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期工程主要包括博物館、遊客中心、大門(含廣場)、停車場、道路、圍欄、綠化、照明、安保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遺址保護展示、環境整治等工程。計劃總投資4.42億元。其中,博物館及附屬設施建築面積約2.5萬平方米,投資654.38+0.2億元;遊客服務中心2700平方米,投資1.5億元。
據平涼臺古城遺址保護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征地補償已經完成,下壹步是房屋拆遷和居民安置;博物館的初稿已經完成,正在修改完善。相關建設程序審批完成後,壹期工程即可開工建設。
平涼臺古城遺址是萬秋之地,距今已有4600多年的歷史。中國第壹部詩歌總集《陳秋》以及《東門_》、《爾雅註》和都有記載。位於淮陽東南4公裏的大竹村西南。1979發現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此進行了多次考古發掘。為了揭示龍山時期城址的布局結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報國家文物局批準,聯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研究所於2014至2019對該遺址進行了系統發掘,總發掘面積4360平方米,揭示了平涼臺古城遺址是中國最早的方正之城,具有規劃良好的方形格局特征。考古人員在古城遺址中發現了完整的早期城市排水系統,這是目前中國已知的最早、最完整的城市排水系統,並在中軸線的西部和南部發現了中國最早的車轍,將中國汽車的起源至少提前了500年。
這座古城遺址年代最早、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對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的產生、國家的起源、早期奴隸制等重大學術問題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三條城市和鎮應當依照本法制定城市規劃和鎮規劃。城鎮規劃區內的建設活動應當符合規劃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因地制宜、講求實際的原則,確定應當制定鄉規劃和村莊規劃的地區。指定區域內的鄉、村應當依照本法制定規劃,規劃區域內的鄉、村建設應當符合規劃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和指導前款規定以外地區的鄉、村制定和實施鄉規劃、村莊規劃。
第四條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應當遵循城鄉統籌、合理布局、節約用地、集約發展、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資源和能源的節約和綜合利用,保護耕地和歷史文化遺產等自然資源,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傳統風貌,防止汙染和其他公害,符合區域人口發展、國防建設、防災減災、公共衛生和公眾健康的要求。規劃區內的建設活動應當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在城市總體規劃和鎮規劃中合理確定城鎮的發展規模、步驟和建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