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時已接近盛夏,白天越來越長。鹽和梅子給鼎增添了風味,酒已倒入杯中。這是古人留下的習俗,到現在已經很多年了。
只有靠著欄桿才能知道芙蓉長得茂盛,只有面朝水才能發現蘆草真香。天下百姓長期過著幸福的生活,大臣們確保國家的繁榮昌盛。如果每個人對國家的忠誠都能保持壹致,這種美德壹定會在後代中流傳。
原文如下:
端午在仲夏,天晴時更長。鹽梅壹直作為鼎,傳唱至今。古人留下物的痕跡,歲月悠悠。當軒知繁花似錦,對水有清香之感。億萬兆年共住,諸侯永盛。忠誠,如果不被取代,會使方堃後來居上。
擴展知識: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陽節、中元節、天中節等。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集祭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飲食為壹體的民間節日。端午節源於對自然現象的崇拜,由古代的龍舟節演變而來。
仲夏端午,黑龍在南中度過七夜,是全年最“正”的位置,正如《易經》第五首詩:“飛龍在天”。端午節是壹個“龍在天上飛”的吉祥日子,龍和龍舟文化壹直貫穿著端午節的傳承歷史。
端午節、春節、清明節和中秋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文化在世界上有著廣泛的影響,世界上壹些國家和地區也慶祝端午節。
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2008年開始,它被列為國家法定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第壹個入選世界非物質遺產的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古代先民以賽龍舟的形式祭祀祖先的節日。據說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時投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也把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有些地方還有紀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