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李益《鷓鴣詞》原文賞析及翻譯

李益《鷓鴣詞》原文賞析及翻譯

鷓鴣原話:湘江竹枝點綴,鷓鴣金翅飛。無處不在,郎從何而來?

鷓鴣詞欣賞這是壹首樂府詩。郭懋謙的《樂府詩》卷八十《現代曲辭》收錄了三首鷓鴣詞,其中李益壹首,李社兩首。李劭石曰:“湘江煙波深,沙岸隔楓林。鷓鴣飛處,夕陽西下,竹林成蔭。兩個女人徒勞地哭泣,三閭徒勞地沈淪。只有鷓鴣傷了旅行者的心。李益和李劼都用湘江、斑竹、鷓鴣等意象來烘托氣氛,服務於所要表達的主題。可見《鷓鴣之言》在內容上表達的是哀怨之情,都要借助“鷓鴣”的飛鳴來振奮人心。也就是說,鷓鴣壹詞中並不缺少鷓鴣,此外,鷓鴣在詩中還有切題和破題的作用。

兩首詩的不同之處在於,李社的《鷓鴣之言》是基於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漂泊旅行者的感受。他充分利用了聯想:看到湘江之深,想到屈原沈江自殺;看到竹林的陰影,我想起了和舜的第二個妻子的故事。聽到鷓鴣的啼叫,觸動了自己旅途的憂愁。表達的感情不是集中在壹點上,而是充滿了悲傷。李益的《鷓鴣詞》描寫的是壹個女子對遠方戀人的思念,比較抒情,比較集中。

李益詩中的主人公是壹個生活在湘江的女人。在詩的開頭,她寫的是自己長久以來的憂傷,這種憂傷不是用的方式直接描寫,而是用“興”的方式襯托和渲染,使這種憂傷更加含蓄迷人。

比如前兩句都是戲謔的方式。第壹句《湘江竹枝》也用了正典。舜的二妃和,為舜南巡而死,淚沾竹。這種沾了眼淚的竹子叫“費翔竹”,也叫“斑竹”。詩中的人看到湘江兩岸的竹林,自然會想起這個美麗動人的愛情傳說,想起思念愛人的悲傷。這時,詩人看到了另壹個場景,引起了她的悲傷。錦緞羽毛的鷓鴣振翅歌唱,聲音悲涼悲涼。聽到鷓鴣的叫聲增加了她的悲傷。鷓鴣喜歡對著對方哭,常見的說是唱“妳離不開妳哥哥。”壹般流浪女都怕聽鷓鴣。看到聽到鷓鴣的飛翔,自然會讓思鄉女子的憂愁煙消雲散。

然後詩自然過渡到“雲朵處處相逢”這句話,暗喻女主角心情低落與雲朵籠罩湘江。用雲來比喻悲傷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藝術手法。《鏡中秘府六記》引用《送別詩》說,“別在離別的弦上焦慮,別讓大雁噓,愁雲百種,垂淚千行。”解讀:“...我看到了低雲的蕭條,我很擔心。”《鷓鴣詞》中的“香雲鶴處處”既是對現實場景的描寫,也是對女性憂郁情緒的巧妙隱喻。

在詩的前三句中,詩人用湘江風光、祥雲、斑竹、鷓鴣構造了壹幅動靜相間的畫面,烘托了氣氛,渲染得相當強烈。在最後壹句,他突然轉身問天空“郎從哪裏來?”,這使得這首詩看起來充滿了跌宕起伏,而不是沈悶。寫的是主角無奈的心情。我們仿佛看到她站在湘江岸邊,熱切地凝視著她。我們感受到她渴望回來的心情,人物與周圍環境融為壹體,勾勒出壹幅湘江女子的畫卷。

這首詩清新含蓄,善用比喻,有民歌風味。抒情手法完全靠氣氛的渲染和對比,很有特色。

詩歌:鷓鴣詩作者:唐代李益詩歌分類:樂府,漂泊,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