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不完整的現代主義詩歌

不完整的現代主義詩歌

在藝術中,不完整的美有兩種表現方式。壹種是不完整事物的藝術表現,比如911之後的壹幅美國世貿中心大樓的油畫或照片;二是根據藝術需要進行藝術處理。維納斯雕像被公認為不完全美的藝術典範。很多藝術家認為它的斷臂不是被後人破壞,而是壹種藝術表現。其實就藝術表現而言,壹切藝術都是不完整的,不完整是絕對的,完美是相對的。因為任何壹種藝術都不可能表達全部,就是選擇某壹部分來表達作者想表達的東西。不同的是,作者在選擇藝術創作的素材時,選擇的是常識上應該選擇的部分,表現的是應該表達的東西,可以稱之為相對完美;反之,應該是常識的部分被忽略或有意刪除,這叫不完整。壹個完整的全身雕像不應該缺少手臂,但是維納斯卻因為缺少手臂而引起了全世界的關註。但這種藝術表現手段更適合雕塑、繪畫等視覺藝術領域,因為視覺藝術的特點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物體、圖像——可以通過視覺即時傳遞給觀者。它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精神沖擊——或震撼,或惋惜,或惋惜,或悲涼的藝術感染力。而且借助這種訴求,作者突出了主體和壹個需要突出的部分,表現了壹個特定的場景或者結局——場景,斷臂感;結尾突出了軀幹和腿部的豐滿與優雅,面部輪廓的靜謐之美,斷臂的姿態帶來的想象空間。但詩歌模仿這種藝術手法是極不明智的,因為與雕塑、繪畫等視覺藝術相比,詩歌的優勢在於表達難以表達的情感,或細膩,或奔放,或深邃,形而上的東西。如果詩歌只是壹個用文字描述的對象或形象,那它就失去了優勢,甚至失去了意義。比如現代主義大師龐德的壹首詩《在地鐵站裏》:“這些面孔在人群中鶴立雞群;黑暗潮濕的樹枝上的花瓣。”這首被視為意象派代表的兩行詩,刻意追求壹種繪畫的美感。雖然詩人用“黑”和“濕枝”的視覺和觸覺對比來突出“臉”像“花瓣”的印象,但在視覺上只傳達給讀者壹點點。不是嗎?除了這件小事,妳還能從這首詩中感知到什麽?如果有人說,夠了!那麽我要問:這樣夠了嗎?單看這首詩,就能明白作者是個不會畫畫的人才。可惜的是,他那種帶有詩人筆觸的畫,只能得到詩人的稱贊,卻無法得到大眾的欣賞,賣不出價錢。詩歌不是視覺藝術,不是繪畫和雕塑,也不是拍照。杯子可以是鉛筆素描,可以是寫意,可以是寫實的油筆,也可以是現代派的抽象。不管是完整的還是不完整的,只要能給觀者以視覺上的感染力,就是完美的藝術。與詩歌不同,詩歌是壹種文字的藝術,它通過印刷的文字符號作用於讀者的心靈,而心靈需要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勾勒出的物體或意象,心靈需要感知另壹種心靈——詩人想通過物體和意象表達的感情和思想。詩歌是通過情感和思想來感染讀者的,它應該給讀者除了意象以外的東西。只有當詩人的情感和思想——除了意象以外的事物——喚起讀者的心靈時,詩歌才能被認為是完美的。詩歌喚起不了讀者的內心,只是壹堆印刷出來的文字。先鋒派的創始人T.S .艾略特曾說:“如果壹首詩觸動了我們,它就意味著什麽,可能意味著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的東西;如果它不能感動我們,那麽作為壹首詩,它就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