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不是為了巴斯,而是為了名山。
開元十三年(725),李白告別巴山蜀水,開始漫遊吳楚。這首詩是詩人初入楚國時寫的。荊門,或稱荊門山,位於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部的長江南岸,與北岸的虎牙山隔江相望。在戰國時期,它是楚國西部的門戶。對當時年僅二十五歲的李白來說,過荊門不僅意味著進入楚國版圖,也標誌著他人生新階段的開始。懷著對新世界和光明未來的憧憬,詩人愉快地寫下了這首七絕。
"霜落在荊門河的樹上."第壹句是關於荊門山周圍的風景。“霜降”,季節在深秋;“荊門”的意思是這個地方正好在西楚的門戶。這四個字既說明了時間地點,又指出了詩題中與詩題密切相關的“秋”和“荊門”。“河中樹空”是指霜降後樹葉飄落,河邊的樹顯得空蕩清澈。不同於很多關於秋葉的古詩,這首詩沒有落花落去的意思,秋高氣爽、山川秀美的秋景實在是賞心悅目。
在這樣的環境中航行,自然是壹種享受,所以詩人在第二句中寫道:“帆布安然,掛在秋風中。”掛起布帆,乘著秋風,壹路平安,開始遠航。在最後壹句之後,這句話點出了詩題中的“俠”字。“畫布是安全的”是壹個典故。據《晉書·顧愷之傳》記載,東晉繪畫大師顧愷之曾在荊州刺史尹仲堪手下從軍,兩人十分友好。顧愷之請假回東方時,殷仲堪把布帆借給了他。後來,開智在途中遇到大風,寫信給鐘侃,說:“行人平安,帆也平安。”李白借用這個典故,壹方面是說這次航行非常平穩,另壹方面也是表示天助此行。秋風是西風,詩人要東行,是順風。想象壹下,順風行駛到萬裏,該有多愜意!詩人那種誌存高遠,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已經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此行不是為了棲息”,這句話也用了壹個典故。西晉時,人張,是齊王司馬懿的部下。因為秋風,他懷念家鄉美味的湯和鱸魚,於是辭官回鄉(見《晉書·文遠傳》)。李白漫遊吳楚,正值秋風和肥鱸魚的季節,這使他想起了晉代的這段往事。然而,漢斯·張在回吳時回到了故鄉,李白在遊歷吳國時離開了故鄉。雖然他去找吳的動機不同。所以詩人在這裏用典故,說明此行的目的和他的漢斯張之行不壹樣。其實“吃鱸魚”只是漢斯張回吳的壹個借口,其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擺脫官場,避免災難。生於盛世,想幹壹番大事業的李白,自然不肯效法漢斯·張。詩人去鄉下,拋下親人遠遊的目的是什麽?詩末做了壹個耐人尋味的回答:“愛名山,入深山。”在半山腰,現在是浙江省的縣,這裏山川秀美,名揚天下。詩人壹生熱愛名山大川,向往山川美景,當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僅僅這樣理解就顯得膚淺了。詩人在《商安州配昌詩》壹文中說:“君子必有四方之誌,而以劍報國,留親人遠遊。“可見他浪跡大海,其實是為了實現《四方之誌》的野心。在《戴壽山答孟少府調書》中,更是說得明明白白:“聰明肯幫,使寰區定,海縣明。“原來詩人的宏偉誌向是浪跡天涯,然後身居要職,輔佐國君做平天下的大業。”此行非為鱸魚釣”是對漢斯·張之舉的否定,“愛名山潛進山”是對其高尚風範的積極宣揚。壹個與另壹個相反,文風跌宕,隨風搖曳,相得益彰。
詩人生活在盛唐,在時代精神的影響下,對未來充滿信心。他獨特的浪漫氣質使他不願意通過科舉的老路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這首詩是詩人浪漫生活的真實寫照。詩中意氣風發,充分體現了盛唐的時代風貌。在藝術上,這首七絕也很有特色。無論是詩歌中的景物、敘事還是典故,都是用簡單的文字表達出來的,這些接近口語的詩歌,寓意深刻,有嚼勁。阿清詩人沈德潛在《唐詩》中這樣評價李白的七絕:“七言絕句是最珍貴的,它貼近感情,包含著未透露的文字。只看前景和口語,卻有弦外之音,讓人敬而遠之。太白了。”這個評論完全適用於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