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是壹種見仁見智的精神活動,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也是詩歌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以理清詩歌鑒賞的思路和指導詩歌鑒賞的方法為基點,啟發學生的悟性和靈性,使他們逐步進入詩歌的境界和藝術的殿堂,從而提高欣賞文藝作品的水平和能力。換句話說,詩歌教學就是引導學生通過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分析詩人是如何描寫意象、創造意境、表達主題的。可以說,詩歌鑒賞是詩歌創作的必要準備階段,是決定詩歌創作水平的關鍵。)
在教學中,朗讀是詩歌學習和欣賞的起點。反復朗讀,背誦,是詩歌鑒賞的開始。因為詩歌本身具有形聲兼備的特點,所以比其他文體更適合閱讀和背誦。詩歌素有“三分詩七分讀”之說。朗讀能使眼睛感受、嘴巴感受、耳朵感受、心靈感受,使靜止的詩動起來,變成清晰可見的形象,能很快把我們帶入詩的意境,欣賞到震撼心靈的思想美、畫面美、音樂美。因此,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指導閱讀技巧,通過閱讀體驗詩歌音樂美的特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比如,在讀徐誌摩的《告別劍橋》時,主要是指導學生把握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註意語氣的重要性和語速的優先性,用抑揚頓挫讀出聲音和情感的效果。讓學生在閱讀中仔細品味詩的句子層次、內容和韻味,直至進入詩中色彩鮮明、線條清晰、飄逸迷茫所營造的意境,體會詩人“哀而不傷”的離別情懷。可以說,詩歌閱讀在詩歌寫作中就節奏而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詩歌鑒賞的第二個環節,是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的翅膀,再現作者在詩歌中塑造的鮮活生動的形象,領略詩歌的藝術美。詩歌作為壹種文體的重要特征是形象生動、情感強烈、情景交融。閱讀時,只有拓展想象,運用聯想,才能身臨其境,與作品產生* * *音。只有當欣賞者通過藝術形象感知到的意識形態與詩人在作品中表達的意識形態相壹致時,我們的審美感知才能進壹步達到審美享受。這個環節就是詩歌鑒賞的難點。那麽這個環節體現在教學中,就是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準確把握詩人的情感脈絡,與詩人進行交流。教師要用準確生動、感情飽滿的語言告訴學生原詩的意境和再現,使他們受到感染和熏陶,從而引起學生的思維活動,在他們心中呈現出壹幅情景交融的畫面。比如,在學習舒婷的詩歌《祖國,我親愛的祖國》時,要引導學生從詩人選取的“破舊的老水車”、“焦黑的礦燈”、“枯萎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灘上的駁船”等壹系列富有表現力、生動形象的意象中,追溯祖國幾百年來貧窮落後、各種重負的史實,進而領悟。在我看來,作為壹名語文教師,不壹定要有詩人的氣質和靈感,但教詩歌壹定要有豐富的情感,善於引導學生去聯想和想象,引導他們捕捉意境中閃光的東西,引導他們進入詩歌的藝術氛圍。這對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促進學生寫詩的積極性有積極的作用。
學習講究應用。僅僅在欣賞的層面上學習和欣賞詩歌是不夠的,還要自己去創作,也就是讓學生自己寫詩,過渡到詩歌創作的層面。
以上兩個環節不僅是詩歌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詩歌寫作的前提條件。這時候老師鼓勵寫詩是壹個關鍵,老師的鼓勵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因為,高二學生正處於思維活躍、感情豐富、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成熟的階段,加上日益豐富的生活閱歷,寫作題材廣泛。所以在學生學習詩歌熱情高漲的時候,我提出了及時寫詩的要求。根據要求,壹些同學寫了壹些內容豐富、感情真摯、形象生動的詩歌。我把其中最好的讀給所有的學生聽,打印出來貼在班級的墻上。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鉛字打印出來時,有壹種說不出的心情。這進壹步激發了他們的寫作熱情。這時,學校的國學報成了學生詩歌創作的搖籃。它既是發表學生作品的園地,也是學生詩歌創作的交流場所,對學生詩歌創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和引領作用。
在詩歌創作的同時,01年級4班壹些對文學感興趣的同學自發組織了壹個文學社團——天海文學社。這壹招非常難得。既符合語文教學大綱關於“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要求,又促進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了應有的文學素養。真的可以壹舉兩得。學生成立文學社團的舉動引起了學校教研室主任的極大興趣。根據領導的要求,作為壹名語文老師,我肯定了他們的做法,並根據語文教學大綱的精神對他們提出了壹些具體要求,鼓勵他們創作壹些積極向上的作品,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他以詩歌的形式,祝賀天海文學社的成立:天空可以自由飛翔,大海卻很難學會劃船。跳舞寫作,算我們幾代人,沒學沒技,浪費時間。這個俱樂部成立了發起人,他成為了第壹個走在前面的教練。今天,我是壹個獨立的群體,看著掌聲中的淚水。我成立了壹個文學俱樂部,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註:每句的第二個字是壹句話:天海文學學會成立。)
鼓勵是詩歌創作熱情的起點,所以按照教案安排壹些詩歌寫作的作業是詩歌創作熱情的延伸。宋詞部分教學結束後,為了加強對詞這壹特殊詩歌體裁的關鍵知識的理解,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警句,從生活中選取素材,根據詞例練習歌詞。同學們積極響應,紛紛作詞,創作了壹些比較好的作品。經過選編,由《國學報》出版了《班級詩選》專刊。這對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也起到了壹定的促進作用。
包公2004
毛主席說:“世上有怕的,就怕認真!”寫詩的前提很簡單,那就是認真!
什麽樣的詩才是好詩?壹首讀起來很舒服,給人美感和想象力的詩才是好詩!但是,作為作者,我們不能這麽簡單的看問題。作者壹定在想:為什麽讀起來很舒服?為什麽能給人美感?為什麽能給人想象力?
比如楓橋附近的壹個夜泊:霜夜,江楓漁火眠。蘇州城外城內孤獨的寒山寺,半夜響起的鐘聲傳到客船上。
首先,這首詩讀起來很舒服。那為什麽舒服?讀起來有壹種音樂美。首先它是有韻的,這樣讀完壹句話,余音帶我們去感受下壹句話。下壹句,同樣的混響再次出現。韻律是詩人心中最強的聲音。這樣,我們壹下子就能感受到詩人心中的悲歌。在句子中,它的用詞層次跌宕起伏,讓我們讀起來有抑揚頓挫的感覺。所以,讀起來會很舒服。
其次,這首詩給人壹種美感。那為什麽會有美呢?它的景物描寫非常到位。看看這裏的風景:月亮下山的時候,夜更黑了。烏鴉在啼叫,夜晚更加淒涼。滿天都是白露,冷得刺骨!近處,河邊的楓樹伴著搖曳的漁火。好壹幅江南秋夜的山水畫啊!風景壹定不能是完全安靜的,因為不能喚起想象。王安石描寫壹幅畫,也要用“人來鳥不驚”這個動作。然後在這首詩裏,我們發現作者不僅用眼睛看,而且用耳朵聽。如烏鴉和鐘聲。我們知道霜落在地上,但詩人寫的是霜滿天,霜中的寒氣彌漫整個世界。依靠這種不完全靜態的描寫,詩人給我們帶來了全方位的美感。
第三,這首詩給人想象力。我們看到作者帶著悲傷入眠。但是妳睡著了嗎?不要!寒山寺的鐘聲敲響了。曾經,像不眠狀態壹樣敲打著詩人。同時也讓作者覺得這種蕭瑟的景色更加寧靜。於是讀完詩,不禁想象寒山寺的鐘聲和作者的惆悵。在想象中,有了這壹幕,我們終於體會到了作者當時的內心狀態。
那麽應該怎麽寫這樣壹首詩呢?我們寫詩的時候,絕對不能在感覺舒服的時候隨便寫下來。我們必須讓讀者感到舒服!當我們看到壹個精彩的場景,或者內心有很深的感觸,我們不能只是“啊!”嘿!“這是結尾,就讓它寫成壹首詩吧。然而,我們自己知道自己的感受,讀者卻不知道。他們只能通過詩歌來理解它們,所以詩歌必須描述是什麽引起了這種感覺,讓讀者知道是什麽樣的感覺出現。這樣讀者會有帶入感,會很快理解作者的感受。所以,壹首詩絕對不能是純情感的,需要陳述何時何地!但是,怎麽描述,怎麽描述,涉及到技術問題。寫詩有各種技巧,但這是寫詩的基本功。當我們下定決心寫詩的時候,首先要磨練自己的技巧。好像練武要先行軍。”“馬步”或“馬步”或“馬步”不能克敵制勝,但沒有“馬步”或“馬步”,富友學的功夫就是三腳貓,上不了臺。每當我們在短暫的站姿後急於嘗試新的功夫時,這位嚴格的大師總是打我們壹巴掌,並喊道:“回到站姿!”“學寫詩也應該這樣。寫詩之前把那壹步踏踏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