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唐朝有壹位姓王的著名詩人嗎?

唐朝有壹位姓王的著名詩人嗎?

王偉、王波、王昌齡、王誌煥、王吉、王翰、

王維(701-761,699-761),唐代(今山西鄆城)人,山西祁縣人,唐代著名詩人、畫家。開元十九年(731),王維為第壹秀才。李灌右拾遺,督辦諫議,使節度使出使河西。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為大夫、仆從。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走上了偽職。長安收復後,被控授中雲太子。在唐肅宗統治的第壹年,他被任命為高級大臣,因此他被稱為“王右丞”。

王維精通詩歌、書法、繪畫、音樂等。他以詩著稱,尤其是五言,歌頌山水田園。他和孟浩然壹起被稱為“王蒙”,被稱為“詩佛”。字畫尤為精彩,後人將其提升為南宗山水畫始祖。蘇軾評價說:“詩中滿是畫;看畫,畫中有詩。”有400多首詩,包括《相思》、《山居秋夜》。他的作品包括《王右丞作品集》和《繪畫的秘密》。

王波(約650-676),字子安,漢族,唐代詩人。古江縣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生家庭,與楊炯、陸、羅並稱“初唐四傑”,以為第壹。

王波從小就聰明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就能寫文章,被譽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漢書註》,寫《手指瑕》十卷,糾正錯誤。十六歲時,應蘇遊支部的要求,他被任命為三郎。他因為做“鬥雞”被趕出了佩王宓。此後,王波花了三年時間遊歷巴蜀山川,創作了大量詩歌。回到長安後,他要求周國參軍。參軍時,因私殺官奴,兩次被降級。商元三年(676年)八月,他渡海探親歸來,不幸溺水而亡。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五句,代表作有《送別杜副都督赴蜀任職》,主要文學成就為駢文,數量多,質量好,代表作有《王騰亭序》等。

王昌齡(698-757),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字邵伯,別號趙婧長安(今xi安)。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後人稱贊他為“七絕”。

王昌齡早年家境貧寒,主要靠種田為生,30歲時進士。先是擔任省校書郎書記,後又擔任博學宏言、溺官,因功被貶嶺南。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都有較深的交往。開元末,回長安,授江寧丞。被誹謗的龍隊長。安史造反,被刺史陸秋孝殺死。他的詩以七絕著稱,尤其是登第前在西北邊塞寫的邊塞詩,有“詩聖王江寧”之譽。王昌齡的詩密密麻麻,思路清晰,就像高適、王之渙,人稱王江寧。文集六卷,今編詩集四卷。代表作品有《從軍七首》、《出山寨》、《永遠在我心裏》等。

王之渙(688 -742)是盛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他叫紀靈,漢族,江州(今山西省新絳縣)人。豪放不羈,常悼劍術,詩多為當時樂師傳唱。當時常與高適、王昌齡合唱,以描寫邊塞風光著稱。代表作有《蒼鷺亭》、《涼州詞》等。

王之渙生平資料不多,只知道早年從並州遷到江州,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縣令李棣將三女兒許配給他。因被謗,拂衣去官,“於是遊青山,裂黃絲帶。”河夾千裏,因其風高;在家十五年,吃其舊德。雅談貴爵,爽閑。" .後來回國擔任文安縣令,在職期間去世。

王誌煥“慷慨大方,魅力四射,才華橫溢”。早年擅長寫文章,擅長寫詩,常被引用為歌詞。尤擅五言詩,以描寫邊塞風光取勝。他是壹位浪漫主義詩人。金能《王之渙墓誌銘》說,其詩“嘗或吟參軍,吟出山寨,愁山明月,小得冷風聲,傳於運動,傳於人口。”但他的作品只有六首絕句,包括三首邊塞詩。他的詩以《鷺宿》和《涼州詞》為代表。章太炎稱涼州詞為“絕句之最”。

王績(約590 ~ 644)江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末賜孝,除司正字。朝不樂,病休辭官,重授揚州六合丞。天下大亂之時,我棄官回鄉。在唐武德,聖旨之前,朝廷官員都留在本省。貞觀之初,他帶病返回何澍,投身於高東,故名“東高子”。淳樸高傲,嗜酒如命,能喝五鬥,他自己做了五鬥先生的傳記,寫了酒經和酒譜。其詩近而不淺,質佳,真疏,曠達而有抱負,直追魏晉。法體起源於六朝,形成於隋唐,無功為先聲。

王翰(生卒年不詳),玉子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邊塞詩人。與王昌齡同時代的王翰,是壹位不可多得的天才詩人。全唐詩只有14首。升進士,給個直言的建議,調長樂隊長。重新提出超範疇,稱之為秘書正字法。“去管別人的事,去帶動別人。作為歷史悠久的汝州,不要在周憲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