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什麽是現代德國文學?

什麽是現代德國文學?

印象主義和新浪漫主義出現在19年底和20世紀初的德國,表現主義出現在壹戰..這是德國頹廢主義文學的三個主要流派。前兩種屬於象征文學。

20世紀的德國文學包括德國文學(近代分為東德和西德)、奧地利文學和瑞士文學。

20世紀德國文學的傑出成就首先是傳統的現實主義文學,除了托馬斯·曼寫的《布登布洛克斯》(1901),海賽(1877~1962)寫的《車輪下》(1962)。20世紀初,海因裏希·曼寫了《懶人的天堂》(1900,又名《關於人的小說》)、《垃圾教授》(1905)、《小城》(1909)、《仆人》(1909)。他的小說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揭露了德國反動的教育制度和虛偽墮落的知識分子,表現了民主勢力和反動勢力的沖突,很有震撼力。仆人,窮人(1917)和首領(1925)後來組成了帝王三部曲。前者通過欺軟怕硬的造紙廠老板之子的卑劣性格,揭示了德意誌帝國典型的忠誠奴隸。後兩部分描述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沖突。20世紀30年代還寫過歷史小說《亨利四世》(1935~1938)等。他壹生寫了19篇長文,55篇短篇小說,11個劇本,還有大量的雜文和政論。

1919年至1933年,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德國無產階級文學運動迅速興起。它不僅有革命作家聯盟和左翼雜誌,還湧現出壹大批作家。德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主要有梅林(1846~1919)、采特金(1857~1933)、盧森堡(1871 ~ 196544)。無產階級作家,如巴赫爾、沃爾夫和托勒,從表現主義轉向無產階級立場。安娜·塞格斯(1900~),女作家,以小說《同伴》(1932)聞名於世,這部反法西斯小說《月亮之路》(1935),廣泛反映了20世紀20年代各國的政治和社會生活。從文學形式上來說,小說有戈倫伯格的《魯爾之火》(1926),圖雷克的《壹個無產者的自述》等等。詩歌有巴赫爾的詩集《王座上的屍體》(1925)等。戲劇方面,有沃爾夫和布萊希特。沃爾夫(1888~1953)的代表作是揭露法西斯主義的《馬門教授》(1933~1934),也是他的作品。布萊希特(1898~1956)是著名的劇作家和戲劇理論家。他建立了壹個獨特的戲劇理論體系,稱為“敘事戲劇”。作品主要有《三角錢的歌劇》(1928)、《母親》(1932,改編自高爾基的小說)、《卡拉爾姨媽的槍》(1937)、《伽利略傳》(1939)、《巴黎公社頌歌》。

1933年,希特勒上臺。這壹時期的著名作品有捷克德國作家基爾希(1933)的報告文學《神秘的中國》,沃爾夫的戲劇《馬門教授》(1935)和《博馬舍》(1941),以及巴徹的《詩》。

這壹時期的傳統現實主義文學在思想上受到左翼文學的影響,在藝術上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海因裏希·曼的《帝國》的後兩部和托馬斯·曼的《約瑟和他的兄弟們》都是傑作。其他知名作家的作品還有《Fuchitwanger》(1884 ~ 1958),他的三部曲《等候室:成功》(1930),《奧伯曼兄弟姐妹》(1933),《流放》(65438)。他還有另外三部三部曲,約瑟夫斯(1932~1942)、假尼羅河(1936)、西蒙(1945)和戈雅(1955)關於戰後西班牙畫家的作品。和平主義者雷馬克(1898~1970)的《西線壹切寧靜》(1929)和瑞安的《戰爭》(1928)壹樣好。雷馬克通過八個普通士兵悲慘的戰壕生活,揭露了戰爭的恐怖。還寫過反法西斯小說《流放》(1941)、《凱旋門》(1946)。奧地利作家茨威格(1881~1942)是壹位有特殊文學貢獻的作家。他的三位大師(1920)和三位詩人(1928)都是優秀的傳記和深刻的文學評論。他的小說集《馬來語的瘋子》(1922)、《感覺的困惑》(1927)、《棋譜》寓意豐富。唯壹壹部小說《焦慮的心》(1938)講的是癱瘓少女的愛情和自殺,非常深刻。茨威格擅長寫孤獨者的奇怪經歷。《女人壹生的二十四小時》和《壹個不知名女人的來信》細致地分析了資產階級女性的心理,影響深遠。

20世紀20年代,表現主義左右分庭抗禮,中派藝術成就突出。其中最重要的作家是奧地利的卡夫卡(1883~1924),他影響了幾代現代派作家。其他還有:珊瑚(1917)和氣體(兩部分,1918,1920)凱澤(191945)。托勒的《人與人》(1921)和《機器毀滅者》(1922)表現了無產階級的鬥爭。斯特海姆、考考·施卡等人也寫了代表作。

民主德國的文學以社會主義文學為主,其中巴赫爾和韋納特(1890~1953)是著名的詩人。這位在20世紀20年代成名的無產階級詩人,在他眾多的詩歌中,呼籲反對法西斯主義,熱情歌頌社會主義。除了Bredel和segars,其他小說家還有寫了《奇跡人》(1912~)的Striedter Matt(1957,1973)和寫了《分裂的天空》(1963)的女作家Krista。戲劇方面,比較優秀的作品有布萊希特(1898~1956)的《高加索的灰蘭吉》(1946)、《伽利略傳》(1947)和歌頌巴黎公社的《公社的日子》(1948)。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民主德國還有其他卓有成效的作家,如萊曼、坎特、肉湯、諾特施、庫納爾特等。

以Boschert(1921 ~ 1947)為代表的“被毀滅的文學”最早出現在戰後的聯邦德國。“四七社”成立於1947,壹批作家迅速震驚文壇,包括伯爾、格拉斯、沃爾瑟、沙魯克、巴赫曼、漢德克等。海因裏希·波爾(1917~1985)的小說《圍繞壹個女人的群像》(1971年,中文譯為《萊尼和他們》)和《卡塔琳娜·布洛姆》(65438)。鞏特爾·格拉斯(1927~)的“但澤三部曲”:鐵皮鼓(1959)、貓和老鼠(191)和不人道的歲月(1963)不僅回顧了法西斯主義,西格弗裏德·倫茨(1926~)的德語課(1968),以壹個警察的兒子在他的德語課作文中回憶往事的形式,寫出了納粹時期人們悲觀絕望的心理。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1942~)飾演的卡斯帕(1968~),以白癡的形式表達了對人生哲學的探索。

1961年工人作家成立第六學會,1970年成立勞動文學學會,推廣工人文學和紀實文學。20世紀70年代,紀實文學的發展導致了日記小說和自傳小說的盛行。戲劇類的最愛有霍奇胡特(1931~)《接生婆》(1971)、《獵人之死》(1976~)和《彼得·魏斯》(1916~)。

弗裏希和杜倫馬特的小說和戲劇是現代瑞士德國文學中最引人註目的。弗裏希(1911~)的滑稽劇《中國長城》(1947)把不同時代的人聚集在壹起,而喜劇《唐璜》和《老太太歸來》(1956)則揭示了西方的金錢可以做任何事情。他們的劇用誇張的手法來描述異化,有人稱之為荒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