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昆侖山瑤池的西王母,打開了她美麗的窗戶。
這是她設宴款待穆王的地方。當她在窗邊等待的時候,
希望穆王能再來,只聽世人說穆王見冷。
北風雨雪,路上凍人,心中悲憫,寫了壹首悼民詩——《黃諸葛》。
哀歌到昆侖山,西王母以為,
穆王的八匹好馬壹天可以到萬裏三趟,為什麽穆王不再來昆侖山?
李商隱(約813-約858),晚唐著名詩人,名義山,生於豫西(xi),又名範南生,原籍淮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籍滎陽(今河南滎陽)。?
唐文宗二年(837),李商隱成為第壹秀才,歷任省立學堂秘書、學堂簿記員、弘農司令等職。由於卷入“牛李之爭”的政治漩渦,他被排擠,壹生失意。唐玄宗末年(約858年),李商隱死於鄭縣,葬於東原清華北山腳下,祖籍淮州永甸(今沁陽山王莊鎮)。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歌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的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壹起被稱為“小杜麗”,和文壹起被稱為“文禮”。他的詩歌構思新穎,風格優美,尤其是壹些愛情詩和無題詩感人至深,優美動人,被廣泛傳誦。但有些詩太晦澀難懂,解不開,甚至有“詩人總愛昆西,恨沒人寫簡媜”的說法。
作為壹個關心政治的知識分子,李商隱在這方面寫了大量的詩,流傳下來的有100首左右。其中,《西郊百韻》、《師東隨》、《兩情》是比較重要的作品。李商隱早期的政治詩多以陳的時局為參照,以悲憤刺耳的筆調和自我期許感,很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態。在有關政治和社會內容的詩歌中,借用歷史題材來反映他對當代社會的看法是李商隱詩歌的壹個特色。賦侯、北齊二首、茂陵等。是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