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大事出在亂世。
文風典範永載史冊。
建安詩人以其卓越的創作實踐和文學理念,在中國文學史上譜寫了壯麗的樂章。他們創造了抒發感情、直抒胸臆、再現現實、體現個性的優秀文學傳統,為後世詩歌創作樹立了光輝典範。唐代詩歌能夠發展到頂峰,直接得益於建安精神。“建安體”作為最具魅力的藝術風格之壹,壹直是後世大多數詩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在文學史上,壹個家族、父子或幾個兄弟成為著名作家的現象很多。就拿漢代的班固、班昭,宋代的“蘇三”(蘇洵、蘇軾、蘇轍),明代的“三元”(元宗道、惠弘道、元中道)來說吧。曹操、曹丕、曹植是漢魏時期的偉大作家。這三父子對建安時代的文學繁榮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甚至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建安是漢獻帝的壹個稱號。然而,文學史上的“建安時期”並不僅限於這25年。它大致涵蓋了從漢末到魏初近半個世紀的時間。
東漢末年,從黃巾起義到董卓叛亂,壹系列的軍閥混戰和武裝割據,使大壹統帝國陷入大分裂、大動蕩的局面,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出現了“民以食為天,屍骨旺於野”和“有名者皆空,無命者無數”的悲慘景象。社會動蕩導致了社會思想的裂變。建安時代的詩人目睹了這壹幕幕的悲劇,親身經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對社會動蕩有著切身的感受。他們摒棄了漢樂府大賦辭藻華麗、諷刺壹家勸百家的散文風格,突破了儒家“求原道、聖聖、經”文學觀的束縛,在繼承漢樂府民歌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提出了“緣情”的文學主張。他們以質樸蒼勁、清新自然的語言真實再現現實,抒發強烈的思想感情,表現出鮮明的個性和時代精神,形成了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後人把這種寫法稱為“建安體”。
曹操是開創壹代風氣的第壹人。他熱愛文學,有很高的文學修養,富有創新精神。他創作時不受傳統觀念和形式的束縛,暢所欲言,暢所欲言,毫無顧忌地寫作。魯迅稱他為“改革文章的奠基人”曹操有愛惜人才、重視學者的思想。因此,孔融、陳琳、王燦、徐淦、阮瑀、楊穎、劉真等壹大批著名學者都收藏了《鬥韻》郵票。曹丕和曹植與建安文人如好朋友壹般相處。“走著走著就同桌了。”。這無疑提高了文人的地位,激發了文學創作。
曹丕(公元187-公元226),名子恒,是曹操的次子。建安22年立太子,25年曹操死後,繼承曹操的位置。那年冬天,他逼著漢獻帝打坐,自己當上了大魏皇帝。他傳世辭賦80余首,其中五言詩和七言詩寫得較好;在內容上,愛情的描寫更勝壹籌。
曹丕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就低於曹操、曹植,但在文學理論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典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壹部系統的文學理論著作。《典論·文》第壹次肯定了文學的價值和作用,認為文學是“經世之大業,不朽之大事”,第壹次把詩賦的地位、價值和作用等同於學術著作。這在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文學的獨立發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此外,《典論·隨筆》還對文章的正文和特點、作家的氣質才情與作品風格的關系、文學批評的態度等進行了深刻的評論。這些論述直接影響了南北朝文學理論的發展和成熟,對當時的文學創作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
建安時期最傑出的作家是才子曹植。曹植名子建,生前封為陳王。他死後,他的綽號是“司”,所以後人也稱他為王。
曹植的壹生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前期在父親的陰影下過著貴族的生活,受過良好的教育,才華橫溢,十幾歲就“讀了幾十萬字”,有著遠大的抱負。曹操很愛他,壹度打算封他為太子。但最終曹丕贏得了皇太子之爭。正因如此,他深受曹丕的怨恨。七步詩的故事雖然不壹定真實,但真實地反映了曹丕和曹植的關系。曹丕繼位後,對曹植進行了壹系列迫害。先是殺了壹直支持曹植的丁儀和丁儀兄弟,然後又把曹植趕到封地,六改爵位,三改封地。到了後期,曹植很容易像囚犯壹樣被人指責,物質生活條件也很糟糕。然而,他做出貢獻的願望從未減弱,甚至沒有增強。最後死於41歲。
曹之川留下的詩文近130篇,在詩歌、散文、辭賦方面的成就都很高。建功立業,留名後世,是他各種作品的思想基礎。在他早期的隨筆《與楊德祖書》中,他寫下了這樣壹句話:“辭賦之道,不足以揚義.....(壹)仍勵精圖治,報效國家,造福人民,建功立業,流芳百世。真的是書法為功業,辭賦為君子嗎?”魯迅評價這段話:“他的文章寫得好,所以他敢說文章是小道;另壹方面,他更關註政治,所以強調“精忠報國,利民”,並沒有真正否定辭賦。
曹植前後期作品風格有明顯的變化。之前的作品基調豪邁,歡快,充滿昂揚。為國捐軀的勇者精神,是作者自身理想抱負的自我表達。後期由於理想無法實現,作品中彌漫著慷慨悲憤的情緒。“我願有舟,可惜無櫃”,“我撫愛我的劍和雷音,我是兇;潘博人尷尬,誰知其誌?”等等,都是作者悲憤的自白。
曹植晚年寫了許多反映女性不幸遭遇的詩歌。但稍加分析,便可看出這些詩表面上是棄婦怨女,實則是自我象征,是詩人在政治上被拋棄的悲情的曲折表達。這與他在名篇《辭賦》中假借與羅申的愛情故事,表達自己無緣無故被迫離開朝廷、報效國家的痛苦心情如出壹轍。
在藝術手法上,曹植善於運用比喻和象征,巧妙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他的好朋友石鼎在哥哥被殺後寫的《野田黃鳥之旅》中,就用風暴、劍、少年、麻雀等壹系列文學詞匯,生動具體地表達了詩人幻想壹個壯漢將朋友從危險中解救出來。
曹植還善於在詩的前兩句提精神,突出和誇張氣氛,讓讀者從壹開始就感受到詩人想表達的思想感情。
鐘嶸對詩中三人的評價是“曹之”,曹丕的評價是“都可鄙為幾個字”、“極美可玩”,曹植的評價是“極昂揚多彩”這個評價很中肯。
在曹氏父子的倡導和影響下,壹大批文人積極創作,掀起了壹場真正的文學運動。蔡琰、範欽、楊修、武陟、丁毅、米芾等近百位作家留下了優秀作品。此時,文學在體裁和寫作技巧上都達到了成熟,創造了亂世文學的空前繁榮,成為文學史上的壹段佳話。《建安豐都》作為文風的典範,也被載入史冊,被後人稱道和模仿,並在以後的創作實踐中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