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生年不詳,卒於公元202年。字初,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人。漢靈帝當漢軍校尉的時候,領著皇宮侍衛。靈帝死後,帶兵入宮,把宮裏的太監都殺了。董卓控制了國家政權,就從冀州出兵討伐董卓,成為諸侯軍的首領。他的勢力在軍閥混戰中進壹步擴大,成為當時士兵最多的強人。但在與曹操的決戰中,因不聽謀士的良言,在官渡被曹操擊敗,不久死去。
袁術,生於不詳之年,卒於199年。子公路,袁紹的弟弟。曾任河南尹、虎賁司令,南陽太守。遭到曹操和袁紹軍隊的攻擊,他領兵回到壽春,統治揚州。建安二年(公元1977年)自稱皇帝,號鐘嘉。被曹操擊敗後,病死。
孫權生於182年,卒於252年。三國時期吳的創始人。他於229年至252年在位。字鐘某,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東漢末年,他繼承哥哥孫策的事業,在張昭、周瑜、魯肅等人的幫助下,與劉備聯手,在赤壁大敗曹操。後與曹操聯手攻蜀,殺死劉備的大將關羽,攻占荊州,在夷陵之戰中擊敗劉備。公元229年,在湖北武昌(今湖北鄂州)稱帝,國號吳。後遷都建鄴(今江蘇南京)。在位時,派魏文領萬人船隊與益州(今臺灣行省)取得聯系。他死後,被命名為吳大帝。
孫皓生於公元242年,卒於公元283年。從264年到280年,他擔任吳國的皇帝。字宗,又名彭祖,孫權之孫,孫和之子。在位期間,他專橫、殘忍、奢侈、放蕩,不得人心。公元280年,司馬燕派兵六路攻打吳國。當王軍的水師到達建業時,他仿效劉禪的先例,投降了,並被封回了性命。
孫堅生於155年,卒於192年。子溫臺,吳軍富春(今浙江富陽)人。鐘平元年(公元184年),他和朱娟壹起消滅了黃巾軍。官職有司馬、易朗、長沙太守等。,並參加了諸侯聯合討伐董卓的戰爭。公元192年,袁術派他去攻打荊州的劉表,劉表把黃祖射死。
孫策生於175年,卒於2000年。字富博,是孫堅的長子,孫權的弟弟。我小時候和周瑜關系很好。孫堅死後依附於袁術。公元194年,他率隊南下江南,平定地方軍,成為江南最大的豪強。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交戰。孫策想秘密派兵攻打許都,還沒出兵。反而被吳郡太守徐公刺死。
魏武帝曹操,生於公元155年,卒於公元220年。他是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字孟德,小名“阿蒙”,祖籍沛縣喬縣(今安徽亳縣)。他從小就聰明、機警、俠義。黃巾軍起義爆發時,他任校尉,參與剿滅黃巾軍。建安二年至十六年(1977年至211年),打敗呂布、袁術、袁紹等豪強,統壹北方。在赤壁被周瑜和諸葛亮用火打敗。建安二十壹年,封王維,四年後死於洛陽。曹丕稱帝後,被尊為魏武帝。-
曹丕,魏文帝人,生於公元187年,卒於公元226年。三國是魏國的創始人。他於220年至226年在位。子歡子,曹操的次子。建安二十二年,立為太子。曹操死後,繼位王維,不久廢除漢高祖劉勰,自立為帝,國號為魏,定都洛陽。熱愛文學,是當時的文壇領袖。流傳下來的詩有40多首,後人編輯出版了《魏文帝集》。
曹桓生於公元246年,卒於公元302年。他是三國時期魏國的最後壹個皇帝。他從260年到265年在位。字景明,是魏武帝曹操之孫。甘露三年(公元258年),司馬昭殺了皇帝曹茂後稱帝。當他在職時,他成了司馬昭的傀儡。鹹熙二年(公元265年),由司馬昭之子司馬燕繼位,封為陳留王。
張魯,東漢大科學家張衡之子。啟功,漢寧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15年),曹操攻下漢中後投降,被任命為鎮南將軍,被封為閬中侯。
漢武帝劉虹生於156年,卒於189年。張寒皇帝的曾孫。建寧元年(公元168年)繼位韓歡。在任期間,宦官、、馮?,段落?、簡碩等十名宦官挾持人質,公開高價賣官,大規模修建宮殿,放任宦官橫行,政治腐敗,百姓生活十分貧困,最終導致黃巾軍起義。189年4月初夏,病逝。
劉協,漢獻帝,漢靈帝之子。生於公元181年,卒於公元234年。他從190年到220年在位。董卓在廢了小皇帝劉扁之後上臺,是董卓的傀儡。王允用連環計殺死董卓後,又被李殺死?帶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其至許都,成為曹操的傀儡。他在任的時候,到處都是混亂和戰爭。曹操死後,曹丕稱帝,狄鹹被迫退位,改國號為山陽公。
劉表,字京生。生於公元142年,卒於公元2008年。先後任荊州刺史、鎮南將軍、荊州牧、馮武成侯。劉備的表哥有兩個兒子,劉啟和劉聰。他死後,劉聰繼位,向曹操投降。
劉備生於166年,卒於223年。他於221年至223年在位。蜀漢昭烈出生在卓君縣(今河北省涿縣)的涿縣。漢中王劉勝之子。少年孤苦伶仃,靠賣鞋和母親編草席為生,後來在桃園與關羽、張飛結拜為兄弟。消滅黃巾軍,任安溪縣尉。壹直是寄人籬下,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諸葛亮受三顧茅廬之邀擔任軍師,率軍攻占荊州、益州、漢中。公元221年正式稱帝。為報復關羽和張飛,大舉進攻吳,被東吳的魯迅用火攻擊敗,不久病逝於白帝城。世人也稱他劉為。
劉禪生於2007年,卒於271年。字公嗣,別號阿逗,劉備長子,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立為太子。劉備死後位於成都,稱帝時十七歲。在位期間,丞相諸葛亮輔佐其執政。諸葛亮死後,出於對宦官黃浩的信任,姜維退出了北伐中原的前線,在漢中開墾土地。燕興元年(公元263年),鄧艾率部從陰平險路奇襲成都,劉禪投降,被封為幸福公爵。
劉璋,生於不詳之年,卒於219年。東漢末年的益州牧業。虞姬這個詞。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迎劉備入川,準劉備攻漢寧王張魯,劉備軍攻成都。他在開城投降,被劉備移到南郡公安。孫權攻取荊州後,又任益州牧。後來他病死了。
王允,生於公元137年,卒於公元192年。東漢末年的大臣。子子石出生於太原齊(今山西省祁縣)。少年時,誌存高遠,勤學苦練。後來,他被任命為豫州刺史,當時大將軍何進準備刺殺張讓等宦官,並參與了這壹計劃。先後從事中郎將、河南尹、太傅、尚書嶺、司徒。董卓被連環計和呂布殺死,後被董卓部將李、郭汜殺死。
田豐,河北名人,袁紹謀士。他足智多謀,果斷果斷,對袁紹有很多巧妙的想法,但是袁紹沒有用。官渡之戰前,他勸袁紹不要進攻曹操,袁紹卻把他關進監獄。袁紹戰敗後殺了他。
司馬懿,生於公元179年,卒於公元251年。他是三國時魏的壹位將軍。仲達出生於河內溫溫(今河南文縣)。熟悉兵法,足智多謀,善於玩弄權術。他和諸葛亮打過很多次孫子兵法。曹芳當皇帝的時候,他和曹爽都是靠曹睿的遺詔支持的。後來曹爽外出遊獵,發動政變,殺了曹爽,做了丞相,立金為王,掌管國事。他死後,他的孫子司馬燕追封為錦衣皇帝。
何進,生於不詳之年,卒於189年。東漢大臣。字遂高,宛(今河南南陽)人。因為姐姐被選入宮,後來當了太後,從殺豬的屠夫變成了將軍。漢靈帝死後,輔佐其妹何太後之子劉扁為帝,掌管朝政。廣西元年(公元189年),與袁紹、曹操合謀殺宦官,後被宦官張讓等十名侍從所殺。
法正,生於公元176年,卒於公元220年,劉備的謀士。字孝,右扶風(今陜西眉縣)人。建安初年,他和同鄉孟達到四川投奔劉璋。後來又勸劉備攻占蜀中,立下大功,被任命為蜀郡太守。然後又勸劉備攻占漢中,並幫助黃忠將著名的曹操夏斬首,劉備封他為漢中王,官至大臣,為大將軍。
生於公元187年,卒於公元222年,蜀中著名學者,劉備的謀士。字季昌,襄陽翼城(今湖北翼城)人。劉備陵當時在荊州從事,劉備稱帝後當了仆從。劉備討伐吳棟時,參軍失敗,也被殺了。
徐庶,字直,潁州(今河南許昌)人。天下奇才,早年與諸葛亮、龐統為友。他曾經投劉表,後來又投劉備當軍師,幫助劉備接連擊敗曹操。曹操的另壹個謀士程羽,誘騙徐庶投靠曹操。徐庶恨曹操,是因為他的母親被曹操騙去自殺,壹輩子也沒給曹操定過計劃。徐庶離開劉備時,推薦了諸葛亮。
郭嘉,生於公元170年,卒於公元2007年,是曹操的重要謀士。字孝,潁川(今河南禹縣)楊宅人。壹開始投的是袁紹,但是看到袁紹走了,沒有重用。(於)推薦給曹操。曹操足智多謀,果斷擊敗袁紹、袁譚、袁尚,多次運籌帷幄,欲封楊。軍隊攻克烏桓時,他在沙漠中病死,時年38歲。
張昭,生於公元156年,卒於公元236年。他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大臣。子子步出生於谷城(今江蘇徐州)。孫策創業時,封他為長史、中郎將,極受信任。後來孫權的軍師綏遠將軍被權侯任命。孫升被任命為吳國的助理將軍,他被任命為婁侯。
許由,袁紹的謀士。在官渡之戰中,有人向袁紹提出了幾個建議,但袁紹拒絕聽取,認為許由與曹操有曖昧關系。許由無奈向曹操投降,並獻上壹計,讓曹操攻下袁紹兵糧庫的老窩,使袁紹兵大敗。後來,由於他的傲慢言論,他被曹操的將軍儲旭殺死。
荀攸生於157年,卒於214年。為曹操謀士。龔達,潁川(今河南許昌)楊穎人,出身於壹個貴族家庭。先為汝南太守,後為曹操軍師。他曾向曹操獻計,要打敗呂布和袁紹。隨後的部長命令。曹操攻打孫權的時候,死在了路上。
荀生於公元163年,卒於公元212年。字文若,荀攸的侄子。他先為袁紹出謀劃策,後加入曹操,參與軍事決策,立下汗馬功勞。後來因為反對曹操叫龔偉,被曹操嫉妒,自殺了。
程昱出生於兗州東阿(今山東兗州)。足智多謀,懂兵法。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擊敗袁紹後,程羽四面埋伏,大敗袁俊。徐庶被從蜀國騙到曹魏。赤壁之戰提醒曹操提防吳棟的炮火襲擊,曹操不聽,最終大敗。
費祎,生於不詳之年,卒於公元253年,當時是三國蜀國的大臣。字文薇,江夏(今河南羅山)人。劉禪即位時,他擔任侍郎和助手。諸葛亮在開始北伐曹魏的時候,加入了軍隊、中央保軍和司馬。諸葛亮死後擔任軍師,不久代蔣琬做了官、將軍、大臣。後來被魏打敗的郭勛被刺死。
賈詡,三國時期的魏國大臣。字文和,武威(今甘肅武威)人。善用名堂,先在李?,郭汜李世民當過參贊,後來又成了的參贊。張繡曾在宛城打敗曹操,在張繡戰敗後投奔曹操。曹操在官渡打袁紹,在潼關打馬超和韓遂,都用過他的招數。曹丕稱帝後,被封為太尉、魏延壽侯。他享年77歲。
董卓,生年不詳,卒於192年。東漢末年為將軍,後任太傅。字仲英,隴西林龍(今甘肅岷縣)人,性格堅韌,足智多謀。消滅黃巾軍的時候被黃巾軍打敗了。趙寧元年(公元189年),響應何進號召,以護帝之名,帶兵入洛陽、東京,廢漢少帝,立漢為帝。袁紹等人率領八路軍閥討伐時,放火燒洛陽,遷都長安,自稱太師。後來被王允設下的連環計和丟西姆的故事殺死。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卒於公元234年。三國時期,蜀是世界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天才。字孔明,生於瑯琊縣(今山東沂南),名“臥龍”,是漢調校尉諸葛豐的後代。我小時候失去了父母,和叔叔壹起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被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所感動,成為劉備的軍師,幫助劉備占領荊州、益州、漢中。他是赤壁戰爭的主要指揮官之壹。劉備在成都稱帝後,被任命為丞相。劉禪繼位後,封為武鄉侯,任益州牧。他率部平定蠻夷,七擒孟獲,北伐曹操,壹生勝仗無數。制造“弩”兵器和能在山區運輸糧草的“木牛馬”。建興十二年,因拒司馬懿軍而死於五丈原(今陜西省岐山縣東南),葬於定軍山(今陜西省漢中市勉縣定軍山)。
生於公元174年,卒於公元214年,吳的大臣。子玉子,諸葛亮的弟弟,孫權的主要謀士之壹。他多次出使蜀國,向劉備索要荊州。孫升任大將軍後,以牧羊之職統領豫州。
諸葛恪生於公元203年,卒於公元253年。諸葛瑾的兒子威爾遜從小就以聰明著稱。孫權非常看重。他曾經是丹陽的知府,是鄉鎮的首府。孫權死後,輔佐孫良為大將軍、太子。後來,他被孫俊殺死,因為他沒有帶領軍隊攻擊魏。
沈沛,袁紹的謀士。他擅長打仗,曾多次幫助袁打敗曹操。袁紹死後,幫助袁紹的兒子袁尚防守冀州城,但曹操數次破城都沒有成功。城破後發誓不投降曹操,被曹操殺死。
蔣琬,生於不詳之年,卒於公元246年,蜀國大臣。字龔燕,零陵湘鄉(今湖南湘鄉)人。當劉備成為漢中王時,他是商舒朗。後來,他在諸葛亮的丞相府擔任了很長壹段歷史。諸葛亮死後,大權在握,任益州刺史、將軍、尚書、字印、大司馬。
喬舟,生於2001年,卒於270年,蜀國大臣。劉禪在任時是三中大夫,光祿大夫。熟悉天文,擅長寫書。當鄧到達成都時,他試圖說服投降魏。後被司馬昭封為陽城亭侯,在晉國任騎隊長和常侍。
龐統,生於179年,卒於214年,是劉備的謀士。字世元,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他和諸葛亮壹樣有名,綽號“鳳雛先生”。劉備領荊州時,任命龐統為耒陽縣令,在縣官職位上不理會縣政。經過諸葛亮和魯肅的反復推薦,劉備被任命為得力的軍師助理。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劉備進川中時,在會縣(今四川廣漢北)落鳳坡伏擊被劉璋名將張任射殺,死後成為山海關侯。
顧雍,生於公元168年,卒於公元234年,吳大臣。字嘆,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孫權被任命為會稽知府時,是薩吉馬。後來被任命為太常、宰相。他在吳執政十九年。
闞澤,生於不詳之年,卒於243年,吳之臣。德潤出生在殷珊(今浙江紹興)。小時候,我渴望學習。因為家裏窮,沒錢上學,我就給別人抄了書。旭日東升,任尚書,鐘書令,石忠。公元242年,歷任太子、太傅、大臣,口才極好。赤壁之戰前,他到曹穎替黃忠遞交假投降書,騙了曹操。
丁奉,吳國的壹位偉大的將軍。智勇雙全,武功高,身經百戰,戰功卓著。晚年,吳王孫秀稱帝,孫林圖謀不軌。丁奉設計在拉日會議上殺死孫林。
於禁,生於不詳之年,卒於公元221年,大將軍曹操。字文澤,生於鞠萍泰山(今山東泰安)人。熟練的弓箭手和馬匹,出色的武藝。當初消滅了包拯手下的黃巾軍,後來又加入了曹操。參加了與呂布、和袁紹的戰爭,並因其功績而崇拜胡威將軍和左將軍。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幫助曹仁防守樊城,不聽龐德勸告,在大雨中被關羽水淹,戰敗投降關羽。孫權攻下荊州後,被還給了魏,不久就死了。
太史慈,著名的吳棟。精於射箭和射箭。原為劉友部下,被孫策降服,與曹魏交戰中犧牲。
文醜,袁紹將軍,河北名將。在與曹駿作戰時,他連續被張遼和黃旭打敗,後被關羽殺死。
吳國將軍甘寧。字興巴,生於臨江(今四川忠縣)。壹開始我跟著劉表和黃祖。黃祖兵戰敗被殺後,向孫權投降。作為著名的水軍將領,他勇猛過人。他經常在戰爭中沖鋒陷陣,壹生功勛卓著。卻說曹駿引壹百敢死隊,入夜攻曹,大獲全勝而歸,未傷壹人。劉備攻打吳時,被範王沙射死。
呂布,生於不詳之年,卒於198年,東漢末年。字奉賢,五原(今內蒙古包頭)人。以勇猛著稱的田方畫戟,箭法高超,被譽為“飛將軍”,三國時期最優秀的軍事統帥。原為荊州刺史丁原的養子,投靠董卓為養子。王允用了壹系列的詭計讓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人丟西姆的故事。198年在徐州被曹操抓獲並殺害。生活是有勇無謀的,反復無常的,英勇的,多情的。
呂蒙,生於公元178年,卒於公元219年,東吳大將軍。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屬阜陽)人。我十幾歲的時候,不讀書。後來我接受了孫權的建議,看了很多美術書和歷史書。我既聰明又勇敢。與孫權作戰有功,官拜胡瑋煒將軍。魯肅死後,執掌吳棟軍權,率軍暗襲荊州,活捉並殺死關羽父子,壹舉成名於三國。他在殺死關羽後不久就死了。
魯肅(172-217),字,東吳四大英將之二,文武全才。十幾歲的魯肅看到天下將亂,於是苦練射箭。後來周瑜帶著幾百人路過魯肅家門口,向魯肅借糧。魯肅當時在前屋有兩囤米,魯肅當時借了壹囤米給周瑜。周瑜非常感謝魯肅,後來把魯肅推薦給孫權。魯肅在會見孫權時,明確提出了與曹操、袁紹共天下的主張。這就是著名的“崩之上策”。孫權非常敬重魯肅,和他朝夕相處。208年,曹操南下,東吳分為主戰和兩派。魯肅率先壹戰,主動前往江夏邀請諸葛亮渡江,讓孫權看到了劉備聯合吳抗曹的決心。赤壁之戰,魯肅扮演武將,壹直率領三軍,立下汗馬功勞。赤壁之戰後,魯肅立決定把荊州借給劉備,這讓曹操正在寫字的筆掉在了地上。210年,周瑜病逝。臨死前向孫權推薦魯肅繼任大都督。魯肅當上大都督後不久,劉備成功拿下西川,於是魯肅開始和關羽在荊州問題上開戰。劉備的軍隊殺了公安,孫權也主張夢露迎敵。魯肅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與關羽談判,要求以湘水為界歸還三郡。這就是著名的壹刀會。這件事的真正英雄不是關羽,而是魯肅。單刀會上,魯說得對,蜀方無言以對,只好割讓三郡。217年,魯肅病逝,享年46歲。諸葛亮在成都為魯肅默哀。旭日東升感慨地說:“當年,就說過會有這壹天。看來紫晶真的很有遠見!”
歷史上魯肅是壹代儒將,戰鬥中從不放下書本。而在《三國演義》中,魯肅基本上沒有什麽功勞,完全成了諸葛亮的陪襯,這對這個文武全才來說實在是不公平。可以說《三國演義》和歷史最大的區別就是魯肅。
周瑜(175-210),廬江舒城人,公瑾人,東吳四大英將之首。從小就認識孫策,成為生死之交。孫策從袁術獨立後,周瑜主動投奔孫策。在孫策平定江東的戰爭中,他扮演了謀士和武將的雙重角色,用計謀征服了太史慈。孫策平定江東後,任命周瑜為水軍統帥。200年,孫策英年早逝。臨死前對孫權說:“問周瑜外交。”。孫權繼位後,也非常信任周瑜。2008年,孫權西征黃祖,周瑜功不可沒。208年,曹操南下,瞄準江東,孫權出戰,未定。周瑜及時從鄱陽湖趕回,正確分析了曹操遠道而來的種種弊端,使孫權決定與曹操壹戰。周瑜作為水軍統帥,用火打敗了曹操,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後,周瑜攻打南郡時中箭中毒,但還是拼命拿下了南郡。後來周瑜把長江南岸割給劉備,劉備卻去京口見孫權,要求征得整個荊州的同意。於是,周瑜只好退守柴桑縣休養生息。周瑜生病期間,提醒孫權要提防劉備。210年,周瑜領兵攻淅川。到了巴丘城,受了箭傷,英年早逝,時年36歲。孫權聞訊後,立即穿著便衣將周瑜的靈柩迎接回柴桑。
歷史上的周瑜,風流倜儻,心胸寬廣。吳棟老將程普早年追隨孫堅,自視其功甚高,看不起年輕的周瑜。然而,周瑜並沒有在意程普,最後還是說服了程普自己。程普說:“妳和周晉公交朋友,就不會醉了。”到了宋代,世人還是很喜歡周瑜的,從蘇軾的《念奴嬌》就可以看出來。但是元朝以後,人們逐漸醜化周瑜,到了《三國演義》出版的時候,周瑜完全變了壹個人。其中壹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劉備的關系。壹方面,周瑜主動把長江南岸的土地割給劉備,但這很大程度上是壹種外交行為。另壹方面,周瑜看到劉備的梟雄本性,不想讓劉備壹天天強大起來,於是上書孫權,要求孫權把劉備軟禁在京口(這就是《三國演義》中美人計的由來,其實周瑜自己沒有做到,孫尚香也是孫權主動嫁給劉備的),但孫權不願意。在對待劉備的態度上,周瑜和魯肅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做法。周瑜是激進派,而魯肅看得更遠。遺憾的是,幾千年後,兩人都成了當時還默默無聞的諸葛亮的部下。周瑜成了心胸狹窄的代名詞,而魯肅成了壹個不可思議的老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