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孤獨的月亮散文

孤獨的月亮散文

孤獨的月影被秋風吹落在地,隨著枝葉搖曳。天空像洗過壹樣越來越幹凈。遠處稀疏的星星悠閑地眨著深邃的眼睛,時而凝視,時而閉眼深思,時而憧憬...

這樣的夜晚總讓我想起我的奶奶,常常坐在門前的小板凳上,望著天空,眼神溫暖。這時候,如果我們也搬個小板凳坐在她旁邊,她會在小板凳上教我們唱老兒歌,穿駝色衣服...

奶奶壹生無子無女,母親被奶奶收養。這些奶奶媽媽都沒提過,是鄰居的二奶奶說的。奶奶小時候父母早亡,嫁給爺爺後不久,土匪橫行。當晚土匪來搶村,奶奶裹著腳跑不動。爺爺背著她到村外的山溝裏躲避。爺爺不顧奶奶的反對,回村把家裏唯壹賴以生存的牛牽出來。在回來的路上,他被強盜殺死了。那時候奶奶才二十出頭。不知道是不是封建禮教。原因是我奶奶因為迷戀我爺爺,沒有再婚,壹個人過著清貧的生活。

媽媽的親生母親帶著七八個孩子出來討飯。她路過這裏的時候,二奶奶看著他們,真的好可憐。雙方商量後,她把小女兒交給外婆撫養,至少可以生活,外婆也有期待。就這樣,四歲的媽媽和奶奶住在壹起,除了鄰居的叔叔阿姨,奶奶在村裏壹個大戶人家當幫工,人可以自己養活自己。我媽從小就去幫忙割草,放牛,做飯。這期間她受了多少苦,吃了多少苦,不得而知。

在我的記憶中,外婆的小腳可謂三寸金蓮,拄著拐杖微微駝背,走路都是顫顫巍巍的,腳步輕盈緩慢。我們經常給奶奶洗腳,給她剪腳趾甲。壹方面,她年紀大了,自己做這些事情有點吃力。另壹方面,我們總是想看到她裹著的腳。奶奶慢慢解開纏了她近壹輩子、讓她無法自由行走的裹腳布,露出那雙從不輕易示人的小腳。我看到奶奶的腳趾除了大拇指外,都蜷縮在腳底。我試圖把它們拉起來,但我奶奶只喊疼,因為它們已經長在腳底了。我問我奶奶纏足的時候疼不疼。她表情很呆滯,說疼。我傻乎乎的說,那妳怎麽還裹著?奶奶說疼的時候就偷偷解開了,但是大人看到了會抓過來重新包起來。拼命哭到腳趾斷了蜷縮在腳底也沒用。時間長了,妳就不知道疼了,也就再也走不好路了。奶奶說這些的時候表情還是很平淡,好像這些事情從來沒有發生在她身上。而我只能輕輕的為她洗著見證歷史的小腳,盡量不讓她感到疼痛,以此安撫這個歷經滄桑的老人的心。

秋天,天氣冷了,奶奶就戴上了黑色的頭巾。我依稀記得黑色的頭巾是絲綢做的,閃著絲綢特有的光澤,有的還繡著各種同色的圖案,兩頭紮著流蘇,是專門給老人包頭用的。現在很難看到這樣的事情了。這個時候老年人穿的衣服要比年輕人重壹些,但是戴上這樣的頭巾會顯得精神很多。奶奶的黑色圍巾露出白色的銀發,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每天中午放學,奶奶坐在門口曬太陽,我給她梳頭。解開黑色的頭巾,白色的頭發在後腦勺有壹個小發髻,像壹個小圓蘑菇,蘑菇上纏著壹個小網,防止頭發掉下來。奶奶總是收拾的很整齊,頭發也總是很整齊,這是這個發網起到的關鍵作用。如果要取下發網,必須先取下插在發髻上的兩個U型銀發夾。摘下發網,頭發並沒有散開,而是纏上了銀簪。簪子不大,跟食指壹樣寬,長短差不多。只有兩個尖端漏出來。轉圈取下就能完全看到頭發,不用多久就能完成。其實我喜歡給奶奶梳頭,還有壹個原因,就是想看看奶奶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簪子和發夾。奶奶說她所有的財產都在她頭上。看著閃亮的白色簪子和發卡,可以想象他們和奶奶壹起度過的日日夜夜。

每天放學回來,奶奶總是坐在門口,遠遠的看著我們走近,告訴我們梁上的籃子裏有蛋糕。我們放下書包,站在長凳上,拿起籃子。揭開蓋著的籠布,看到裏面金黃的玉米餅子,散發著香味。奶奶總是微笑著看著我們吃飯。那時候我們只知道吃。後來長大了,覺得奶奶怎麽把籃子掛在房梁下的掛鉤上很奇怪。吃著奶奶做的玉米餅,我們慢慢長大,奶奶也變老了。後來在幾十裏外的縣城上中學,壹周回來壹次。每次回來,外婆的身體都壹次比壹次差。終於,在那年秋天後月亮最亮的壹個晚上,奶奶像壹盞耗盡的油燈壹樣走了出去。母親說,奶奶安詳地走了,臉上帶著微笑。

望著天上的明月,我仿佛又看到了奶奶慈祥的面容,她拄著拐杖顫著腳走路的樣子,還有她坐在月下時眼裏的溫暖。我們坐在奶奶身邊唱著那首古老的童謠,駝色的衣服放在小板凳上...

我突然覺得月亮並不孤獨,因為它的心裏充滿了太陽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