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詠物詩的“三形”與“四境”

詠物詩的“三形”與“四境”

寫物的詩,通常是“物”賦予其形,“我”賦予其神。根據這壹原則,我們把詠物詩分為三種形式。第壹個是有形的,沒有神。所謂“有形無神”,是指詩歌只是致力於描寫所歌頌的東西,而沒有“我”的寄托。壹般隱形容易迷失在膚淺,淡而無味。沒有上帝是如此的有形,壹個死氣沈沈的東西。但是,如果適當加壹點趣味,就是佳作了。比如唐代李喬的《風》:

能吹落秋天金色的葉子,能開出春天美麗的花朵。

刮江面可以掀起幾千尺的巨浪,吹進竹子可以使幾萬根桿子傾斜。

全詩沒有“風”字,但每壹句都寫的是風,是“趣”。有了“意趣”,吟誦的東西就生動了,就像唐代何的《詠柳》。

碧玉扮作樹,垂下萬條綠絲掛毯。

我不知道是誰剪下了薄薄的葉子,但二月的春風就像剪刀壹樣。

前兩句純粹是寫出來的,雖然也有技巧。但如果沒有“二月春風像剪刀”這句富有哲理的話,整首詩就不會生動。

所以單純描述事物是不可取的,這是上帝看不見的。所謂“神是無形的”,就是全詩只看到妳表達的意思,沒有外來載體,沒有借用,只是“我”在說話。這種詩,最容易浮在沒有內容的文字上。隱身等於說教,真的不能接受。但如果能堅持事物的特性,那就另當別論了。例如,在唐朝,壹個叫李淵的人寫了壹首歌。

?元陽頌

鴛鴦離別傷,人喜歡鴛鴦。

試著拿壹只鴛鴦,要多切腸子。

用兩地鴛鴦的特點寫離別斷腸,牢牢抓住了事物的特點,所以寄情合情合理,也不錯。三是形神統壹。這種詩把唱的東西和“我”的情感合二為壹,堪稱佳作。比如宋代王安石寫了壹首《梅花》:“壹角有幾枝梅,韓玲獨開。”我遠遠地就知道不是雪,因為暗香來了。“詩既是梅花的“形”,也是文字質量的“表現”,是形神統壹的作品。

壹般來說,詠物詩就是這三種情況。寫詠物詩有四個境界。

第壹種境界是以形觀物,以神觀物。

這種境界在於在寫作中把握事物的特點,細致入微,刻畫細致。讀者壹看就知道是用來寫字的,不用隔紙就能看到壹切。正如唐代詩人張煒所說。

首詩《早梅》寫道:“壹樹寒梅白玉帶,對村道溪橋。”不知道最近的水花是不是先開始的,我懷疑是冬雪之後還沒賣出去。“全詩抓住了早梅的特點,先交代了李樹的形狀和生長環境。用“白玉條”的比喻,形象地概括了這棵李樹的整體形象。還指出它生長在“林村路”和“溪橋附近”的地方,然後寫它“早”的原因可能是“近水”,所以“花先開”。因為它的花是白色的,所以用壹個比喻來形容它的形狀和純粹的魅力,同時表現了早期梅花的創新精神和冬天不死的頑強意誌。前面提到的風也是如此。

第二種境界是以物觀我,物即我。

這種境界不是著眼於描寫外物的形態特征,而是支持物的意義,通過物來表達感情,讓讀者壹看就知道不是在寫東西,而是對外面的東西感興趣,把感情藏在背後。

它的意義就像隔了壹層紙,要揭開這層紙才發現下面另有玄機。比如明代於謙的《石灰抒情詩》:“千錘鑿出深山,火若閑燒。我不怕被砸成碎片。我要把我的純真留在人間。”不管妳怎麽讀這首詩,妳都不會真的把它當成寫石灰。壹般人都會明白是於謙寫的,不怕被擊碎。當然,“我”既有自我,也有小我。所以也可以理解為寫世界上不怕犧牲的有誌之士。同樣,唐代羅隱的《蜜蜂》:

無論在地下,還是在高山上,哪裏有鮮花盛開,哪裏就有蜜蜂忙碌。

蜜蜂,妳收獲花朵來制造花蜜,到底是誰付出了辛苦,又有誰想品嘗甜蜜呢?

整首詩不在於描寫蜜蜂的形態和精神,而在於通過廣闊的勞動範圍——“無論平地還是山巔”,勞動強度之大——“無限風光占”,勞動時間之長——“采花釀蜜”,表達蜜蜂不同情人、不愛惜人的悲哀。當然,“我”在這裏也可以理解為壹種奉獻,或者是對勤勞的人的壹種贊美。這種寫法顯然不是為了詳細描述事物的形態,或者說意圖不是為了描述事物的狀態,而是通過事物來表達“我”的感受。我們稱之為“從物觀我”。

第三種境界是以我觀物,以我融物。

這個境界就是從“我”的角度寫東西,萬物皆有“我”。它既抓住了事物的特征來描寫,又在事物中發出“我”,達到物我合壹。如果妳也用的話

比喻是壹張紙,正面看是壹個東西,但翻過來就是“我”。如宋代李綱《病牛》詩:“耕千畝苦工箱,累死誰傷?”但眾生皆飽,不惜勝。“這首詩寫的是牛為主人辛苦了壹輩子,有了成就,最後在夕陽下病倒了。為什麽不談他自己?前面提到的王安石的《梅花》,也屬於這壹類。又如唐代王洛賓的《獄中知了》:

?蟬在西方的土地上歌唱,命令我在我的牢房裏下定決心。

?我不能忍受我太陽穴上的陰影,去傷壹個白發囚犯的心。

?他的飛行穿過重重迷霧,他純凈的聲音淹沒在風的世界裏。

?誰知道他是否還在唱歌?誰還會聽我的?。

這首詩,雖然我們也知道作者的目的是想表達知了忠貞與塵封的悲傷。但在詩裏,我寫了蟬的不幸,也寫了我自己的不幸。我把自己寫成蟬,所以全詩做到了物我合壹。這種寫作方式,我們稱之為“站在我的角度看問題”。

第四種境界是以我為我,而不是以我為我。

這種境界似乎不在物的意義上,而在“我”的視野中,“物”也是“我”,但似乎不在實物中,也不真寫“我”,處於壹種非物非我的境界。如清代詩人袁枚的《青苔》:

日子不是無處不在,青春只是來了。

苔花雖小如米,卻也開得如牡丹。

在這首詩裏,很難看出作者寫“苔”的用意。不管他怎麽看,都是在寫“我”。第壹,他寫我卑微的出身:“天無絕人之路”,但他不屈服於它,所以他為之奮鬥:“青春來自對的地方”。生命在於綻放。不要輕易放棄自己。苔雖小如米,學作牡丹開。全詩都是在用“我”看“我”,也是在揭示事情,但顯然不是寫事情。從字面上看,壹眼看不到“我”,處於非物狀態。

特別強調,寫對象的詩,不能說哪個境界最高,而是各有各的美和境界。無論哪種境界,寫對象的詩都是好詩。當然,想要寫好詠物詩,需要另辟蹊徑,不拘泥於套路。因為壹旦陷入刻板印象,就會被常用的形象所束縛,很容易跟風,沒有新意。比如寫梅花壹定要以雪為榮,寫菊花壹定要高潔,寫竹子壹定要有結,這樣就會落入圈套。缺乏獨創性和創造力的詩歌,無論如何也算不上優秀。宋代大詩人黃庭堅的壹首贊美水仙花的詩:“泥可化為白藕,糞可開黃玉。”可惜不顧社稷芬芳蒼穹,隨緣飄進王家。(《二韻中的兩朵玉水仙花(下)》)是壹首獨特的詩。“糞腐”這個詞真的是前無古人。像這樣的詩歌散發著無窮的魅力。

南宋詞論家張炎在《詞源》壹書中說:“稍真則拘而不暢;如果模仿的很遠,就會很黑暗,不為人知。“意思是,描寫對象的詩寫得太細致,就會失去意義和想象;但如果不把握特點,似乎寫桃的也可以用來寫杏,詠梅的也可以用來唱竹,這樣表達就模棱兩可了。特征不明顯,這是詠物的大忌。

清代詩論家王在《隨堂詩》中也說:“詠物詩之作,必如禪家所言,為佳作。”“不粘”或“不在”就是不停留在事物上,贊美事物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事物上。“不脫”和“不脫”是扣件的特性;離開了事物的特性,就不知道該唱什麽了。“不離不棄,是高人壹等。”寫物的詩,要有物,要有“我”,這才是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