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元稹
空蕩而荒涼的舊宮殿裏,只有華公孤獨的艷紅。
幾個白發蒼蒼的男仆,閑坐在壹起談論唐朝皇帝。
翻譯和註釋
翻譯
荒廢的舊宮中,只有宮花落寞,艷紅。
幾個白發蒼蒼的宮女圍坐在壹起談論玄宗。
給…作註解
利奧:孤獨而寒冷。
宮:首都以外的皇帝的宮殿。這裏指的是當時東都洛陽的皇帝宮殿。
宮花:宮中之花。
白發宮女:據白居易《商鞅白毛人》記載,壹些宮女天寶在年底被“偷偷配”到商鞅宮,被關在這座冰冷的宮殿裏40多年,成了白發宮女。
說:說話。
玄宗:指唐朝的玄宗。
做出贊賞的評論
從詩的內容來看,理解這首詩的關鍵在於結尾的那句“辯玄宗盛況”。說話的人前壹句已經指出是“白頭宮女”,時間地點在荒涼寒冷的古宮,紅花盛開,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從天寶到貞元,時隔半個世紀左右,古老的宮殿早已被風雨侵蝕得破敗不堪,當年入宮的少女也在孤獨中忍受了幾十個春秋,如今已是白發蒼蒼。他們的青春毀在這裏,他們悲傷的淚水在這裏流淌,他們對著盛開的紅花發出嘆息和噓聲。通過簡單的話語,我們清晰地聽到了他們痛苦的心音。白居易的《商鞅白發人》寫道:“商鞅人,其美是黑的,其發是新的。青監守宮門,太陽壹閉,便是春天。玄宗年底進入初選,十六歲,六十歲。同時選拔100多人,當年深殘。”白詩直接揭示了老宮女的辛酸,元詩則觸及了稀疏的環境,通過與紅宮花、白頭宮女的筆法的意象對比,揭示了宮女的悲慘生活和心理活動。這兩首詩相比,壹個具體,壹個概括,壹個善於激越感情,壹個以深邃雋永的境界取勝。
在這裏,褪色的舊皇宮中的白發宮女也是唐玄宗時代歷史的見證人。唐玄宗繼位後期,寵信楊貴妃,終日縱情聲色犬馬,將政務全部托付給亂拍馬屁的李和楊,最後導致安史之亂。大亂之後,玄宗被迫退位,強盛的唐朝從此壹蹶不振,壹天天走下坡路。白居易曾在《長恨歌》中深情地說:“柔歌慢舞,弦竹合奏,皇帝的眼睛怎麽也看不夠她。直到漁陽傳來戰鼓聲,震天動地,打破了彩虹裙和羽衣的曲調。”四首詩形象地概括了玄宗好色亡國亂的歷史原因,諷刺和揭露非常深刻。當然,元稹的短詩不可能像白詩那樣精雕細琢,只能用對比和暗示的方法,把這段轟轟烈烈的歷史高度濃縮和典型化,讓人回味咀嚼。稀稀落落的古宮,寂寞中隨著歲月變遷而生老病死的宮花,變成白發老人的少女,都深深打上了時代沈浮的印記。白發宮女見證了開元天寶的世界,她們自己也是歷史的見證者。“辯玄宗盛況”治亂。這是詩的主旨,也是詩人認為應該引以為戒的地方。但卻以看似悠閑實則深沈的風格表達,意義不大,韻味無窮。
從表現手法來看,詩人在塑造意境時主要運用了兩種表現手法。首先,少即是多。這首詩有舉壹反三的特點,字數少,含義多。四首詩,第壹句標明地點,是壹座空寂冰冷的古代宮殿;第二句寓意環境與時間,宮中紅花盛開,正逢春暖花開時節;三句話解釋人物,幾個白頭宮女,用最後壹句話推測,可以知道是玄宗天寶末年入宮時幸存的老宮女;最後壹句描述了行動,宮女們圍坐在壹起回憶,談論天寶的遺事。二十個字,地點,時間,人物,動作,全部展現出來,形成了壹幅非常生動的畫面。這幅圖引發了讀者的想象:年輕的時候,宮女們都是美麗迷人的。這些美麗的宮女被禁錮在這冰冷的古代宮殿裏,每天都孤獨無聊。看宮花,花開花落,年復壹年,青春雕零,面容憔悴,頭發勤長,就這樣毀了,往事不堪回首。但他們被關在冷宮裏,與世隔絕,沒有其他話題,只能回望天寶時代玄宗的遺風。這種情況絕對可悲。“孤獨”、“寂寞”、“閑坐”不僅描述了當時的情景,也反映了詩人的傾向。悲傷的人生經歷,悲傷的感情,跌宕起伏的情感,20個字描繪出壹幅幅生動的畫面,表現出深刻的含義。
另壹種表達方式是用音樂場景寫出悲傷的感情。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所寫的景物有時是從反面角度反映心理,利用悲傷的情緒和它瞬間的美好氣氛之間的矛盾,在歡樂的場景中寫出悲傷的感情,卻能收到良好的藝術效果。這首詩也用了這種手法。詩想表達的是壹種悲涼悲涼的情緒,卻刻意描繪了紅宮花。紅花通常表現熱鬧的場面,烘托歡樂的情緒,但在這裏卻起著重要的烘托作用:盛開的紅花映襯著稀疏的宮殿,加強了隨時間推移而變化的起伏感;春天的紅花映襯著宮女們的白發,表現出美人易老的生活情懷;紅花的美麗與悲傷的心情形成對比,突出了宮女被禁閉的悲傷心情。紅花在這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是利用好風景和壞心情的矛盾來突出中心思想,也就是王夫之的《姜齋詩話》所說的“以樂寫愁”,使其愁加倍。白居易的《商鞅白毛人》,“公英憂喜,閆亮居兩地妒”,也可以說是以喜寫憂。但白居易的文筆直接揭示了樂壇與悲情的矛盾,而元稹的《宮》則是與樂壇更微妙的對比,更有回味。
這首絕句的語言平淡無奇,但卻很概括,很警醒,很動人,也很含蓄,給人壹種想象的世界。歷史滄桑感不言而喻,寓意深刻,自我評價很高。王建的《宮詞》、白居易的《長恨歌》、元稹的《連昌宮詞》都是1000字左右的巨著,詳細描寫了唐玄宗時代興亡的歷史進程,哀嘆興亡。總結教訓是廣泛而深刻的。元稹的小詩只有* * * 20個字,可以入選《唐詩三百首》。與這些長篇巨著相比,可以說是短小精悍。
創作背景
元稹生活在唐朝中期,正值唐朝經歷安史之亂,國力各方面都在走下坡路的時候。這首詩是唐朝衰落的壹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