜂采花釀蜜供人享用的自然現象,表達自己對社會歷史問題的思考。
前兩句描述的是蜜蜂的生活狀態,它們不停地在花叢中穿梭、勞作。遼闊的疆域給了它們相當大的施展空間。“不管”還是“無限”,蜜蜂在辛勤的勞作中“占據了所有的風景”。寫得簡單,看起來平實直白,幾乎是用欣賞和贊美的語氣。其實是別出心裁,先揚後抑,為後面的討論做鋪墊。
後兩句緊扣“蜜蜂”形象,對其所象征的“勞動者”形象進行了延伸和拓展,發出了“百花齊放成蜜後,誰也難甜”的感嘆。同時也提出了壹個耐人尋味的問題:采來的花變成了蜜,辛苦終於有了可喜的成果。話題壹轉,這辛苦是為了誰?在當時黑暗腐朽的社會,是為了不勞而獲,身居高位,手握重權的剝削者,諷刺意味不言而喻。詩人用修辭的口吻指責那些沈迷於牟取暴利的人。經過長時間的哀悼,他不禁對勞動人民感到同情。他從另壹個側面嘲諷和鞭撻了勞動者得不到的,得到的人得不到的不公平現實。他在為勞動人民鳴不平的同時,也反思了自己長期以來為官不能伸誌的處境,表達了對晚唐的惋惜。
蜜蜂和蝴蝶已經成為詩人作品中魅力的象征。然而,小蜜蜂畢竟不同於華啊。它壹生都在努力釀造蜂蜜,做出了很多貢獻,但享受的卻很少。圍繞這壹點,詩人羅隱懷著深厚的感情寫下了這樣壹個“動物故事”。光是它的意義就令人耳目壹新。這首詩的藝術表現有三點值得註意:
第壹,要抓住原因,就要堅強。這首詩的重點是最後兩句中的感嘆,意思是蜜蜂壹生除了“辛苦”壹無所有。但是前兩句幾乎是自吹自擂,說不管是平原田野還是高山,哪裏有鮮花盛開,哪裏就是蜜蜂的地盤。在這裏,作者使用了極端副詞、形容詞,如“不管”、“無限”、“用盡”,以及無條件句,說蜜蜂“占據了所有的風景”似乎與主題相矛盾。其實這只是壹種反其道而行之的說法,試圖抓住原因,為最後兩句話裝腔作勢俗話說:舉得高,摔得重。所以後兩句是前兩句的顛倒,說蜜蜂采花成蜜,不知道是誰的。如果把“占”字壹掃,表達效果會更強。
二、敘事反詰,唱嘆有情。這首詩用的是敘述和議論的手法,但議論不是明確發出,而是用修辭的口吻說的。前兩句以敘述為主,後兩句以討論為主。最後兩句,三個主要敘述,四個主要討論。“采百花”意為“辛苦”,“成蜜”二字意為“甜蜜”。但由於主要敘述和主要論述的不同,最後兩句有重復的意思,沒有重復感。原來,反問句的意思只是:妳為誰而甜,願意為誰而努力?但分為兩個問題:“妳在為誰努力?”“為誰甜蜜”?也重復和不重復。很明顯,努力是屬於自己的,甜蜜是屬於別人的。反復念叨,讓人深受感動。這位詩人充滿了憐憫。
第三,意義深刻,可以有兩種解讀。這首詩抓住了蜜蜂的特點,沒有做作,沒有繪畫,沒有修辭。雖然淺顯而有思想,卻能讓讀者從這個“動物故事”中學到壹些東西,感受到其中蘊含著對生活的感悟。有人說,這首詩真的是世人努力造福富人的感嘆;有人認為蜜蜂是用來贊美勤勞的勞動者的,而那些不勞而獲的剝削者則被無情地嘲諷。這兩種解決方案看似不壹致,但實際上它們都是允許的。因為“寓言”詩有兩種:壹種是作者為某種說教做比喻,意思簡單確定;另壹種是作者帶著強烈的感情看事物,把事物變得像人,這也可以借鑒,只是“寓意”沒有那麽膚淺和確定。在這樣壹首詩裏,作者大概是從蜜蜂的“故事”裏看到了當時苦日子的影子,但他只是把“故事”寫了下來,沒有直接說教,也沒有具體比較,塑造的形象也比較靈活。在現實生活中,艱苦生活有不同的含義,與蜜蜂有兩種相似之處:壹種是所謂的“終無多苦,閉眼久”(《紅樓夢》);壹個是“鋤地?”《群星入侵》和《歸小米的頭是屬於別人的。“這使讀者在兩種意義上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勞動光榮已經成為壹種普遍的觀念,“蜜蜂”已經成為美德的象征。當人們讀羅隱的詩時,他們自然傾向於後壹種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