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現代七言絕句賞析(三)

現代七言絕句賞析(三)

標題:

所有的詩人都會死,有些詩會永生。

在本帖開始之前,我想稍微解釋壹下絕句之間的聯系,對於寫詩有些日子的人來說,這不是壹個知識點,但對於初學者來說,還是可以讓妳理順壹下,了解壹下四句絕句中每壹句的具體作用:

開始壹句話可以叫做問題,所謂問題就是找到突破點。

取句,抓住第壹句,進壹步解讀出發點。

轉壹句,轉也,前兩句,合理轉,發散聯想。

壹筆收句,給全詩畫上了句號,還在敲鐘,聲音清脆,不絕於耳。

詩是心,這句話恐怕大家經常能聽到。但有個詩人朋友告訴我,“我寫詩不是帶感情的,是帶文字的。我經常會想到壹兩句感覺不錯的話,然後整合在壹起做壹首詩。”

我問他,妳偶爾想到的句子不也算妳當時的感受嗎?當妳看到某個場景,某段文字,或者聽到某個故事,某首詩就會浮現在腦海裏。這不就是妳在某個時刻的感受嗎?

我覺得大家沒必要覺得這種寫法低級。在很多初學者看來,恐怕大家都認為大師寫作都是感性的,可以壹蹴而就。

事實上,壹部傑作可以壹蹴而就,但不可企求。這種詩前有句的寫法,不僅現在有,古人也比比皆是。什麽鳥在池邊樹上停留,和尚敲門;先得月有什麽好處,陽光下的花草樹木易為春。

所以,只要妳有壹個好的句子,按照上面的寫法,就可以讓它更加和諧完美。

我們在學習創作的同時,不僅要提高眼界,更要提高文筆感。

什麽是沈重感?所謂厚重感,就是妳的作品不僅要有令人愉悅的情感流動,還要有令人信服的理性滲透。就像我們讀壹些古人的作品,時不時會有壹種駐足山頂的感覺。

這種厚重感和壹個人的積累成正比。積累的越多,寫壹個東西,壹個環境,或者某種情感的時候,可以選擇的詞匯就越多。

讀古詩,學古語,不學其意。多讀書,多積累總是好的。

壹首好詩不僅要有強烈的語感,還要有豐富的情感,這是寫詩和讀詩最重要的前提。

其次,妳要有文采。如果把情感比作內功,文采就是招式。妳必須有華麗的文筆才能最大限度的釋放妳的感情。

有些廢話,我們繼續看詩:

陳廷友

父母在我眼裏就是佛,我也不怎麽向他們匯報。

燒香千裏尋古寺,怎麽拜這兩個阿彌陀佛?

這首紀念父母的詩的出發點很新穎。從結尾的問題入手,感嘆變成兩句還是比較突出的,既呼應了第壹句,又把全詩推向了高潮。

這首歌不屬於“金句”的類型,而是通過壹個不同的出發點,給讀者壹個道理,壹個立意,當妳體會到了,他的詩意就靜止了,* * *感也就自然而然產生了。

藍色浪子

垂柳橋半掩青苔,風吹蘆花。

青蛙忽止浮萍,壹群白鵝過岸。

這部作品,描繪了壹個水鄉的場景,字面上很清新,前兩句只能說中規中矩。從“蛙忽止浮萍動”這句話開始,動靜結合,細節感十足。

通過細致的結構,逼出了結尾句“壹群白鵝過了岸”,讓全詩凸顯出來。這是轉型結構的經典之作。

劉昌科

簾外琵琶聲外,芭蕉有意雨無心。

衛城不見西還客,壹曲陽關唱到今日。

劉是我的朋友。我想大家都能看出來他的《準衛城曲》裏寫的是哪首詩。這種寫法屬於詩與歷史跨越時空的對話,尤其是最後兩句,被很多網站甚至報紙引用。

我記得那時候我也試著寫過壹首詩《春日懷古》。前輩們已經去世了。我們試圖在某壹點上呼應幾千年前的古人,想象出壹點交集,這也是壹個很好的創作方向。

雨後,楚陽越過矮墻,籬笆上長滿了青菜和黃花。

老閻家門前吵了壹架,突然壹只蝸牛來打官司。

鏡頭從大到小,從遠到近,從靜態到動態,從素描到擬人。結論別出心裁,重點描述了雨後農家樂的新面貌,景色有趣,畫面感強。就我在網上看到的作品而言,它們與董黯的《避暑山莊》相似。

劉小寧

花步輕盈婀娜,皮筋拉樹微笑。

突然,我聽到麻雀急著叫我不要把我的房子搖下來!

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收錄這首《小女孩跳橡皮筋》。童心,童趣,最後壹句更是童趣。寫了很久的詩,發現能讓我會心壹笑的作品越來越少了。這首詩自然而愉快。

秦暉

冷雨鋪天蓋地浙北,錢塘江畔風聲嗆人。

黑暗中,壹條銀鞭劈啪作響,河底跑出壹片白色。

這是第壹部寫錢塘江潮的作品。它連接了兩個句子,並使用了“壓力”、“窒息”和“阻止”等詞。有些動詞在裏面被用作形容詞。可見前兩句的作者是在“聚集”詩歌,甚至是有目的地壓制和打壓。句子開始放了,還是水到渠成,氣勢十足。“轉合”這句話更是生動難得。

高但白

千綠鞋轉試穿芒果鞋,壹到天門就萬事大吉了。

想看今昔,上下臺階。

這個“鄧代”很多都被收錄了,所謂的評論也差不多。母親早年在泰山工作,我對這座山比較熟悉。我見過壹些所謂的大師和聖賢,批評這首詩最後壹句是潦草的。我在這裏說說自己的看法。

表達自己的心意,無非是壹聲沈浮的嘆息。作為壹座充滿歷史感的名山,此詩在於“臺階”,寓意物是人非,朝代興亡。也指山上、上下臺階之間、周圍留下的各種歷史痕跡,前後呼應,虛實交織。是不是很奇妙?這不是廢話。

對文字不敏感。

再深壹點,覺得又嫩又冷,窗邊冷月薄。

信仰是相思的終點,不經意間穿過內心。

對我來說,這首詩可能是因為我看過很多作品,前兩句用詞有點俗。當然,這是我個人的原因,不是作品。這首詩會給我壹個選擇。是兩句話的組合,句中有微妙的感情,詩中有憂郁,“不經意若有所思”,壹個“妳”字,觸動了壹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