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鳥體型較小,頭上有壹頂綠色的皇冠,嘴是紅色的,喉嚨和腳是黃色的,胸前有壹層亮橙色的毛。最紅的那張嘴,在嘰嘰喳喳的叫聲中,似乎有血珠滲出,讓說話更有詩意。也正是“相思樹”這個名字讓它變得神秘而美麗。
記得南巡時在紅豆樹下撿洋槐。它又圓又扁,呈紅色和深棕色。我珍藏著它,以安慰壹種憂郁的、摧殘靈魂的思想。而這只叫相思的小鳥,就是壹顆相思之魂的歌唱。它的聲音,它的顏色,它的表情,當兩個人都活著的時候,對比出相思的意義。
應該說,這對愛情鳥贏得了孩子們非同尋常的歡樂。他們帶著敬佩和敬仰的童心,與來自森林的客人進行了默契的對話。孩子們仍在逐漸了解大自然。鳥兒們正在了解這座城市和城市裏的孩子們嗎?因為陌生,所以新奇。因為疏遠,所以需要親近。對於孩子來說,相思鳥不亞於壹封來自遠離城市的秦嶺南麓森林的信。
黃昏時分,讓鳥兒走出房間,在陽臺旁的空間裏遊蕩?誰知,就在空中把籠子掛在繩子上,壹只鳥撲騰著飛出籠子,撲扇著翅膀飛走了。在屋子裏,它們在籠子裏追逐嬉戲,歡蹦亂跳,由於視角的限制,非常安全。也許是陽臺外遠景的誘惑,讓它們對籠子感到不安,相互碰撞,其中壹只獲得了自由。
就這樣關著關著,真的成了壹對相思鳥。籠子裏的壹只焦急萬分,籠子外的另壹只不肯離開,彼此懇切地呼喚,讓人心生憐惜。讓它飛吧,但我不想。抓住另壹只。不可能的。只是聽著他們之間哭泣的歌聲,此起彼伏,波瀾起伏,直到夜深人靜。
第二天早上,他們又互相唱歌了。叫聲沒了,只剩下壹個空鳥籠在繩子上蕩來蕩去。是那只鳥的語言教會了這只鳥逃跑的方法嗎?籠子很好。這只比翼鳥真的是愛情的精靈,來去無蹤嗎?或者是老養鳥人用畫眉籠把這種精致的鳥拴住,好讓它們逃脫。籠子在空曠的空間裏搖擺,它是孤獨的。
孩子們對此很難過。沒有籠子,他們怎麽能在這個陌生的城市生活?吃什麽?妳住在哪裏?其他鳥類會容忍它們在這片天空飛翔嗎?都說愛情鳥養不活,還好都飛走了。活著更辛苦,但更享受。希望他們不再相逢凈歸籠,不,分離,在歌聲中不再含相思之意。
我跟孩子們說,鳥是很有辨識力的,會沿著來時的路,飛回自己的大森林。我知道,信鴿就是這樣。愛情鳥也能這樣嗎?但是我沒有這方面的知識。之所以這麽說,是為了安慰孩子,安慰自己。沒想到,孩子們看到愛情鳥在陽臺外的樹叢間飛來飛去,還不時來籠子裏要吃的和水,否定了我的話。我覺得自由往往是貧乏的。
即便如此,小鳥也並不舍不得離開籠子。記憶中的快樂變成了悲傷,記憶中的悲傷依然是悲傷。這對愛情鳥在籠子旁發現的不是甜食。後來,我和孩子們又在院子裏看到了這對愛情鳥。它們在花叢中覓食,在樹叢中起舞,比它們在籠子裏看到的要漂亮得多。平時只能看到麻雀,突然愛情鳥飛到這裏,給庭院增添了不少詩意。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見過愛情鳥的蹤跡。它們壹定很想念自己的家鄉,飛回秦嶺南麓美麗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