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世悲傷:讓白居易壹生活在《寵兒》裏的鄰家女孩。
閱讀:23982011-03-04 09:12
標簽:文化、人文/歷史:白居易《鄰家女孩》與人生初戀的糾結。
X
“娉婷十五勝仙,白天姮娥旱蓮。何處教鸚鵡語,紗窗下,繡床前。”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十九歲時偷偷寫的壹首名為《鄰家女兒》的情詩。從詩中不難看出白居易對鄰家女孩的深情。從此夜深人靜,白居易總是懷念這段青梅竹馬的戀情,因為這是他的初戀,也是他感情的真正歸宿。鄰家仙女般的女孩讓白居易春光乍泄,19歲的詩人拜倒在這個美麗的15歲女孩的腳下。
白居易十壹歲時,跟隨母親來到“徐州符離”,父親白在此為官,也就是現在的安徽宿縣符離集。然後他認識了壹個比他小四歲的鄰居女孩。這個女孩的名字叫向玲。她聰明活潑可愛,對氣質也略知壹二,於是他們成了青梅竹馬。白居易19歲,香菱15歲,他們用《愛的種子》開始了初戀。白居易的《鄰家女兒》壹詩,描寫了當時年僅十五歲的香菱的音容笑貌。在詩中,她不僅贊美了自己美麗的外表,也贊美了自己甜美的聲音。
貞元十四年,即公元780年,白居易27歲時,為了家庭生活和前途,不得不離開傅和叔父在江南求學。壹路上,他寫了三首詩來紀念鄰家女孩。分別是《致香菱》《寒夜》《長相思》。從這幾首詩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和香菱相愛了16年8年,感情已經很深了。離開後,我不僅想念對方,還想過結婚。但是,項令擔心自己出身低微,攀不上出身名門的白居易。白居易的母親也有同樣的想法,所以門第觀念成了白居易在婚姻中的致命傷。
貞元十六年初,29歲的白居易高中秀才。在離家近十個月的時間裏,他多次懇切地請求母親允許他與香菱結婚,但她拒絕了。於是,在嚴重的打擊下,白居易帶著巨大的痛苦離開了家,到北京赴任。貞元二十年秋,白居易在京都長安做了學校簿記員。按照朝廷的規定,他需要舉家遷往長安。這壹次,他回家懇求母親允許他再娶香菱。但是,有著家庭地位高於壹切觀念的母親,不僅再次拒絕了他的要求,還在全家搬走的情況下,堅決不讓他見香菱。雖然白居易深感他們的婚姻無望,但他們從小建立的深厚愛情並沒有結束。白居易以不再結婚來反抗母親的錯誤,寫下了《冬至日夜與香菱》、《感秋別》、《別了》等三首詩,來緬懷千裏之外的鄰家女孩。
白居易被母親逼死時年僅37歲,經人介紹娶了同事楊的妹妹。但直到元和七年,他才寫出《夜雨》、《摸鏡》等詩來懷念香菱。不久,白居易被貶江州,不料在途中遇到了漂泊的香菱父女。白居易和香菱痛哭流涕,寫了壹首名為《相逢老了》的詩。這個時候,白居易44歲,香菱40歲,但是她沒有嫁人。白居易在這首詩中再次使用了“恨”這個詞。不難想象,這種“恨”與《長恨歌》中的“恨”毫無關系。可以說,白居易悲劇性的愛情和情感歷程奠定了《長恨歌》的基礎。直到白居易五十三歲,在回杭州知府洛陽的路上路過“徐州府裏”,得知香菱早已不知去向。這場長達35年的愛情悲劇畫上了句號。
在白居易壹生思念香菱的眾多詩篇中,從19歲寫的《鄰家女兒》到50歲寫的最後壹首詩,從《愛情的種子》中的才子到官場中的知天命老人,時間跨度長達30余年,表達了白居易從青年到老年的長相思。從這些充滿激情的詩篇中,人們可以讀到白居易真摯的感情,也可以讀到永遠無法抹去的精神創傷。
貞元九年,也就是公元793年,白居易的父親封襄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襄陽。這年冬天,白居易隨父讀書,暫時與香菱分開。後人認為這是因為白居易的母親發現了兒子與鄰家女孩的風流韻事,以斷絕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為借口,讓兒子離開了麗芙。和青梅竹馬的初戀情人分開無疑是非常痛苦的。於是,21歲的白居易含淚寫了壹首詩《潛離》。詩中寫道:“別哭,潛走。無話,暗相思。心外無人知。深籠夜鎖雙鳥,春來壹劍斷枝。河水雖陰且晴,烏頭黑白。唯有隱居與暗離,彼此願無後期。”可以說,白居易在這首詩中明確表達了離開的原因,“春劍折枝”就是有力的佐證。詩中的“劍”指的是拆散他甜蜜初戀的社會原因,即不當家庭、錯誤家庭的觀念。
白居易的初戀以失敗告終,背後真正的黑手不是他的母親,而是社會規則,白居易只是這個社會制度的犧牲品。我們不能怪白居易的母親離不開香菱,因為當時的社會就是這種風氣,生活在這種風氣下必然會受到這種極端自私的社會規則的影響!
其實白居易自己也邁不過家族觀念的門檻。白居易在《長相思二》中是這樣寫的:“像壹個女蘿蔔,生在松邊。藤短而苦,不可背。”他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