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熱愛自然就像熱愛自己的生命壹樣真摯深刻!我喜歡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能夠與大自然保持零距離的親密接觸是人生的壹大樂趣。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在我心情最低落最無助的時候,大自然總是來幫助我,給我傾註精神上的關懷和愛,給我帶來無窮的精神力量,讓我更加堅強,更加執著!這個時候,壹旦我被擁抱在大自然宏偉壯麗的懷抱中,觸摸到大自然五彩繽紛的世界,我就更加清醒,覺得壹切都充滿了不可言說的意義。
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人創造出來的,所以有時候難免會讓人產生壹種難以捉摸的錯覺。但大自然不在其中。我從未感受過大自然的幻覺。每當我在大自然中,我發現山、河、碧海、藍天就在我面前;花草、鳥、蟲、魚、動物等等總是那麽真實,那麽難忘。我甚至覺得,是否虛幻,似乎是自然界和社會中的人經常經歷的最大區別。站在自然面前,人不會有虛幻無助的夢想,取而代之的是鮮活充實的生活。大自然總能讓人忘記身心中淩亂的煩惱,提醒我們心中純潔美好的願望。數百萬了解自然的千千人也有同感。自然是人類思想的根源。
我欽佩幾位與自然息息相關的心靈大師。歌德、盧梭、華茲華斯、梭羅、泰戈爾都是自然之子,是自然秘密的探索者,他們與自然的永恒之美同在。盧梭的浪漫情懷壹直激起我強烈的* * *聲,他的文字有著令人激動和著迷的魔力。”帶著無窮無盡的狂喜的味道融化在他有意識的和無縫的這個廣闊而美麗的大自然中。因此,他看不到所有的個體對象,他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在整體中。”①盧梭在《壹個孤獨行者的遐想》中表達了這樣壹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體驗。歌德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中用詩意的筆墨寫道,大自然“是治愈我心靈的靈丹妙藥”...我真想變成壹只聖甲蟲,在芬芳的大海裏遊泳,盡情地吮吸甘露和蜂蜜。”②“對於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我心中有壹種強烈而熾熱的感覺。是他讓我高興得跳了起來...並且覺得自己成了精神上的充實。”(3)愛默生在《自然的沈思》中寫道,“自然對人類心靈的影響在時間上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④
不僅在西方,在東方自古就有熱愛自然、崇尚自然的優良傳統。在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崇尚“道法自然”,極力崇尚自然的境界。中國的茶文化、園林文化、古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都散發著濃厚的自然氣息。茶藝、園藝、自然,根本分不開。詩人強調情與景、景與情的相互交融,“功夫在詩外”;畫家強調“師法自然、師法自然”、“師法山水”——從“直接審美拍照”到“發現審美意象”,再到用筆墨傳達;音樂家強調“楊是活水”。自然成了藝術家的老師,成了藝術家精神狂歡的寶庫。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從來沒有脫離自然。⑤
如果我們想研究它的本質,自然可以說是人類的心靈,就像空氣是人類的呼吸。中國古語,自然能給人帶來靈氣,使人心獲得生命。什麽是靈氣?我認為靈氣指的是生命的清新流動的氣息,它的對立面是凝固的僵化的俗氣。如果壹個人總是生活在俗氣的世界裏,遠離大自然中的江河湖海、天空大地,那麽他就很容易失去心靈中最高貴、最自然、最純粹的那壹部分。生活在自然環境中的人,不壹定有審美,但至少是淳樸平和的。
如今,“大自然和書本中那種壯觀的美,現在已經不能讓人快樂了。”搶劫、貪婪、揮霍/成了我們敬仰和崇拜的偶像;/不再有簡單的生活和高尚的思想;/源於優良古老傳統的蒲素梅已經/已經逝去,不再有和平寧靜,令人敬畏的純樸,不再有體現在日常法律中的純粹的宗教信仰。“⑥”所有的資源和創造都變成了資產:水裏的魚,天上的鳥,地上的產品。.....”⑦在自私的人類那裏,所有人都失去了他們自己的那壹份天賜的自由。
大量人口快速湧入城市,工業文明快速吞噬大自然的本來面目。汙染和破壞無處不在,混亂的人們在巨大的城市裏遊來遊去,徘徊在人工自然的陰影裏,遠離自然永恒的純粹和真實。當他疲憊不堪,痛苦不堪,無助或無助的時候,他就再也無法從大自然那裏得到長久的安慰。哪怕是看壹眼純凈的天空,或者呼吸壹口清新的空氣,哪怕是這樣壹個小小的願望,都開始變得極其奢侈。遠離自然,不可避免的,幻覺開始壓制現實,庸俗開始遮蔽光環。人們常常體驗到的不是生活的熱鬧和簡單,而是生活的無力和漂泊。
抱著樂觀的心態,可能有人會理直氣壯的告訴我,我們會回來的!等經濟大發展了,我們有錢了,我們就回來!是的,我們會再次用金錢買回自然,但這只是對宏觀整體的人類,對我們的後代,對那些目前日以繼夜工作的活著的個體有意義?遠離自然是人的必然選擇嗎?怎樣才能從大自然中獲得精神上的快樂!
第二,“精神預設”
作為壹個有靈性的人,物質上的滿足往往讓人覺得膚淺,卻不能帶給人深刻的美好和充分的快樂。從物質到精神,總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壹個人生活在美麗的大自然中,如果他不懂得欣賞大自然,不懂得與大自然交流,他的心依然會遠離大自然,依然無法從她那裏獲得審美的快樂和幸福。
從生活空間的表象來看,雖然生活在農村的人比生活在城市的人更接近自然,直接在自然的懷抱中運動,但實際上他們並不比城市居民更接近自然,因為還存在壹個是否能在精神層面真正接觸自然的問題。
馬克思宣揚物質的基礎地位,認為精神總是建立在壹定的物質基礎上。馬克思的話沒有錯。人還活著,這是壹切的前提。本來因為人們壹直過於盲目的相信它,就會進入壹個誤區,形成壹種思維定勢。每當提到“精神”,日常生活中的人們馬上會想到物質的東西,於是覺得精神很遙遠,不切實際,於是避之不及。中國人對“精神”的態度總是不理性的。對於大眾來說,很少有人會去思考自己是否具備追求精神生活的基本前提,“精神”對自己意味著什麽。
如果壹個人缺乏獨立探索精神的意識,他就很難接觸到精神。自然也是如此。如果不懂得探索自然之美,不懂得積極與自然交流,就很難觸摸到自然及其精神的真實存在。人只有做壹個有審美的人,才能真正觸及自然的境界。
人是作為精神人而存在的,這是人之所以被稱為人的根本依據。雖然現在很多人不壹定以壹種審美的狀態存在,但是作為壹個人,每個人生來就有這種潛力。只要妳願意,人是可以更接近自然的。關鍵問題是妳願不願意為此買單。體驗的起始手段是閱讀和思考。就農民而言,物質上無疑是相對貧困的,但不能因此得出農民不能走向審美的結論。
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有獨特的條件。他們與自然的客觀距離是零,但他們的主觀距離幾乎是108000英裏。如果能激活他們沈睡的審美意識,縮短他們與自然的主觀距離,他們的精神生活也會隨之改變。懂得欣賞和欣賞自然,自然就會以壹種全新的審美狀態映射到他們的精神空間。陶淵明,自食其力,在鄉間飲酒作詩,可以稱得上既是詩人,又是農民。如果農民朋友們能像陶淵明壹樣,在物質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體會到身邊大自然無盡的豐富和美好,獲得堅實的生存自信、飽滿的精神和幸福,那該是多麽美好的事情。這不僅僅是幻想,只要努力推動,完全可以成為現實。從古至今,農村社會也有壹些達到這種程度的人。他們壹直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過著美好的生活,梭羅的嘗試就是壹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基於人是有靈性的人這壹本質,我相信壹個人即使沒有藝術天賦,也照樣可以過上審美的生活,只是層次不同,未必都達到陶淵明的境界。
我在讀曹文軒的《第二世界》的時候,偶然看到壹個關於藝術美學的理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談到“精神預設”時,他寫道:空虛的主體感受不到藝術,沒有精神預設的人無法欣賞藝術。這讓我想起宋濂在《送陳婷上天臺引論》壹文中寫的第壹段話:“西南山川,川中最奇。但若去中州萬裏,陸上有劍閣棧道之險,水中有蜿蜒池塘、山巒起伏之險。過了馬,山高竹中。如果妳累了十天,妳不會看到它的頂部。如果妳看不起它,妳會發現妳不可能知道妳是貧窮的,妳的勇氣會下降。水在流,河石將堅,浪將惡,渦將奸詐。船失去了大小,就會碎成碎片沈下去,魚和龜就飽了。這樣做很難。所以,不官不權者,不能遊;不識字的人,旅遊沒有收入;不壯則老死,好奇者恨之。”⑨
“精神預設”和“有文化的人,旅遊無所得”,壹個是理論上的專業術語,壹個是生動自然的描述。他們關註的是壹個* * *相似性:想要對自然有審美體驗和欣賞,必須有壹個前提,那就是審美主體必須是壹個有才華有文化的人,已經具備了起碼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
參考資料:
①《壹個孤獨行者的白日夢》,盧梭著,張馳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第114頁。
②《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著,楊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第2頁。
③同上,第52頁。
④《自然的沈思》,愛默生著,博凡譯,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第69頁。
⑤《中國美學史綱要》,葉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⑥倫敦,1802,華茲華斯的詩,轉載自王諾《歐美生態文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⑦卡爾·馬克思:早期文本,譯;由大衛·麥克萊倫,巴茲爾布萊克威爾,1971,112。
⑧《第二個世界》,曹文軒著,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頁。
⑨《古文觀止》,天津古籍出版社,第12卷《清文·寄天臺陳廷學序》,宋濂,第6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