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秦末楚漢交匯之地。在當時,“美”幾乎等同於寶藏。今天在這個贏家手裏,明天在那個贏家手裏,這種情況太常見了。
項羽到鹹陽後,還掠奪珠寶佳麗,裝車運回彭城。
那時候“美人”應該習慣了自己浮萍般的命運。
今天是魏皇後,明天是漢王織造房的奴才,後天是漢皇後;昨天我是趙皇後,今天我被漢王寵幸,明天我要坐牢,後天我會因為怨恨而自殺。——這就是當時“美女”的命運。愛上壹只鳳凰只是自欺欺人的謊言。
太史公沒有明確記載虞姬的下落。也許她自殺了,也許她被項羽殺死了,也許她根本就沒死。也許她最終成了某將軍的妃子,甚至是漢王劉邦的妃子。虞姬畢竟只是壹個普通的“美人”,屁股決定腦袋。虞姬為什麽要有超越時代的覺悟?那個時代的“美人”,只要漂亮聽話,總會有歸宿的。如果虞姬不死,當然也有歸宿。
當然,更有可能的是於吉被項羽當場殺死或自殺。
太史公司馬遷雖然沒有明確寫於吉已死,但他在《項羽本紀》中說“曲數而美於諧”。項王哭了好幾次,兩邊都哭了,不敢擡頭。於是王乃騎上馬,帶領八百余勇士,連夜南逃。從記載來看,項羽逃跑的時候應該沒有帶著虞姬。作為壹個永遠幸運追隨的“美人”,沒有被項羽搶走,這本身就不正常。
項羽在《蓋夏歌》中特別提到了於吉,兩次提到,明確表示自己雖然是項羽這個曾經稱霸天下的西楚霸王,卻無力保護於吉的體貼,只能壹遍又壹遍的嘆息。
聰明的虞姬聽到項羽的歌聲,知道只有自殺才能打消項羽的顧慮,讓項羽無憂無慮地回到江東,東山再起。
後人還以於吉的名義附上了於吉和(hè)項羽的五言詩《垓下歌》,明確傳達了於吉要自殺的信息——
“漢兵有略,四方楚歌。」
“大王義氣,嬪妃。」
這說明在大多數讀者的意識中,虞姬如果消息靈通,應該是自殺的。
但是,面對死亡,不是每個人都有自殺的勇氣,虞姬也不壹定會自殺。虞姬知道,項羽對她並不壹定和其他王子有多大的不同。只要她的容貌還在,她就有可能繼續受寵,繼續幸運,甚至生下王子,讓家族崛起。所以,對於虞姬來說,死不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於吉真的有這樣的想法,她很可能是被項羽或項羽的侍從殺死的。
當時是戰時,項羽急著逃跑,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料理虞姬的後事。
所以我推斷,如果於吉從善如流,自殺了,項羽可能會善待於吉,幹脆把她埋了;如果妃子不在,不肯死,項羽也未必會對她的身體怎麽樣。
有人說劉邦在逃跑途中把孩子推倒,無恥無情。項羽逼殺於吉的原因是什麽?這就是戰爭殘酷的壹面。活下來的人茍且偷生,死去的人早已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