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回望北川(下)——黃河上遊的支流,自然與人文的峽谷。

回望北川(下)——黃河上遊的支流,自然與人文的峽谷。

張翔

回望北川,大板山巍然屹立在河湟谷地的北部。

白居易有詩說:“四月,人間美景盡,山寺桃花開。”這幅圖像的描述與河湟谷地和大板山的物候特征不謀而合。隨著海拔的逐漸升高和氣溫的逐漸降低,北川地區出現了山野植被垂直分布的奇妙景觀。當我們從山谷走向山頂時,不同季節的高原風景就像丹青大師畫的傑作壹樣依次展現在我們眼前。

我想在大阪山腳下的察汗河裏,在盛開的杜鵑花中,欣賞北川發源地大阪山的挺拔和美麗。

壹條歡快的山澗奔湧而出,就像壹個安靜美麗的導遊,站在我們眼前,準備用清澈明亮的聲音帶領我們前行。

山勢漸陡陡,兩邊的景色也很壯美。河湟谷地的夏日風光完全被這座山阻隔了。眼前的壹切讓我們覺得現在還是初春,冰雪剛剛融化。在這座山的懸崖上,柏樹的姿態依然挺拔,淡淡的綠色已經將她的姿態與其他植物群落區分開來。這是察汗河初春的第壹抹春色嗎?

越深入峽谷,這座山看起來就越陡峭。逐漸變冷的氣候告訴我們,這裏的海拔在3000米左右。峽谷中的植被分布開始變得有層次。擡頭望去,南坡壹大片綠油油的杜鵑花叢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

啊,高山常綠杜鵑花,這神奇的精靈,在大峽谷中片片分布,在春寒料峭的山谷中,展現出她高貴出眾的魅力!

到現在我才發現,最讓我感到神清氣爽的,是這漫山遍野的杜鵑林,是這馮剛盛開的杜鵑花!

壹簇簇杜鵑花的枝幹極其粗糙堅硬,看上去像河湟老農飽經風霜的大手,但杜鵑花的葉子卻高高地舉在手中,北川人稱之為“冬青”。這個名字好像比較貼切,冬天葉子是綠色的,這是高山杜鵑獨有的性格。其實這種杜鵑的枝幹雖然堅硬粗糙,但質地非常細膩。小時候看到村裏的雕塑家用它做篆刻的材料。外觀粗獷,質地細膩,就像北川人的性格,真的讓人感到親切。

高山常綠杜鵑花的花蕾是粉紅色的,比山谷中的牡丹花更大更艷麗。粉紅色的花蕾被杜鵑花的綠葉托起,更加嬌艷。

然而,這種嬌嫩的花蕾開出的花不是粉紅色的,而是潔白如雪的。聞著杜鵑花的香味,我仔細數了數,壹朵花蕾開出的花,少則十五朵,多則十六朵,多則十八、十九朵。多美的壹簇花啊!在我眼裏,沒有壹種花的形象如此直觀地象征著團結與和諧。

山坡上,低矮的粉色杜鵑花帶著紫色的葉子在這裏獨領風騷,高大蒼勁的高山杜鵑點綴在粉色杜鵑花海中,高低起伏,錯落有致,色彩對比強烈,給人強烈的震撼。

杜鵑花真是高山峽谷裏的怪姑娘。她可以挺拔,也可以低矮秀氣。妳可以在寒風中嫵媚,在陽光下熱烈歌唱。是的,只要有人知道杜鵑花的性格,就沒有人不喜歡她。

園林研究專家陳先生感慨地說,梅、蘭、牡丹是中國名花,都是中原名士所愛。但是,山裏的杜鵑花就不壹樣了。她平民化的性格和旺盛的生命力,受到很多民族的喜愛。在大阪山南麓,盛開的杜鵑花是生活在高原上的民族的象征:團結、熱情、燦爛和多樣...我們怎能不陶醉在無邊無際的杜鵑花中?

如今,大山深處的杜鵑花、金露梅、銀露梅、刺玫果遙相呼應,但公園裏、路邊、住宅裏的樹,如國槐、杜鵑花、杜仲、美洲海棠、元寶楓、元寶楓,卻來自不同的地域,在北川生根、茁壯成長。菊花、秋英、大麗花、蜀葵等百花爭艷,* * *裝點得五彩繽紛的生態廊道。

北川的冬天漫長而單調。似乎沒有更多的留戀,除了白雪和裊裊的炊煙留下壹點點靜態的印象和動態的思緒。

其實這些單調的景觀並不能代表北川此時火熱的情懷。北川的農民畫家們,早就把農村的美好生態圖、農民的豐收圖、小康幸福圖、科技下鄉圖、文化富民圖、鄉村振興圖、濃郁的“年味”納入北川知名農民畫中。五彩繽紛,光芒四射,詩意如畫。

這不就是四五千年以來先民與現代人對古代河湟彩陶藝術的執著光照與傳承嗎?

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讓我們走進北川農民畫之鄉新田堡村,走進農民畫營造的濃濃田園風光。

前不久,在壹個收獲的季節,北川農民畫家何、石家興被家鄉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的景象所感染,每人畫了壹幅長2米、寬0.8米的《花海致富圖》,生動地反映了朔州北部藏族鄉邊馬溝村發生的巨大變化。

何的畫描繪了秋天邊陲山谷裏的花。公路上汽車奔馳,海裏遊客如雲,大棚裏果蔬水汪汪,田埂上蝴蝶飛舞,蜜蜂翩翩起舞,藍天上民謠悠揚...每個細節都栩栩如生,可圈可點。何有點激動地說,我花了壹個多月的時間創作這幅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農民畫,就是為了記錄我們北川農民的幸福生活。

在北川農民畫代表性傳承人石家興的同名作品中,他以巨型花壇噴泉為中心,花壇周圍穿著民族服裝的村民三三兩兩散步,或撐著陽傘賞景。背景是田野和房屋,郁郁蔥蔥的樹木,連綿起伏的山脈和熱氣騰騰的雲朵。層層爛漫的山花依序環繞,畫面中間簡單的幾個字“幸福如花”格外醒目。

北川人把農民畫《花海致富》所表現的主題稱為“花海經濟”,這是壹個充滿活力的朝陽產業。鄉村景觀、特色產業、農耕文化、鄉村風情等鄉村特有資源,成為北川經濟升級的全新資源。

徜徉在北川農民畫描繪的風景長廊中,祖先在古老彩陶上歡快舞蹈的場景和現代農民在花海中歌唱的場景交替出現:在北川農民畫中,珍藏著農耕時代北川地區從蒙昧到農業文明形成的過往;再現的是新時期北川經濟社會發展的火熱過程;最有時代感的,是近年來北川農民脫貧奔小康,齊心協力實現鄉村振興的美好畫面。

年過六旬的村民劉成社是大同農民畫的傳承人之壹。問到新田堡村農民畫的發展,他就開始聊了起來。

北川農民畫興起於70年代。幾十年來,湧現出壹批農民畫創作者,形成了以新田堡村為中心的農民畫“創作基地”。北川農民畫廣泛吸收年畫、皮影、剪紙、刺繡、雕塑、漫畫等藝術表現形式。造型誇張生動,色彩對比強烈,內容豐富,直白地表達了作者向往美好生活的樸素感情,充滿了幸福美好的氣氛和樂觀向上的精神,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格。

“最難忘的是1991的那個冬天,我們在新田堡村舉辦了第壹期農民畫‘家學班’”,劉成攝。那壹年,趙繼光、秦、陳榮滿等著名畫家應邀為村裏30多位男女農民畫愛好者授課。培訓在朱金忠家裏舉行。天氣轉涼,大家圍坐在朱金忠的“工作室”裏,聽著講師的講解和示範。天氣好轉,太陽出來了,大家圍坐在院子裏,聽老師教他們技能。

在北川農民畫家的影響下,這片鄉土藝術的深厚土壤裏也有熱愛高雅藝術的人才,裴發邦就是從涇陽鎮蘇家堡村壹個農民畫家家裏走出去的“金鳳凰”。也許是因為他出生在壹個居住在北川的多民族家庭。他從小就受到多民族文化藝術的影響。他熱情樸實,渾身上下充滿了藝術氣質,眼神裏充滿了濃濃的人文情懷。

裴發邦在青海師範大學美術系學習中國畫後,走上了藝術創作的道路,在漆畫和水彩畫的創作上有所創新,收獲頗豐。而他的創作目的就是這麽簡單——“把繪畫藝術帶進千家萬戶”。

裴發邦的作品主要以西北少數民族題材為主,題材鮮明,畫風鮮明,充滿了濃濃的鄉愁和民族親和力。2010年9月,應日本橫濱吉田町畫廊邀請,裴發邦攜30多幅民族風情畫飛赴日本,參加在東京和橫濱舉辦的“裴發邦作品展”。主辦方還特意邀請裴發邦帶上他的馬頭琴在展覽開幕式上演奏。

北川人生活在風景如畫的村鎮,北川農民畫的作者在作品中表現出“幸福如花”,自然生態之美和人文藝術之美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傳統農民畫、現代漆畫、水粉畫完美融合。壹代又壹代的北川畫師,壹直在傾聽四面八方。在他們的作品中,北川的美好前景已經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立足河湟流域地方特色和區域特色,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推進鄉村規劃布局,保護和加強鄉土風情鄉村建設,發展鄉村休閑旅遊,建設集中連片、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積極融入黃河流域自然景觀。

“兒子在四川,逝者如斯夫!”但我笑著說:“我家在北川,歲月如畫。”

花兒和少年翩翩起舞,風吹麥浪,芬芳北川。

秋分時分,在陣陣麥香中,我走進了東峽鎮壹棟白墻黛瓦的新建居民樓。主人家特意為我們設置了寬敞明亮的客廳和書房。

藏書豐富,環境優雅。就在媽媽開始給孩子準備冬裝的時候,我開始挑選大量有特色、接地氣的關於北川的素材和詞匯。我想用最樸實優雅的文字為北川做壹個溫暖的悼詞,和那些色彩斑斕的服飾壹起為秋天的北川增添壹些色彩和溫度。

在這種氛圍中,我莊嚴地翻開《詩經》,朗誦那些經過歲月打磨,依然熠熠生輝的詩篇,感受農耕文明的滄桑滋養著中華大地。

呵呵,在這首《周松豐年》詩裏,我找到了與北川出土的有舞蹈圖案的彩陶盆上的圖畫最吻合的描述,因為這首詩裏的意境和北川先民的壹模壹樣——

“好年景,莊稼多,莊稼高,莊稼萬億,莊稼多。為了酒,為了祖先。為了協商壹百份禮物,妳會得到祝福的。”

翻譯過來應該是這樣的:“好多莊稼,我們又有壹個高大的糧倉了,豐收了吧?”幾百億,太多了,太多了!我們可以釀酒,如果有多余的食物,就送給祖先。老祖宗,妳看我們的各種禮儀和禮物,什麽都很齊全!於是法警代替祖先說話:給所有人祝福。"

這就是賦的魅力。樸實的詩句讓我們感受到了古代人們祭祀祖先的場景,更感受到了對祖先的敬畏。古老的北川,應該是最有資格接受這樣的贊美和歌唱的。

時過境遷,人傑地靈。如今,火熱的歲月正在向我們展示著不壹樣的驚喜:北川的天空變得更加清澈明亮;北川河的徑流量壹年比壹年大;北川物產越來越豐富,歲月越來越豐厚——這是北川人的福氣!

秋高氣爽,風吹麥浪。依偎在北川的懷抱裏,我們能感受到時代沈浮的脈搏,近距離聆聽村民們真誠的呼喚,更真切地理解壹些沈重的詞句:美好與和諧,緬懷與懷念,感恩與敬畏。這應該是對黃河上遊這壹地區未來的最生動的表達...

讓我們用壹朵濕漉漉的北川花來表達此時此刻對北川的眷戀:

達阪的杜鵑花,

樹枝很硬,

骨頭很大,

不要像壹朵帶刺的玫瑰花壹樣綁住雙手;

曬幹的鄉愁掛在心尖,

在炕上,

馬車拉著,

陪我進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