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城與城之間有過戰爭的歷史。
雖然我拿了樹枝還了。
有多少關,有多少悲歡離合
妳永遠是壹座無情的建築。
蹲在荒涼的山頂上
冷眼看人間恩怨
為什麽我不能唱給妳聽?
寫妳寫不出文章。
當我提到妳的時候,會有壹團火。
火裏有妳萬裏的屍體。
用妳千年的臉
有妳的雲,妳的樹和妳的風。
敕勒川陰山下
今夜月色應如水。
今夜黃河仍將從妳身旁流過。
流入我無眠的夢裏
長城是中華民族歷史的見證。長城是中華民族的戰爭史;長城是偉大的中華民族歷史的象征。席慕蓉的《長城謠》:“是壹首關於事物的抒情詩。在這首詩中,詩人用了唯壹最能表達他感情的意象——長城。詩人運用聯想、擬人、排比等手法,勾勒出長城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強烈向往和熱愛。全詩以民歌的形式,語言樸實,感情真摯,意境悠遠,體現了詩人深沈的悲涼。
詩人的思維很開闊。詩歌伊始,詩人站在歷史的角度,遙望長城,從長城上的關隘,聯想到長城的歷史、民族戰爭的歷史、民族的悲歡離合,引發了詩人深刻的民族歷史感。接著,詩人勾勒出長城的形象:“妳永遠是壹座無情的建築/蹲在荒山頂上/冷眼看人間恩怨。”“無情”、“蹲伏”、“冷眼”都是對長城的描寫,詩人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將長城擬人化。長城看似是歷史的旁觀者,但長城本身就是壹部進化史,有著曲折的經歷。長城見證了歷史的短暫和無情。接著,詩人抒發了自己的情懷,表達了自己在長城凝結的火熱的民族感情。“身”和“臉”是對長城的意象化描述,使長城的形象更加生動突出。《有妳的雲,有妳的樹,有妳的風》采用了排比的手法,強化了詩人的情感表達:思念家鄉的壹草壹木,而且這種思念越來越強烈。最後壹節,詩人白日夢了自己的家鄉和長城:“敕勒川,陰山下/今夜夜應似水”,勾勒出壹幅寧靜明亮的意境。月色如水,黃河夢。在這裏,詩人唱出了鄉愁的深情。
變奏和跳躍的運用是這首詩的壹大特色。詩的第壹段“妳永遠是壹座無情的樓/蹲在壹座荒山上”是用異體字寫的,按正常語序應該是“妳永遠是壹座無情的樓蹲在壹座荒山上”。詩人通過語序的顛倒,造成句子成分的錯位,使詩形成壹種質感和張力,使長城“無情”和“蹲伏”的意象更加鮮明。再比如,詩的第三段“陰山下的敕勒川”,詩人在這裏用了跳躍式的語言寫作,省略了介詞“在、、、、”。通過這種省略,造成了詩歌的空間跳躍。
作為壹首抒情詩,抒情性是這首詩最大的特點之壹。作為詩人的抒情意象,長城體現了民族歷史和民族精神、中國文化傳統和詩人獨特的個人情感。所以,在第二句詩裏,詩人的感情流露出來了:“妳為什麽不能唱/寫妳不能寫/提妳有火?”詩人為什麽要這麽做?這是因為詩人已經將長城融入了自己的生活。長城厚重的歷史和曲折的經歷,讓詩人把深厚的感情寄托在長城上。這種感覺影響著遠離故土的詩人的思鄉之情。所以在第三節,可以表達詩人真摯的思鄉之情:“敕勒川,蔭山之下/今夜夜應如水/而黃河仍將從妳身旁流過/入我今夜無眠的夢”。雖然民族戰爭的歷史已經過去,但它仍然觸動著詩人的心弦。在這不眠之夜,詩人的思緒在遠方,從遐想到敕勒川,背陰山下如水般閃耀的月光和長城邊流淌的黃河突然回歸現實,詩人期待這份惆悵隨著黃河流進他的夢裏。在夢裏,我會看到我的家鄉。
夢不眠,思亦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