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現代詩人馮至的詩歌

現代詩人馮至的詩歌

在生活、工作、學習中,大家壹定都接觸過壹些常用的詩詞。詩歌是壹種表達詩人思想感情的文學形式。妳知道什麽樣的詩好嗎?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現代詩人馮至的詩,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現代詩人馮至的詩1蛇

馮至

我的孤獨是壹條蛇,

默默無語。

萬壹妳夢到它,

請不要害怕!

他是我忠實的伴侶,

我心中有壹股溫暖的鄉愁;

它想要茂盛的草原-

妳頭上厚厚的黑絲。

它像月影壹樣輕。

從妳身邊走過;

它奪走了妳的夢想,

像壹朵深紅色的花。

馮至(1905—1993),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翻譯家。他於1927年出版了第壹本詩集《昨日之歌》,在詩壇反響很大,被魯迅譽為“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這首《蛇》是馮至早期作品的代表作,有著他早期詩歌中憂郁、感傷、細膩、纏綿的田園意境,像壹支笛子奏出的曲子。

根據馮誌日後的回憶,這是壹首用繪畫寫成的抒情詩。當時他看到壹幅19世紀英國美學家皮亞茲利的黑白線條畫。“圖為壹條蛇,尾巴盤在地上,身體挺直,頭上翹,嘴裏銜著壹朵花。”他認為這條蛇“美麗而天真,就像壹個女孩的夢。”壹些評論家認為“蛇”和“花”分別象征著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從而將這首詩解讀為壹個年輕男子在性壓抑時期的性幻想。事實上,比亞來的這幅畫確實含蓄地包含了某種性的意味,應該說把這首詩解讀為性壓抑是有壹定道理的,但如果把這首詩看作是壹次性行為的曲折成就,煮鶴燒琴似乎也是必然的。應該說,“蛇”的意象不僅包含了西方文化背景中的意義,也包含了東方的審美情感。癡情溫柔忠誠的白蛇也是蛇。“蛇”的形象不僅包含情欲,而且表達了壹種對理想愛情的向往。另壹個形象“花”可以看作是女性生殖器。畢竟每個人都有解讀詩歌的權利,但不必忘記,在傳統的價值體系中,“花”往往與青春、生命、熱情、美麗聯系在壹起。在這首詩中,“緋紅的花”也可以指詩人在想象的愛情滋養下,重新發現了青春的熱情,重新發現了生活的美好。或許,這兩個形象的妙處就在於,可以正邪,可以文藝,可以狂野。正所謂“士見易,道見淫,才子見纏綿,革命家見派曼,長舌婦見宮中秘”(魯迅評《紅樓夢》語言)。詩歌或其他文學作品之所以能被稱為經典,是因為有著無限的闡釋可能性。

回到這首詩,美在於虛與實、靜與動、散與韻的結合。思念和孤獨是空虛的東西,化為蛇和花,空虛的感情化為空虛的鄉愁,堅實的黑發化為真實的草原,虛構和事實沒有界限。似乎壹切都融合在愛情的世界裏。同時,第壹、二節描述了壹種靜態的向往。第三節化身為蛇的孤獨居然入侵了夢境,帶來了花朵,讓它像畫龍點睛般躍動,也讓這首小詩看起來像是被點了壹下。再者,這首小詩是自由詩,具有“散”的特點。同時,馮至在每壹節中使用ABAB韻,同時在每壹節中變換押韻,不僅使這首詩顯得靈動活潑,而且使它若披上華麗整潔的禮服,在愛情的草原上翩翩起舞。

現代詩人馮至詩集2。他是我忠實的伴侶。

我心中有壹股溫暖的鄉愁;

它想要茂盛的草原-

妳頭上厚厚的黑絲。

它像月影壹樣輕。

從妳身邊走過;

它奪走了妳的夢想,

像壹朵深紅色的花。

無論是在日常想象中,還是在文學作品中,蛇似乎都不是壹個美好的形象。它總是被壹種奇怪的精神所籠罩,這種精神往往讓人“膽戰心驚”,很難將其與“忠誠”聯系在壹起。但在這首《蛇》中,詩人改變了我們心目中的蛇的原型,使之變得輕盈悲涼,富有感情。根據馮誌日後的回憶,這是壹首用繪畫寫成的抒情詩。當時他看到壹幅19世紀英國美學家皮亞茲利的黑白線條畫。“圖為壹條蛇,尾巴盤在地上,身體挺直,頭上翹,嘴裏銜著壹朵花。”他認為這條蛇“美麗而天真,就像壹個女孩的夢。”於是,詩人把少年對愛情的孤獨無邪的向往融入了這條無字的蛇,用蛇溫暖的鄉愁比喻癡情的相思,用郁郁蔥蔥的草原比喻情人頭上厚厚的黑絲。只是這個比喻已經讓這首詩不同凡響了,但是詩人的意思還不夠,進壹步讓蛇動了。它出自戀人的夢,“從妳身邊走過”,仿佛愛情的使者,“帶走了妳的夢”,“緋紅之花”也變成了愛情的羞澀與熱情。我們知道,愛情歌詞很容易變得誇張,直接表達自己的感情往往顯得比深情更有激情,所以這首構思精巧、結構完美、意象新穎的詩應該給我們有益的啟示。

馮至

(1905—1993)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翻譯家。他的第壹本詩集《昨日之歌》於1927年出版,在詩歌界產生了巨大的反響,被魯迅譽為“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馮至自己對早期詩歌的評價是:“形式更多樣,語調更自然,寫的還是真情實感。”從整體上看,馮至的詩歌在平淡中充滿了微妙的感情和別出心裁,而這些特點在這首詩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現。此外,他的詩雖然形式自由,但在結構和韻律上是有秩序的。這首詩的押韻很嚴格,ABAB押韻在節內,每節都押韻。因此,詩歌可以獲得壹種強烈而多樣的整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