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首經典初中古詩詞賞析
峨眉山月閣
李白[唐朝]
峨眉山上半月秋,平羌河映。
晚上清溪去三峽,四君不見渝州。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首詩是李白開元十三年(725)在出蜀途中所作。這首詩意境清晰,語言淺顯,押韻流暢。全詩意境清麗,風逸天成,是李白的名作之壹。
“峨眉山上半月秋,平羌河映。”峨嵋山前,有半月掛。
詩以“峨眉山月”開頭,指出遠遊的季節在秋天。“秋”字因為押韻的關系,在句尾是倒掛的。秋高氣爽,月光特別明亮。“秋”字也形容月色之美,自然而奇妙。月亮只有“半個圓”,讓人想起青山吐月的美好意境。峨眉山東北有平羌河,即現在的青衣江,發源於四川省蘆山縣,流向樂山縣,匯入岷江。第二句“影”指的是月亮的影子,“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壹個連詞句,表示月亮的影子映進河裏,隨河水而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無論河水如何流動,水中的月影都是固定的。“月亮走了,我就走。”觀者只有順流而下,才能看到“影入江中”的奇妙景色。所以,這句話既寫了清江被月亮倒映的美景,又寫了在秋夜揚帆的天黑。意境空靈美妙
“夜清溪去三峽,四君不見渝州。”最後兩句說,晚上坐船,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妳,難相見,戀戀不舍禹州。
第二句有人,第三句的人已經出現:他正連夜離開清溪驛站,進入岷江,駛向三峽。這個“仗劍報國,辭親遠遊”的年輕人,對故國故友壹見鐘情,依依不舍。看到河面上的月亮,就像看到壹個老朋友。然而明月終究不是故人,我只能“仰望明月,寄情千裏。”最後壹句“想妳,渝州不見”,表達了我無限的離別之情,可謂言簡意賅,情深意長。
詩中接連用了五個地名,構思精巧,不留痕跡。詩人依次經過峨眉山-平羌河-清溪-三峽-禹州,詩意的場景逐漸為讀者展開壹幅千裏蜀河的地圖。除了“峨眉山月”,詩中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了“四君”二字,再無抒情。而“峨眉山月”這壹藝術意象卻貫穿於整個詩歌境界,成為詩情的催化劑。它所造成的寓意相當豐富:山與月相伴萬裏,夜夜可見,讓“想妳”的感覺越來越深。明月平易近人,高不可攀,是思念朋友的象征。哪裏有明月唱,哪裏有思念江中友人的情懷抒發,令人陶醉。連續使用五個地名,可以在壹個精致的地方進行壹次旅行,既有豪氣,又有思鄉之情。語流自然,就像“清水出芙蓉,天然雕”。
本來短絕句在表達時空的變化上就容易受到限制,所以壹般都寫成不同或超越時空。但這首詩卻達到了在時空跨度上自由馳騁的位置。28個字裏有5個地名,12個字算* * *,在唐代的萬首絕句中絕無僅有。人們不僅不覺得重復,還覺得是絕唱。究其原因,是詩意的山水滲透著江杏的經歷和思念友人的情懷,山與月的象征性藝術意象無處不在,統壹了廣闊的空間和久遠的時間。其次,地名的處理也充滿了變化。“峨眉山月”“平羌河”是附在風景上的名字,是空的;“法清溪”、“香三峽”、“下渝州”實用,在句中位置不同,感覺無形而自然。
初中古典古詩詞鑒賞
在河的下遊遇見李龜年
杜甫[唐朝]
在祁家,經常看到妳的表演;在催酒堂之前,也曾多次贊嘆妳的藝術。
不曾想,在這江南風景區;正是落花的季節,能遇見妳這個老熟人。
做出贊賞的評論
詩是感傷的,是冷漠的。李龜年是唐玄宗初年的壹名歌手,經常在貴族豪門中演唱。杜甫少年時才華出眾,經常出入齊王李隆範、中書監崔棣的大門,得以領略的歌唱藝術,詩的前兩句是在回憶過去與的交往,表達詩人對開元初年盛世的關心。最後兩句是對國事衰敗和藝人飄忽的感慨。只有四句話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註:開元時期為713-741年)的滄桑巨變和人生巨變。語言極其平實,內涵卻無限豐富。
李龜年是開元時期的“特殊歌手”。杜甫第壹次遇見李龜年,是在他意氣風發的青年時代,當時正值“開元盛世”。杜甫很早就受到齊王範麗和秘書監崔棣的賞識,並能在他們的府邸裏欣賞李龜年的歌唱。在杜甫心目中,李龜年與繁榮的開元時代和他浪漫的青少年生活緊密相連。幾十年後,他們在江南重逢。此時,遭受八年安史之亂的唐朝已經由盛轉衰,他們兩人的晚景也十分慘淡。這種相遇,自然容易引發杜甫被壓抑的無限滄桑感。這首詩跨越了蒼桑的幾十年。社會的變遷和景物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世界衰落的感情。全詩押韻深刻,內涵豐富,藝術成就極高。
“在齊王家是常有的事,崔以前也聽過幾次。”我經常在齊王府看妳的表演。在崔面前,我也多次欣賞過妳的藝術。前兩句雖然是追憶過去與李龜年的交往,卻透露出對開元盛世的深深懷念。接下來的語言看似很輕,但包含的情感卻很重。“齊王”,唐玄宗的弟弟,唐睿宗(李旦飾)的兒子範麗,名為齊王,以愛學愛才,氣質儒雅著稱。“崔九”名叫狄,是中國科學院書記的弟弟。他經常出入皇宮,是唐玄宗的寵臣,曾任秘書監。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九,所以叫崔九。“齊王齋”和“崔”看似脫口而出,但在當事人看來,這兩位開元鼎盛時期的文學名人的名字,足以勾起對往事的美好回憶。在那些日子裏,遇到像李龜年這樣的藝術明星是很常見的,但現在回想起來,那是壹個難以實現的夢想。當兩首詩被重復吟誦時,似乎是想延長余味。這裏包含的天地之情,需要結合下面兩句話來品味。
“又是江南美景,又是落花時節。”這是江南春末的美景。沒想到在落花之際,遇到了妳的老相識。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夢壹般的回憶也改變不了眼前的無奈。最後兩句對國事衰敗、藝人飄泊的感慨,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的滄桑。風景秀麗的江南,原本是詩人向往和平年代壹遊的地方。如今,我真的身處其中,但我面對的卻是滿身雕零花白頭的流浪藝人。《秋天》不僅僅是壹本即興之作,更是壹種有意無意的趣味。熟悉時代和杜甫生活經歷的讀者,壹定會聯想到世風日下、社會時局和詩人的沒落與疾病,而不會覺得詩人是在刻意作比喻。所以,這樣的寫法顯得有些渾。“正是”和“妳”這兩個虛詞,有轉有落,更是字裏行間,蘊含著無限情懷。
四首詩,從齊王寨的“聞”歌,到崔面前,再到江南對“會”“聞”“會”的強調,連接著四十年的時代滄桑和人生巨變。雖然沒有壹首詩直接涉及時代的生活經歷,但通過詩人的追憶,展現了給唐代物質財富和文化繁榮帶來浩劫的巨大陰影,以及給人們造成的巨大災難和創傷。可以說“世局之亂,過年之興亡,彼此之蒼涼,皆在其中”(孫鑄評論)。就像老戲的舞臺上沒有布景壹樣,觀眾可以通過演員的歌唱表演想象出非常廣闊的空間背景和事件過程;也像壹部小說,往往通過壹個人的命運來反映壹個時代。這首詩的成功創作表明,像絕句這樣的短體裁,在藝術概括度高、生活閱歷豐富的大詩人身上,是可以有很大容量的,在表達如此豐富的內容時,可以達到毫不費力、渾然壹體的藝術境界。
初中三首古典古詩賞析
秋詞二首,上篇
劉禹錫[唐朝]
自古以來,每個秋天都會感到悲傷和孤獨,我認為秋天比春天更多。
萬裏晴空無壹人,壹鶴淩雲飛,引起了我對藍天的沈思。
做出贊賞的評論
劉禹錫的《秋詩》基調變態,方式新穎。它用熱情謳歌秋天的美麗。更難得可貴的是,《秋詞》是詩人貶謫郎州後的作品,讓人佩服劉禹錫待人接物的態度。有兩首原詩,這是第壹首。
“自古以來,秋天都是悲涼寂寞的,我說秋天比春天好。”自從宋玉在《九辯》中留下名句,悲傷就成了秋天的壹種色調,壹種情緒。悲傷已成為我心中的秋天。但在詩的開頭,詩人以壹段議論開頭,斷然否定了以往悲秋的觀念,表現出壹種激進向上的詩意。我說的是詩人的自信,這種自信雖然被感染,卻是壹種不幸的色彩。然而,詩人寬廣的胸懷卻顯著化解了這種不幸。“勝春朝”是詩人對秋景的充分認可。這種認同不僅僅是壹時的情感沖動,而是詩人對秋天更高層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鶴排雲,給碧霄仙子帶來了詩意."詩人抓住了秋天特有的“壹鶴飛天”的景觀,表現了秋高氣爽、萬裏晴空、白雲飄飄的開闊景象。淩雲的鶴,也載著詩人的詩句,壹起遊向了天空。這只鶴雖然孤獨,但氣勢非凡。壹個“拍”字包含的深意,不言而喻。或許,詩人用“鶴”來比喻,又或許,詩人把“鶴”當成了不屈的化身。這裏有哲學意蘊,有藝術魅力,耐人尋味,耐人吟誦。它給讀者的不僅僅是秋天的生機和素色,更是壹種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
讀著這樣的詩,我們心裏不是壹股悲傷的氣息。帶著詩人的“詩意”,帶著詩人想象的翅膀,我們像馬壹樣馳騁在藍天上。於是,鶴飛沖天,詩意深遠,“實”與“虛”融合在壹起,得到的是壹種勵誌情感的美好感受。
全詩氣勢磅礴,意境壯美,融情、景、理於壹爐,表現出昂揚的精神和寬廣的胸懷,唱出了那個不平凡的秋歌,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初中古典古詩賞析
從壽廂壁上聽夜笛
李益[唐朝]
回樂峰前,沙如雪,城外月如霜。(《樂惠·馮作品選:·馮》)
不知何處吹來淒涼的蘆笛,壹夜望著故鄉。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是壹首描寫戍邊將士鄉愁的詩。這首詩的特點是含蓄,在景物和情態的描寫中暗含了要表達的感情。詩的前兩句描寫的是進城時月下的景色。霜月、雪月等沙漠,就是典型的引發鄉愁的環境。對環境的描寫,表現了人物的感情。在這個寂靜的夜晚,夜風帶來了蕭瑟苦澀的笛聲,激起了招人期待故鄉的感覺。“壹夜招人望家”並不代表想家或想家。而是通過人物的情態行為來表現人物的心理,寫出無盡的鄉愁。
“回樂峰前沙如雪,城外月如霜。”描繪了月光下邊疆的獨特景象。遠遠望去,高聳的烽火臺矗立在蜿蜒數十裏的山丘上。烽火臺下是壹望無際的沙漠,在月光下就像壹片白雪皚皚的荒原。細看,高城外月色皎潔,如深秋霜。沙漠不是雪原。詩人說是“如雪”,月光不是秋霜,詩人說是“如霜”。詩人的移筆,就是用這種淒冷的景色來渲染自己心情的悲涼。正是這雪壹樣的沙漠和霜壹樣的月光,讓投降城的夜晚顯得格外空曠和淒涼。也讓詩人感受到了身處邊塞的孤獨,產生了想家的感覺。
“不知何處吹蘆笛,壹夜想盼故鄉。”然後寫積極的感受。寂靜中,夜風帶來了蘆葦的聲音。笛聲提醒詩人:是哪個烽火臺上的守軍通過蘆笛聲傾吐著無盡的心事?哀怨的笛聲觸動了多少鄉愁?在這漫長的邊塞之夜,他們壹個個披衣起床,憂郁的眼神掃過雪壹樣的大漠,如霜月,久久凝視遠方。《不知何處》寫出了詩人在月夜聽到笛聲時的迷茫心情,反映了夜景的空曠和寂寞。《壹夜》和《所有的希望》也表現了參戰人民對家鄉期待的深度和迫切性。
從全詩來看,前兩句是用顏色寫的,第三句是用聲音寫的;最後壹句話表達了自己心中的感受,寫的是愛情。前三句為最後壹句的直接抒情起了襯托和鋪墊作用。視覺形象壹開始激發鄉愁,然後聽覺形象把鄉愁的暗流引向情感的洪流。前三句多準備好了,最後壹句壹般直接寫。而李易卻另辟蹊徑,讓飽滿懷孕的感覺在結尾做了壹個迂回,用招人期待家鄉的想象鏡頭來表達,讓人覺得那句話絕對沒完沒了,在戛然而止處依然蕩漾起壹個又壹個漣漪。這首詩的藝術成功之處在於詩中的景、聲、情融為壹體,將詩的情調、意境、音樂美融為壹個完整的藝術整體,具有意境渾渾、精神樸質空靈、意蘊無窮的特點。
這首詩語言優美,節奏平緩,景中有情,描寫了眼前的風景和心中的感受,感人至深。詩情畫意,深遠難忘。劉禹錫在《與令狐說“相公”送楊少吟到江邊》中提到李益,有壹句“月空蘆管秋”,指的就是這首詩。可見這首詩在當時流傳甚廣。《唐詩年譜》說這首詩是當時記錄的。仔細欣賞全詩的意境,的確是作曲、繪畫的佳品。因此被裝入弦管,在世界各地傳唱,成為中唐絕句中的傑出代表作之壹。
初中五首經典詩歌賞析
黃鶴樓
崔豪[唐朝]
昔日的仙女已乘黃鶴飛走,只留下壹座空蕩的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千百年來不見悠悠白雲。
漢陽的每壹棵樹都因陽光照射而變得清澈,鸚鵡洲被甜美的青草覆蓋。
但我向家望去,暮色漸濃。河上籠罩著壹層薄霧,給人們帶來深深的憂郁。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首詩寫前滿是風景,寫後滿是抒情,渾然天成。即便是有“詩仙”之稱的壹代李白,也不禁贊嘆連連,認為還是暫時停筆為好。為此,李白也惋惜地嘆了口氣說:“眼前沒有好風景,崔豪在上面寫了壹首詩!”
黃鶴樓因其位於武昌的黃鶴山(又名蛇山)而得名。傳說古代有個仙女乘黃鶴過此(見誌);也有人說,費到仙人這裏駕鶴去了(見《太平宇宙》,引自《圖經》)。詩詞就是思考樓名的由來,由傳說落筆,然後生長出來。神仙過鶴算什麽,現在算什麽。如果說是“壹去不復返”,就會有歲月不再,古人不見的遺憾;仙女去了空樓,只留下天上的白雲,延續了千年,能顯示人間的無邊慷慨。詩人的這幾筆,寫出了當時登上黃鶴樓的人常有的感受,精神無邊,感情真摯。
過去有句話叫“文以氣為本”。這首詩的前四句看似隨口說出,壹口氣打轉,順勢而下,毫無阻礙。“黃鶴”壹詞反復出現,但由於其氣勢,讀者“揮五弦看洪飛”,匆匆讀下去,這是格律詩中的大忌。詩人似乎忘記了他寫的是“前浮後切”的七律,每壹個字都有固定的調子。試試看:第壹聯的五六個字和“黃鶴”壹樣;第三句幾乎全是鼾聲;第四句以“空悠悠”之類的三級調結尾;無論任何對抗,都是用古詩詞的句法。這是因為當時七法還沒有定案嗎?不,已經有七個標準化的法律了,而且是崔豪自己寫的。是詩人故意寫不和諧的規律嗎?不壹定。他不同於杜甫後來的律詩,在於他刻意創造了自己的調子。看來我還是忽略了。正如《紅樓夢》裏林黛玉教人寫詩時說的,“若有奇句,連真假都是錯的。”在這裏,崔豪按照“重在立意”和“不以言傷意”的原則進行實踐,這也是他寫出七律中如此罕見的詩句的原因。沈德潛評論這首詩,認為“意似第壹,言外之意,豎筆而寫,故擅千古奇功”(《唐詩》卷十三),就是這個意思。
這首詩前半部《整理歸正》,後半部寫了在樓裏的所見所感,寫了從樓上俯瞰漢陽城和鸚鵡螺島的壹草壹木所引起的鄉愁。這是先放後收。如果妳只是順其自然,不接受,不墨守成規,不回格律,那麽就不是七調,而是七古。這首詩好像分為前後兩部分。其實正文從頭到尾都是重點,中間只是壹口氣。這種看似連續的聯系,從律詩的開始、傳承、轉化、組合的角度來看,也是最有條理的。在討論法律詩第二聯應附於第壹聯時,元陽載數詩人、法家曰:“此聯應破(第壹聯),應如龍珠,應緊執。”這首詩的前四句正是如此,講述的是仙人騎鶴的傳說,對聯與謎題相擁,渾然壹體。楊載也說頸聯的“轉”:“避前聯之意,而改之,如雷破山,觀者驚嘆。”打雷的比喻,意在說明開頭的五六句話,應該會有壹個突然的變化,是意料之外的。這首詩的轉折處,風格由右轉右,境界與前聯完全不同,正好符合了法的這壹要求。土生土長的敘利亞黃鶴突然死亡,給人壹種不可知的感覺;突然變成了青川的壹棵草樹,我能生動地看到滿洲前的景象。這種反差,既能染去那些登樓遠眺者的悲涼,又能讓文學風雲變幻。讓詩歌在壹開始就回歸無形的狀態,以應對前方的“組合”,如豹子的尾巴,也是符合詩歌規律的。
正因為這首詩藝術高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才被視為黃鶴樓的絕唱,這無可厚非。
後來李白上樓,也是滿身詩情。當他在樓裏發現崔的詩時,他連呼“妙哉,妙哉!”相傳李白寫了四首“打油詩”來抒發自己的心情:“壹拳砸黃鶴樓,壹腳踢翻鸚鵡洲。他面前有壹個場景,崔豪在上面寫了壹首詩。”我停止了寫作。少年丁嘲笑李白:“黃鶴樓還完好,打不過。”李白還作詩解釋:“真的砸了。只是因為黃色的鶴仙人向玉帝哭訴,才重修了黃鶴樓,黃色的鶴仙人回到了樓上。”真的很嚴重。太棒了。後人在黃鶴樓東側建了壹座亭子,取名李白寫作亭,以表誌。重檐上重入道,成了燕遊之地。事實上,李白對黃鶴樓的熱愛是無以復加的。他激情四射,甚至稱之為“青雲壹客,黃鶴樓三客”。山水與人文相依,黃鶴樓之名更顯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