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壹定社會生活在作家頭腦中反映的產物。文學體裁作為文學形式的壹個要素,歸根結底是適應壹定社會生活的需要。由於社會生活的發展和人類認知活動的深化,必然要求出現適合反映這種生活內容的文學體裁;壹定社會發展階段形成的技術條件等因素也影響著壹些文學體裁的產生。杜魯門在談到希臘藝術時曾指出:“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想像來征服、支配和形象化自然力;因此,當這些自然力實際上被支配時,神話就消失了”另壹方面:阿喀琉斯可以和火藥、彈丸共存嗎?或者說,“Hiriart”可以和活字托盤甚至印刷機共存嗎?隨著印刷機的出現,民謠、傳說、詩歌之神繆斯豈不是必然消失,那麽史詩消失的必要條件不也就消失了嗎?“馬克思的話雖然沒有全部集中在文學體裁的演變上,但同時又是生動的。他解釋說,神話和史詩只有在生產力水平和人們的認識水平還很低的社會階段才能產生。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隨著自然力的支配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它們將在內容和形式上逐漸演變,產生新的體裁。報告文學的形成也顯示了社會生活與文學體裁的關系。隨著革命鬥爭的深入,人民要求作家迅速及時地反映現實,報道各條戰線上的感人故事,或者揭露生活中的醜惡現象。報告文學這種體裁恰恰可以在這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報告文學產生和發展的社會基礎。沒有現代社會的變化和人民革命鬥爭的需要,沒有現代印刷出版的發展所提供的物質條件,就不可能產生報告文學,就不可能形成獨立的文學斷裂。
文學體裁的形成歸根到底不僅是由社會生活決定的,而且與文學傳統的繼承和創新、歷代創作經驗的積累和創作能力的發展密切相關。詩歌是世界各民族文學中最早的體裁,隨後小說和戲劇文學逐漸發展起來。壹方面是由社會生活的豐富和發展所決定的,另壹方面也離不開作家對前代文學傳統的繼承,創作經驗的積累和創造力的發揮。如果壹個時代、壹個作家不能在前人文學遺產的基礎上,長期積累創作經驗,適應時代要求,發揮創造力,那麽就不可能產生新的文學體裁。歷史上,中篇小說、長篇小說、長篇戲劇乃至電影文學等具有較大篇幅的文學體裁,都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逐漸形成的。比如中國最早的文學體裁是詩歌和散文,小說和戲劇文學出現的比較晚。在詩歌的發展中,最早的詩集《詩經》中收錄的詩歌大多是比較簡單的四言詩,隨後五言詩、七言詩相繼出現,對仗工整、音韻和諧的絕句、格律詩在隋唐前後逐漸出現。這些發展和演變無疑反映了社會生活的發展和藝術表現技巧的相應發展。
作家適應反映壹定社會生活的需要,在批判繼承前人遺產的基礎上創新創造,會不斷形成壹些新的文學體裁,也會促進壹些體裁本身的發展變化。例如,中國最早的小說產生於魏晉南北朝時期,起源於古代的神和傳說。這壹時期的誌怪小說篇幅較短,大多只有簡單的故事大綱和簡單的表達方式。事實上,它們只是短篇小說的原型。到了唐代,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和城市經濟的繁榮,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矛盾和階級鬥爭的激化,為小說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擴大了題材範圍;同時,由於繼承了前人小說創作和史傳文學的經驗,唐代傳奇小說進入了壹個成熟發展的階段,不僅比魏晉六朝誌怪小說長得多,而且情節復雜生動,敘述委婉,在人物塑造上也有許多新的特點。魯迅說:“小說到了唐代,有了很大的變化。前面說過,聊齋誌異和六朝人物的文章都很簡略,作為事實。到了唐代,是為了有意識地寫小說,這是小說史上的壹大進步。而且文章很長,可以用曲折來形容,與簡單古雅的風格大相徑庭,這也是風格上的壹大進步。”顯然,從誌怪小說到傳奇小說的發展,也有著同樣的繼承關系。也有適應時代需求的創新和創造。
各種文學體裁的形成和發展總是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和作家對文學傳統的繼承、創新和創作經驗的積累而由簡單到復雜、由粗糙到完善。它像最原始的詩歌壹樣,是魯迅所說的“於航於航”的勞動吶喊。後來逐漸發展成為音調鏗鏘、節奏鮮明、寓意深刻、最能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感情的文學體裁,並逐漸發展出四言、五言、七言及絕句、律詩、長短句(詞)等文體。因此,各種文學體裁由簡單到復雜、由粗糙到完善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其不斷創新、逐步發展成熟的過程。中國戲劇文學的成熟也經歷了壹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早在漢代的百戲中,就有“東海黃公”之類的故事。據《西京雜記》“有壹東海人,黃公,幼時能使蛇,能抗虎。佩赤金刀,以絳帶終發,立雲坐山川。且衰老力勝力竭,飲酒過度,不能復其技,秦無東海白虎,黃公恨之赤刀。由於手術不好,他被老虎咬死了。三是失人而用之為戲,漢獻帝亦以之為戲。”(2)這種講故事的表演,是中國戲劇的萌芽,但由於資料的缺乏,今天很難說有多少戲劇和文學的因素參與其中。從漢代開始,歷經數百年,隨著音樂、舞蹈、雜技、說唱文學的發展,中國戲劇文學逐漸走向成熟。參軍戲出現於唐代,宋代雜劇、戲曲較多。原來的雜劇和戲曲劇本還是很粗糙的,有的只是壹個梗概,相當於現代的銀幕。有的只會唱歌詞,不會明說。宋元以後,雜劇等戲劇劇本得到完善,出現了歌詞、物詞、暗示人物動作的“題材”,可用於表演和閱讀材料。這是中國戲劇文學的成熟階段。隨著社會生活和人們的藝術創作經驗越來越豐富,文學思想也越來越豐富多樣。文學體裁的多樣性是社會生活多樣性的反映。英雄的歷史場面、風雨交加的沖突需要容量大、篇幅長、表現力強的文學體裁來體現,而生活中的小波瀾、小點滴則需要靈活、輕快的文學體裁。這就好比十八般兵器,各有各的特點和作用,不能互相替代。當然,在文學發展的過程中,也有壹些體裁和風格是只在壹定的歷史條件下存在的,或者曾經因為當時統治階級的大力倡導而興盛壹時,然後又因為生活基礎的喪失或者歷史條件的演變而迅速趨於消亡。但是,大多數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的體裁,在新的文學體裁出現後,經過壹些創新和改造,仍然會被保留下來,並得到新的發展。如中國古代統治階級所提倡的文體,如八股文、試帖詩等,因內容空洞、形式呆板、缺乏藝術生命力和生活基礎而趨於枯竭。但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格律詩、絕句、詞等文體經過不同程度的創新和改造,仍然可以服務於新內容的表達。所以,新流派的出現並不意味著春天;日本流派的徹底消亡;只要老體裁在表達現實生活方面確實有其獨特的優勢,它就會繼續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學體裁日益豐富多樣是必然的。
總之,各種文學體裁的形成、發展、演變和消亡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客觀規律的,即歸根到底受社會生活的制約,也與文學創作經驗的積累和文學體裁本身的繼承與創新密切相關。
歷史上各種新的文學體裁的形成,往往是起源於人民,最初由勞動人民創造,後來引起統治階級和文人的註意,為他們所用,並獲得進壹步發展或逐漸失去生命力。這是因為在過去的階級社會中,勞動人民總是在與統治階級的鬥爭中創造自己的文化和文學,也根據不斷發展的社會生活的需要創造各種文學體裁。但是,由於勞動人民被剝奪了享受文化的權利,他們所創造的文學體裁雖然生動活潑,卻難免粗糙,需要進壹步的加工和改造。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文學體裁會因文人的加工改造而逐漸完善,有些則可能因統治階級及其皇室文人的改造而僵化。關鍵在於那些文人是不是或多或少的親民,是不是和人民群眾保持聯系,是不是能根據社會生活的需要和人民群眾的要求不斷改進和提高。中國古典文學中源於人民的四言詩、五言詩、詞、歌、雜劇、劇本等文體,經過許多具有較高藝術修養、與人民群眾保持聯系的作家的加工改造,得到了發展和成熟。就五言詩的形成和演變而言,更有成就的作家的工作是不可忽視的。西漢是辭賦的鼎盛時期,新體詩在民間醞釀,但五言詩尚未成熟。到了東漢,班固的詠史詩雖然只有五言,但還沒有達到很高的藝術成就。此後,張衡的《同聲歌》、秦嘉的《為女詩》、蔡的《長城洞飲馬》,都從當代樂府文學中汲取了蓬勃而新鮮的養分,逐漸完善了五言詩體。再比如,雜劇戲劇風格的成熟,也離不開關漢卿、王實甫等雜劇作家的辛勤耕耘。關漢卿* * *寫過60多種雜劇,王實甫也曾寫過10多種雜劇。他們豐富的藝術實踐為這壹藝術風格的完善和成熟做出了獨特的貢獻。作家的加工轉化在文學體裁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過去,很多作家和人民的生活總是有壹定的距離。因此,壹些人在處理和改造文學體裁時,不能完全適應人民的愛好和社會生活的要求,甚至往往只從少數剝削階級文人的藝術興趣出發,脫離生活和群眾,致力於形式技巧,從而使壹些源於人民的文學體裁和文學風格逐漸僵化。唐代的宮廷詩、宋代的昆西詩以及宋代以後的壹些文人詩就是明顯的例子。正如魯迅所指出的:“歌、詩、詞、曲,我以為是民間的東西,文人據為己有。他們做得越多,就越難理解。當他們把他們變成fossi時,他們又把他們帶走,慢慢地吊起來。以《楚辭》為例。《離騷》雖有方言,但不難理解。壹提到楊雄,就特別“古奧”,莫名其妙,離死不遠了。歌詞,歌的開頭,都是井井有條,不難。後來,真的很難讀了。”此外,壹些文學體裁最初是從國外引進的。因為它們適合反映自己社會生活的需要,容易被人民接受,所以結合自己的文學傳統逐漸生根成長。比如五四以後發展起來的自由詩、戲劇、新小說等文學樣式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總之,文學體裁是表達文學作品思想內容的特定文體,它適應於反映社會生活的需要,同時受制於作家對文學傳統的繼承和創新,藝術經驗的積累和創作能力的發揮。各種文學體裁只有適應反映社會生活的需要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並與本民族的優秀文學傳統相結合,才能健康發展,逐步走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