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施洗約翰簡介

施洗約翰簡介

施洗約翰(DC 30世紀)是公元1世紀的壹個猶太巡回傳教士。我們不知道他的全名,但我們可以從他的活動中認出他。“baptizo”(希臘語:Baptizo)直接翻譯成英文,意思是“沈浸”或“投入”。人們悔改後,約翰把他們浸入約旦河。接下來,拿撒勒的耶穌和使徒保羅和施洗約翰是基督教中最受認可的人,洗禮成為基督徒最早的儀式之壹。

約翰在公元4世紀獲得了殉道者的地位,現在被認為是聖約翰。約翰在聖物交易中非常受歡迎,幾個教會仍然聲稱有他的頭或右手給耶穌施洗。伊拉克的曼達基督徒聲稱是施洗約翰追隨者的幸存殘余,他們的壹些教義也與基督教諾斯替教派摩尼教結合在壹起。世界各地的基督教社區繼續將洗禮作為信仰的基本要素,約翰在* * * *宗教中被視為虔誠的先知。

約瑟夫斯

約翰在新約的學術研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我們有來自非基督教來源的關於約翰的描述。弗拉維烏斯·約瑟夫斯(公元37-100)是壹位猶太歷史學家,他寫了壹部猶太人的歷史。他不是約翰的見證人,但他利用了同時代的記錄和年鑒。施洗約翰的故事發生在希律·安提帕(加利利之主,公元前4年-公元39年)歷史的壹個題外話中。安提帕娶了約旦(佩特拉)納巴泰王國國王阿雷塔斯四世的女兒。然後他和她離婚,嫁給了希律,希羅底嫁給了他同父異母的弟弟希律腓力壹世,從名字上判斷,她和這幾個同父異母的叔伯關系很近。國王阿勒塔斯與希律·安提帕作戰,並打敗了他。約瑟夫斯接著補充道:

現在有些猶太人認為希律王軍隊的滅亡是來自上帝,這是非常公平的。作為對他對約翰所做的懲罰,他被稱為施洗者。因為希律殺了他,他是個好人,命令猶太人行善,無論是彼此公義,對神虔誠,甚至洗禮;因為他可以接受用水洗。(猶太古物,18.5.2)

希律王殺了約翰,因為他害怕羅馬會認為他不能控制他的省份。

約翰死了,因為他有“大量的追隨者”。大量猶太人經常引發騷亂,通常針對當下。約瑟夫斯描述了當時其他幾個有追隨者的巡回傳教士。那個在羅馬總是被逮捕的領袖處決了他和他的許多追隨者,因為他們能被找到。希律王殺了約翰,因為他害怕羅馬會認為他不能控制他的省份。

這個故事不僅對證明約翰的活動很重要,對大量觀眾的存在也很重要。他死後,他的追隨者聚集在他的名字周圍,傳承他的教義和洗禮儀式。

四福音書

所有四部福音書都以約翰對耶穌的洗禮開始。這並不意味著約翰有四個不同的來源;他們使用了第壹部福音書《馬可福音》,並加入了自己的細節。約翰在四耶穌受洗使學者們相信:

約翰給耶穌施洗肯定是壹個早期的傳統。

約翰的故事(他的活動和他的死亡)必須是眾所周知的;人們壹直在問耶穌是不是從死裏復活的約翰;

約翰的追隨者對耶穌的追隨者來說是個問題:“他們對他說:‘約翰的門徒常常禁食禱告……妳的門徒卻又吃又喝”(路加福音5:33)。

《約翰福音》暗示了群體之間的競爭:“耶穌知道法利賽人聽說他給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約翰福音4:1-2)。約翰的傳統迫使福音作者求助於猶太聖經來解釋兩者之間的聯系。值得註意的是,福音書都強調耶穌優於約翰。

標記

凱爾(約公元70年)以耶穌的洗禮開始他的福音書,所以學者們在約翰的基本故事中使用它:

關於上帝之子彌賽亞的好消息,耶穌開始了,正如先知以賽亞所寫,“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妳面前為妳預備道路”——壹個人在曠野中呼喊的聲音,“為主預備道路,為他修壹條直路。”「於是施洗的約翰出現在曠野,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以赦免。猶太所有的村莊和耶路撒冷所有的人都出來看他。他們承認了自己的罪,在約旦河接受了他的洗禮。約翰穿著駝絨衣服,腰間系著壹根皮帶。他吃蝗蟲和野蜂蜜。這是他的信息:“在我之後,他是壹個比我更強的人,我不配彎腰給他解鞋帶。"我用水給妳們施洗,他卻要用聖靈給妳們施洗. "那時,耶穌從加利利的拿撒勒來,在約旦受了約翰的洗。耶穌剛從水裏上來,就看見天裂開了,聖靈像鴿子壹樣降在他身上。壹個聲音從天而降:“妳是我的兒子,我所愛的;我對妳很滿意。”聖靈隨即差遣他到曠野去,在那裏四十天受撒但的試探。他和野獸在壹起,天使跟著他。(凱爾福音1: 5-13)。

凱爾比較了先知以賽亞和瑪拉基(3:1;4.5)幾部彌賽亞經文與喚起先知以利亞的形象相混淆。約翰的身體描述(駱駝毛和吃蝗蟲和蜂蜜)與以利亞的故事有關(1列王17-19和2列王1-2列王)。以利亞“穿著毛衣,腰間束著帶子”(列王紀下1: 8)。馬克的描述已經成為藝術和電影中最受歡迎的描述約翰的方式。

瑪拉基(公元前450年?)聲稱以利亞在死前被帶到了天堂,“在那偉大而可怕的日子之前”(瑪拉基書4:5)將被上帝派遣為使者。會宣布彌賽亞的到來。在變容場景中,以利亞和摩西壹起出現在耶穌面前,預示著這個預言的應驗(馬太福音17: 1-8凱爾9: 2-8,路加福音9: 28-36)。

本文所說的聖靈不是三位壹體的聖靈。這就是神的靈(“擁有”先知的“神的氣息”)。鴿子是上帝存在的象征。耶穌現在被賦予了和先知壹樣的精神,所以他能行神跡。去荒野也是對先知的壹種暗示。他們去荒野有點像學徒,為傳教工作做準備。

凱爾在耶穌布道時報告了約翰的死訊。在凱爾的版本中,約翰被捕是因為他批評安提帕和希羅底的婚姻,“因為約翰總是說,‘娶妳兄弟的妻子是不合法的’”(凱爾6:18)。這是安提帕生日聚會上的壹個著名場景。他的繼女為客人跳舞,他提供她想要的任何東西。在她母親的催促下,她要求“把施洗約翰的頭放在盤子上”(凱爾6:25)。馬克沒有給他的女兒起名,但我們從家譜中知道她叫莎樂美。約瑟夫斯把約翰的死描述為壹種政治上的權宜之計,而凱爾根據他的福音書的主題,因為猶太人之間的宗教差異而讓約翰死去。

馬太福音(新約第壹卷)

約瑟夫斯和凱爾都請求約翰為那些罪被赦免的人施洗,作為悔改的明顯標誌。

值得註意的是,無論是約瑟夫斯還是凱爾都沒有把約翰描述為宣揚上帝即將到來的王國,也就是耶穌的信息。他們兩人都給約翰施洗,作為壹個罪被赦免的人,這是悔改的明顯標誌。馬修在剪輯凱爾的時候刪掉了提到罪得赦免的那壹行。相反,他用同樣的信息將約翰與耶穌聯系起來:“當那些日子,施洗約翰來了,在猶太人的曠野傳道,說:‘天國近了,妳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3:1)。約翰稱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是“毒蛇的種類”(馬太福音3:7),這反映了馬太最喜歡反對當局的論點。這確立了約翰作為與耶穌壹起工作的煽動性傳教士的標誌性形象。

馬太福音的約翰起初很不情願:“但約翰試圖阻止他,說:‘我需要受妳的洗。妳會來找我嗎?耶穌回答說:“暫時;我們這樣做是為了行各種義。”然後約翰同意了”(馬太福音3: 13-15)。馬太福音的壹個主題是,關於耶穌的壹切,包括約翰,都在聖經中應驗了。

盧克(男子名)

路加為約翰提供了壹本傳記,這本書現在已經成為基督教的標準。施洗約翰的父母是壹對不能生育的老夫妻。他們兒子的出生得到了上帝的幹預。天使加百列出現了:

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妳的妻子伊麗莎白將生下壹個兒子,妳將給他取名約翰。.....他決不能喝清酒或濃酒,即使在他出生之前,他將被聖靈充滿,...以利亞的精神和力量...人們準備好迎接主。(路加1:1-18)

不喝酒指的是所謂的納齊爾特誓言(民數記6:2-4)。納齊爾人的誓言是個人對上帝表達的唯壹奉獻。參孫(士師記13.4)和撒母耳(1撒母耳記1: 11)是上帝應許給不能生育的婦女的孩子。納齊爾人被禁止“用剃刀剃光頭”,這也是約翰留長發留胡須的原因。

路加的瑪麗在他們都懷孕的時候拜訪了她的表妹伊麗莎白。(wwW.Lishixinzhi.Com)這是耶穌和約翰之間親屬關系的唯壹來源。當瑪麗走近伊麗莎白時,“嬰兒在她肚子裏跳來跳去”(路加福音1:41)。對於路加,如果有人懷疑誰更好,即使在子宮裏,約翰也承認“他的主”,但請註意,耶穌的洗禮是在路加的舞臺下進行的,不是直接進行的。

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包括了耶穌布道時的壹個場景,這掩蓋了他們的開場故事:“當約翰聽到彌賽亞在監獄裏所做的事情時,他的門徒給他發了壹個消息說:‘妳就是那將要來的嗎?,還是應該再等壹個?(馬修11;路加福音7)。耶穌把他的神跡告訴他們,然後對他們說:我告訴妳們,沒有壹個女人生的比約翰更偉大;但在神的國裏,最小的比他還大。“路加福音7:28。

約翰

約翰以壹個著名的序言開始了他的福音書,聲稱基督是預先存在的邏各斯,“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翰福音1:14)。浸禮會主要是這種神性的見證人:

有壹個上帝派來的人。他的名字叫約翰。他來是要作見證,為光作見證,叫人因他可以信。他自己不是光,而是來為光作見證的。(約翰福音1:6-8)

約翰關於施洗者的故事促成了後來的信條公式。在第四部福音書中,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因為逾越節的羊羔在聖殿裏被宰殺。當耶穌走近時,施洗者說:“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1:29。在天主教堂,聖餐禮以約翰的這句話結束。

歷史的

希臘語baptizo是猶太人的概念tvilah,即“全身浸泡”。Tvilah是保持耶路撒冷聖殿神聖空間的純潔/不潔所必需的。以色列的考古遺址證明了這種做法。Mikvahs(希伯來語的意思是“水的收集”)是壹個建在基巖中的下沈式浴池,臺階向下延伸。它們必須包含“活水”(不是死水),人將自己浸沒在水中。洗禮意味著簡單的扣籃。

施洗約翰的故事中仍然有壹個歷史反常現象。約瑟夫斯和福音書都沒有解釋為什麽當耶路撒冷聖殿中有壹個悔改的水禮時,約翰卻在約旦河中施洗。然而,如果他是壹個納齊爾人,他的活動區域是沙漠。結合約翰和耶穌的事工,傳統的理解使約翰與福音書中給予耶穌的同樣的反聖殿態度壹致。

隨著公元1947年死海古卷的發現及其關於庫姆蘭的艾賽尼派社團的信息,有幾項研究確定約翰是否可能是它的成員。艾賽尼派教徒實行洗禮,關心將“純潔”與“不純潔”分開。在社區規則中,悔改先於接受“聖靈”(1Q III 8-9)。他們還嚴厲批評了耶路撒冷的聖殿。

早期基督教團體的洗禮

不幸的是,我們沒有約翰的追隨者在此期間寫的任何文件。我們知道約翰或耶穌的早期追隨者將它介紹給了最早的基督教團體。路加聲稱這種做法始於耶路撒冷的五旬節。聖靈降臨在門徒身上後,彼得說:“妳們各人都要悔改受洗,叫妳們的罪在耶穌基督的名裏得赦免。“妳將得到聖靈的恩賜”(使徒行傳2:38)。在使徒行傳中,以耶穌的名義洗禮證明了它的有效性:洗禮給人以精神上的恩賜;房間震動,人們說預言,“說方言”(使徒行傳19:6)。

這兩個群體之間的沖突在第18和19號法案中有所關聯。保羅的旅伴百基拉和亞居拉遇見了“壹個猶太人,名叫亞波羅,來自亞歷山大,……他只知道約翰的洗禮。”他們把他帶到壹邊,更準確地向他解釋上帝的道路”(18:24-27)。保羅接著去了以弗所,遇見壹些人,他們已經受了亞波羅的洗,成了“約翰的洗”,但還沒有“受聖靈”。保羅不得不再次給他們洗禮。這壹次,“聖靈來到他們那裏,他們就說方言,說預言”(19:1-7)。

我們知道亞波羅的存在,因為保羅在哥林多前書裏提到過他。我們沒有比這更詳細的信息,但壹個團體對另壹個團體的糾正意味著批評。路加描述的儀式——懺悔、洗禮和接受聖靈——成為東正教和西方天主教的規範,作為伴隨聖靈的聖禮之壹。

保羅受洗的故事只發生在使徒行傳9:17-19,當時壹位名叫亞拿尼亞的基督徒治好了他的失明,並為他施洗。保羅本人從未提及他自己的洗禮,但洗禮是他書信的壹個主題。他寫信給羅馬社區,用死亡來比喻洗禮時發生的事情:

我們是向罪而死的人;我們已經向罪死了,怎麽還能繼續活在罪中?豈不知我們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都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因此,我們通過洗禮與他同葬,這樣就像基督通過父的榮耀從死裏復活壹樣,我們可以過上新的生活。(羅馬書6:1-4)

換句話說,洗禮是為了給壹個人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停止犯罪。最早的社團實行成人洗禮,經過壹段時間的學習(壹般是三年)後完成。同修們在復活節集體受洗。

嬰兒洗禮

嬰兒洗禮最早出現在2世紀的北非,可能是因為嬰兒死亡率高。公元4世紀,希波的奧古斯丁(公元354-430年)發明了原罪的概念,聲稱原罪導致情欲進入伊甸園。作為亞當和夏娃的後代,我們都通過受孕繼承了靈魂的原罪。洗禮成為洗去原罪的儀式;沒有洗禮是不能上天堂的。

他還將驅魔術引入公式;撒旦在受洗前必須被拒絕。奧古斯丁允許其他人贊助嬰兒的精神教育,並介紹了教導父母的做法。然而,許多現代基督教教派繼續實行成人洗禮,如浸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