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
永祥怨恨再續前緣多年,丟下他的感情,整天想著這場風波。
湘江竹上有無限痕,多少灑在第壹碑前。
人至秋子臺入堡,兵至夜聞歌。
朝來八水橋問,玉可青袍未至。
這首詩的題目是《淚》,當然與淚有關,但除了題目中的“淚”字,詩中八句都沒有淚,讀出來的每壹句都是淚。眼淚怎麽寫?作者用典故來表達。
“永祥怨多年”,永祥是漢朝皇宮裏囚禁嬪妃和宮女的地方。呂後紀說:“最怨戚夫人和她的兒子趙王,讓永祥囚禁戚夫人。”漫長的歲月,不僅指壹年四季,也指很多年。這句話講的是失寵的眼淚。
“離開感情整天想著風雨”,離開感情,就是離開感情;江淹在他的《別賦》中寫道:“欣喜若狂者,不要就是了!.....分手了哭,感覺很孤獨,很受傷。”離婚了,整天擔心人行道上不可預見的風暴,能不流淚嗎?這是離別的眼淚。
“湘江竹上有無限痕”,這句話用的是娥皇和女英在湘江邊哭泣,飛淚濺竹成斑的典故;這是哀悼的眼淚。
“仙首碑前灑多少”?西安的第壹塊碑是根據晉代楊虎城的故事寫成的。楊虎城守襄陽,德如日月明。他死後,百姓20歲在仙山建廟祭祀,見碑者無不落淚。這是感激的眼淚。
“人去紫臺入堡秋”,紫臺,紫宮,指漢朝的宮廷;入關,歷史上入關最讓人淚流滿面的大概就是昭君出關這件事了。王安石有詩說:“漢宮宮女泣,沙上行人回首。”句子中的“秋”字暗示了妳去鄉下壹去不復返時的幾滴淚?
稍微懂點歷史的人都會知道,這句話是根據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改編的。項羽編年史上說:“軍臨城下,小夜曲糧盡,漢軍與諸侯兵圍之。.....夜文韓軍四面受敵,...項王夜裏起來,在帳中飲酒。.....於是王祥慷慨悲歌,為自己寫了壹首詩,說‘拔山之時,怒於世,不利之時,不死。不死能怎麽辦?擔心了怎麽辦?“歌曲算數,美女和它。.....項王哭了幾回,兩邊都哭了,不敢擡頭。”這是主人公最後的眼淚。
“朝來巴水橋問”,巴水橋,指的是送別的地方,“三福黃圖”。卷六載:“灞橋在長安東,渡水為橋。漢族人把他們的客人送到這座橋上,給他們送別。“這是告別的眼淚。
“未抵藍袍寄玉可”,藍袍,無功名之服,指失意;柯宇指的是壹位在仕途上取得巨大成就的貴賓。
這首詩用了八句七件事,寫出了七種眼淚:失寵、離別、哀痛、感恩德、無力回報、死亡、送行。與作者本人相比,前六句的六種眼淚只能算普通眼淚,還不如《灞橋》中的送別眼淚。為什麽?簡單考察壹下作者的生平就明白了。
李商隱就沒那麽雄心勃勃了。17歲寫下《淩雲有寸心》這首詩。可惜因為卷入政黨鬥爭,終其壹生都沒有得到重用,才華橫溢。他只做了壹個不起眼的副官,長期被別人扶持。當他在龍水橋邊用壹個穿著藍色長袍的卑微書生把玉珂的貴客送出北京時,相比之下,與貴族相去甚遠。如果妳想想妳的才華和抱負,妳不會極度悲傷和哭泣嗎?前六種淚與作者的人生經歷有關,但只是作為鋪墊,後壹種淚是深切感受到的,是切膚之痛!
讀這首詩的時候,要註意作者吟誦的是眼淚,而不是眼淚。哭的聲音很大,但是眼淚不能讓妳哭,只能偷偷流進心裏,更疼!
寫詩詞,恰當地運用典故,能為作品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