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是李白二十歲前寫的。據清代黃希宣《李太白年譜》記載,李白十八九歲時,隱居於大礦山(詩中的戴天山)大明寺中讀書。這首詩是當時寫的。
2.原文:
在戴天山拜訪道士不是壹件好事。
犬吠聲中,桃花正濃。樹深時見鹿,午不聞鈴。
野竹綠蒙蒙,飛泉掛藍峰。沒有人知道去哪裏,我擔心兩三松。
3.翻譯:
山泉流水聲穿過陣陣狗叫聲,流水四周桃花盛開。野鹿有時會在深林中奔跑,中午寧靜的小溪裏沒有傳來鐘聲。
飛泉掛在遠處的綠峰上,野竹在山間的綠靄中浮現。沒有人知道道士要去哪裏,我只好沮喪地徘徊在兩三棵松樹之間。
4.作品欣賞
全詩八句,前六句寫“訪”,重在寫風景和美景;最後兩句寫“不幸”,重在抒情和圓滑。
前兩句展現了壹個桃源的景象。第壹句寫著聽著,泉水汩汩,犬吠隱隱;第二句可以看出,桃花沾露,光彩奪目。詩人沿著小溪走,穿過森林進入山區。這是第壹次進山之旅,景色宜人,讓人流連忘返,也讓人想起道士在此居住,如在世外桃源,超越塵俗。第二句中的“帶露”二字,既給桃花增色,又指出入山的時間在早晨,體現了下聯中的“吳”。
顓頊的“樹深時見鹿,午不聞鐘”是詩人第二次進山。詩人在林間小徑上旅行時,常常會看到麋鹿;沈林的道路是漫長的。當他來到溪邊時,已經是中午了。道觀該敲鐘了,他卻聽不見。這兩句在山中極靜,暗示道士已出。鹿很安靜,經常在樹的深處活動。既然“時見鹿為馬”,可見其恬靜。正午時分,鐘聲響起,只能清晰地聽到溪水的聲音,可見周圍的寧靜。幽靜的環境,本來就是外面世界的本來面目,與第壹副對聯所寫的桃源景象不謀而合。這兩句也是隱晦的敘述:“時見鹿”作為不見人的對比;以“不聞鐘聲”暗示道觀無人。《沒聽見鐘聲》與題目中的“沒見面”相呼應。
頸聯“野竹青蒙蒙,飛泉掛藍峰”是詩人的第三次進山之旅。從最後壹副對聯“不聞鐘聲”,可以想象詩人離道觀還有壹段距離。這幅對聯描述的是我來到道觀門前的所見——道士不在,我只看到碧綠蒼山色交融的青竹和碧峰上懸掛的瀑布。詩人用筆巧妙細膩:“野竹”的句子用壹個“分”字來形容野竹和綠霧兩種相近的色調,形成壹片綠色;“飛泉”句用壹個“懸”字,表示白色的飛泉與藍色的山峰相映成趣。因為道士不在,詩人覺得無聊,於是環顧四周,細細品味眼前的風景。所以這兩句話既能表現道觀凈土的冷漠與高潔,又能體會詩人來訪不相逢的情懷。
詩末“不知何去何從,只憂二三松”。詩人以提問的方式從側面寫出了“不相逢”的事實,以壹次次依賴松散的動作,送出了“不相逢”的惆悵。筆鋒略顯迂回,感情也隨波逐流了很久。其中的艱辛思考和探索,能給人更多的啟迪,也能讓人深刻理解詩人的其他詩作。
這部作品的構思並不復雜。詩人的所見所聞,是為了突出道士沒有遇到的主題。全詩樸實自然,線描純粹,風景優美。當然,並不是說李白的詩已經寫得很完美了。李白是壹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後來成熟的詩歌都是非常灑脫、蒼勁、飄逸,字裏行間充滿豪氣。而他的詩,在這方面的特點還不夠明顯,還不夠豐富。這說明這部作品還帶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跡。
5.作者簡介:
李白(701 ~ 762),字太白,名青蓮居士。他是繼屈原之後最獨特、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有“詩仙”的美譽,與杜甫並稱為“杜麗”。他的詩歌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高傲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善於描繪自然風光,表達對祖國山川的熱愛。詩風瑰麗豪放,想象豐富,語言自然流淌,旋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學和神話傳說中吸取養分和素材,構成了其獨特的瑰麗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高峰。有壹千多首詩,包括30卷李太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