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重陽詩賞析(下)
王傳學
重陽節看菊花,喝菊花酒,往往是古詩中的雅事。
唐代田園詩人孟浩然在《路過老人村》中把重陽節賞菊作為自己的期待;
這位老朋友準備了壹頓美餐,並邀請我去他熱情好客的農場。
綠色的樹林環繞著村莊,綠色的山丘位於城外。
打開窗戶面對山谷菜園,遞過玻璃聊莊稼。
當第九個節日來臨時,請到這裏來看菊花。
這首詩是關於詩人如何被邀請去鄉下壹個老朋友家做客的。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中,賓主在家中舉杯暢飲,談笑風生,其樂融融,表達了詩人與朋友之間的真摯情誼。乍壹看,這首詩似乎平淡如水。細細品味,猶如壹幅田園風光的中國畫,將景物、事件、感情完美融合,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這是壹首田園詩,描寫了農民寧靜悠閑的生活場景和老友的情誼。通過寫農村生活的風景,寫出了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向往。全詩語言樸實無華,意境清新雋永。作者用親切幹凈的語言,如家常的形式,寫出了從拜訪到告別的過程。他的田園風光清新恬靜,與朋友的友誼真摯深厚,家庭生活簡單親切。
全詩描繪了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寧靜的田園生活,語言平實,敘述自然流暢,沒有渲染雕琢的痕跡。但它感情真摯,詩意醇厚,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雕琢”的審美意趣,因而成為唐代以來田園詩中的佳作。
“等到山居假期,菊花時間我再來”,孟浩然被農家生活深深吸引,於是在離開時,他坦誠地告訴主人,要在秋高氣爽的重陽節回來看菊花,喝菊花酒。簡單的幾首詩,老友相待的熱情,做客的愉悅,主客之間的親切融洽,都躍然紙上。也真實地反映了重陽節賞菊、飲菊花酒的節日習俗。
重看盛唐詩人皇甫然重陽節賞李觀:
我沒有看到白衣送酒,但黃鞠開花了。
擔心地看著傍晚的通行證,又壹步壹步地去找陶賈玲。
這首詩的意思是:沒有朋友來送酒,只有黃鞠壹個人打開了它。我郁悶極了,眼看天色已晚,美景已過,只好壹步壹步走到陶縣長家。
根據黃鞠的推斷,這裏的陶陵根應該是指陶淵明。在詩中,陶淵明指的是自己,感嘆他與朋友李灌分手後,沒有人送酒給自己。重陽節,他不能飲酒賞菊,只好讓菊花壹個人開。詩人借白衣人送酒給陶淵明的典故,表達對友人的深深懷念。
與重陽節有關的文人故事,恐怕是最有名的,被白衣送酒給陶淵明的人津津樂道。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最愛菊花,簡直是“菊迷”。菊花是秋天經得起風霜的花,象征著高尚的品格。陶淵明生活在晉宋易亂世。他不滿當時官員的政爭和腐敗,也有高尚的品格,符合菊花精神。他辭去官職,回到家鄉柴桑(今江西)隱居。他在房子旁邊種了許多菊花,日夜觀賞。他的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壹直被人傳頌。陶淵明又喜歡喝酒,但因為家境貧寒,經常缺酒。那年重陽節,陶淵明正在樹籬邊賞菊,卻沒有酒喝。他不能喝醉,破壞了樂趣!他只好摘了壹把菊花在手裏,聞著嚼著,說著。古人認為菊花有延年益壽的功效,所以不僅用來釀酒,還可以食用。屈原的《離騷》就是所謂“秋菊落英倫”的壹個例子。但是,菊花畢竟不能代替酒。陶淵明正無聊的時候,突然從遠處走來壹個白衣男子。那人原來是江州刺史王洪派來給陶淵明送酒的。陶淵明喜出望外。他馬上打開酒壇子,當著菊花喝個爛醉。
大詩人李白的《九月十日事》通過兩次采菊來表達內心的苦悶:
昨天剛登上龍山宴席,今天在這裏舉杯。
菊花太苦,又是重陽節。
這首詩是李白在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秋重陽節後壹天,在當塗(今安徽當塗)爬山時所作。詩人前壹天遊覽了壹次龍山,寫了壹首《龍山飲酒九日》的詩,屬於第二次登山宴。所以詩人感嘆菊花連續摘了兩天,兩次長安之行讓他感觸頗深。
在唐宋時期,九月十日被稱為“小重陽節”。從這個角度看,詩人說菊花兩天遇到人的攀緣宴,被采了兩次,所以抱怨“太苦”。詩人借酒澆愁,朦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的朝廷“追臣”。他痛苦地問:菊花為什麽會在“重陽節”損失慘重?對於賞菊的人來說,重陽節的歡樂依然無窮,所以會在9月10日繼續盛宴;然而菊花作為生命的個體,卻要忍受兩次采摘。詩人以極其敏感微妙的心,站在菊花的立場上找到了這個詩意的空間。其實詩人是用菊花的痛苦來寄托內心的苦悶。借嘆菊,感受被離京和流放夜郎的坎坷與不幸,難以解決。這首詩雖然平淡,但內涵很深。主要表現詩人在生活中屢遭挫折和打擊而產生的悲傷情緒。
唐代邊塞詩人岑參在行軍途中,恰逢重陽節。他勾起了深深的思鄉之情,寫下了《三月九日思長安故鄉》這首詩:
在九月初九的第九個節日,我極不情願地登上高處眺望,但在行軍的戰爭中,沒有人能送酒。
我懷著沈重的心情看著我的家鄉長安,這戰場周圍的菊花零星開放。
古人有九月九日重陽節飲菊花酒的習俗,孟浩然有“等到山節,回來有菊花”(《路過老人村》)的詩句,可見他對農家生活的熱愛。岑參在行軍途中,遭遇了安史之亂。雖然他很不情願地想爬上去按習俗喝酒,但戰爭時期沒有壹個給陶淵明送酒的洪,勾起了詩人深深的思鄉之情。
詩人寫鄉愁,不是泛泛而談,而是特別強調對長安故裏菊花的思念和憐惜。這樣,不僅個體代表了壹般,而且“故鄉菊”代表了整個故鄉長安,生動具體;而且這是從登高飲酒的敘述中自然發展出來的,是從陶淵明因無酒而坐於菊花叢中的典故中得出的聯想,具有重陽節的節日特征。貼上《九天》的標題,指出“長安故裏”,可以說是恰逢其時,與詩息息相關。詩寫到這裏,看起來相對平淡,但它這樣寫,卻是為了逼出關鍵的最後壹句話“戰場應該開在旁邊。”這句話是壹種虛構的話。本來對家鄉的菊花有各種各樣的想象。詩人沒有寫別的,只是想象它應該“開在戰場旁邊”。這種想象把“行軍”二字扣在詩中,結合安史之亂的特點和長安受困的時代,以壹種新的、自然的、真實的形象寫出來。它讓讀者仿佛看到了壹幅戰爭的生動畫面:長安城到處都是戰火,血跡斑斑的街道,斷垣殘壁間,壹簇簇菊花還在孤獨地盛開。這裏的想象之詞,突破了單純的惜花思鄉之情,寄托了詩人對飽受戰亂之苦的人民的同情和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願望。
大詩人白居易寫的《重陽節上的壹朵白菊花》,別有情趣:
壹院子金黃色的菊花,中間有壹簇花,花是那樣的孤獨。
就像今天的盛宴,老人去了年輕人去的地方。
這首《重陽節白菊》新穎獨特,用詞豐富。在這首詩的第壹句和第二句中,詩人看到花園裏金菊中間有壹朵白菊花,感到無限喜悅;第三和第四句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把那朵白菊花比喻成壹個參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壹起唱歌跳舞。全詩表達了詩人少年時的興趣,盡管他已經老了。表達了年老心強的感嘆。
唐代詩人戚跡寫下了他對菊花的摯愛:
無艷無妖無香,多種不為重陽。
不要太累,睡醒了再看對方,但是真的很黃。
這首詩的意思是:菊花不妖嬈,但有獨特的香味,大量種植菊花不只是為了等到重陽節欣賞它們。我醒來看到她,但我真的很喜歡她淡黃的顏色。寫出詩人對菊花真摯的愛。
最後再看唐代詩人鄭谷的《菊花》:
公子的兒子不要把菊花苗當成普通的野草,重陽節,菊花在鬢角,壹爭高下。
露珠的陽光使菊花更加馮潤,芬芳滿池池岸,所以它從不嫉妒寄生在不很高處的瓦松。
詩的題目是《菊花》,通篇不用壹個菊花字,每壹句都是用菊花寫的。
“王孫不與蒿相提並論”。蒿是壹種野草,長得很高。從外觀上看,和菊苗區別不大。養尊處優的子子孫孫很容易把菊苗當成蒿。詩人直抒胸臆,直言不諱地斥責王孫的兒子“菊草不分”。其實這是鄙視他們對人才的無知。下壹句更能看出作者的意圖。
每年農歷九月九日是中國古代壹個重要的重陽節。這壹天,我們的祖先爬山,賞菊,喝酒,穿山茱萸袋,把菊花放在太陽穴上。菊花苗壹到重陽節,就會開出美麗的花朵,這和茼蒿有本質的區別。妳看,壹朵朵菊花插在每個人的太陽穴之間。請問:有隨機插蒿的嗎?我是壹朵多麽驕傲的菊花,人們終於認識到它的價值。
三四句是全詩的重點,集中體現了菊花的高貴氣質和高貴品格。“露珠秋香滿池岸”,只用了七個字,描述了秋天早晨的景象:太陽升起,灌木叢中露出菊花,滿是露珠,潤澤晶瑩,明艷可愛;清香飄滿池岸,讓人心曠神怡。菊花的獨特魅力躍然紙上。這裏的“濕”字很有講究,讓人想看到花瓣沾滿露珠,特別滋潤明亮。“人”字的形象恰如其分,可見香味是多麽的沁人心脾。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菊花獨特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與那個特定的環境和氛圍交織在壹起的魅力。
在描述了菊花的氣質之後,詩人很自然地把吟詠菊花的主旨歸結為:“原產地不羨瓦高松”。瓦松是壹種寄生在高樓屋檐上的植物,沒有任何用處。詩人把塘岸的菊花比作高屋瓦松,意思是菊花雖然生長在低窪的沼澤裏,卻高貴幽靜,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給予人們;瓦松雖然身居高位,但實際上是“對人無用,對物無用。”在這裏,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賦予了它不求高位、不求榮利的思想品質。“出身”對應“無羨”,強調語氣,突出菊花的高貴氣節。這最後壹句揭示了詩的主題,升華了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