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的第二聯“楚王”和“廣陵桃”出自漢代文學家梅成的著名散文《七毛》。文章裏說,楚王生病了,有壹個吳國的客人來問候他。吳克認為,楚王的病是因為吃得太好,穿得太暖,住得太舒服,應酬太多,會長期危及他的生命。於是他告訴楚王七件事來引起他的註意,第六件事是描述觀看廣陵濤。
廣靈濤實際上是廣靈縣管轄的壹段長江上的洶湧波濤,包括路暢古鎮所面臨的部分長江河段。聽了吳克的描述後,王子被嚇出了壹身冷汗,壹切都恢復了。李白用這個典故來說明,現在的唐朝政治,就像楚王壹樣,病入膏肓,需要吳克這樣的人指出其根源,喚起統治者的覺悟,才能從根本上挽救。
李白被迫離開長安,流放夜郎。他在生活中能夠接觸到人民,在政治上遭受失敗和挫折,在精神上遭受痛苦的打擊,使他對社會問題有了清醒的認識。但是,報國無門,誌向難付的現實讓他很無奈。由於吳克的敘述,楚王恢復了健康,但沒有人能改變現狀。在他平靜的語錄中,李白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和希望。
關於作者:
李白(701轉762)太白,名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季承(今甘肅靜寧西南),祖籍隋末西域碎葉居(唐代屬安西都城,在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年少時隨父遷居綿州(今四川江油)長隆青蓮鄉。少年大顯身手,作詩,博覽群書,擅俠義。從25歲開始,我就長期在外漂泊,經歷了很多社會生活。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拜翰林。文章風格,名噪壹時,頗得唐玄宗賞識,但在政治上不被重視,被權貴所毀。僅僅過了壹年,他就離開了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年),在洛陽與杜甫交好。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於公元756年加入王勇幕府李林,希望平息叛亂。由於王勇鄭多的失敗,夜郎被流放(今貴州),但他被赦免,並在途中返回東方。
晚年漂泊東南,卒於當塗(今安徽)。他的詩歌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高傲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善於描繪自然風光,表達對祖國山川的熱愛。詩風雄渾豪放,想象豐富,語言自然流淌,旋律和諧多變。
他善於從民間文學、神話傳說中吸取養分和素材,構成了他獨特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李白是繼屈原之後最獨特、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了盛唐詩歌藝術的頂峰。他有“詩仙”的美譽,與杜甫並稱為“杜麗”。有壹千多首詩,包括30卷李太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