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村的竹林
去年夏天,我和愛人走在蜿蜒的山路上,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作家村的竹林裏。作家村位於崇義楊淩國家森林公園,這裏竹林掩映,竹香四溢,空氣清新,陽光從竹林頂端的縫隙中照射進來,遠處有清脆的鳥鳴,是壹種遠離喧囂都市,融入自然的* *。放眼望去,竹子很多,枝葉繁茂,煙波浩渺,竹浪洶湧,視線突然變得清晰,心情突然變得遙遠。放眼望去,蜿蜒的群山到處疊著綠波,翠綠、翠綠、墨綠層層推進。吸吮著竹子的清香,品嘗著竹子的氣息,令人心曠神怡。
面對迷人的景色,我趕緊拿出手機拍照。“哢嚓”“哢嚓”拍下了山坡上的這片竹林。茂盛的樹葉,清新碧綠,藍如大海。陣風吹來,竹葉像姑娘的藍紗舞簾倒映在河中,又像漂洗過的墨綠色窗簾,隨波飄蕩。這優雅美麗的風景令我著迷。在這個綠色的時空裏,迷失的眼睛與新鮮的綠色糾纏在壹起,包裹起色彩斑斕後的沈悶視覺。偶爾有強風侵入柔長的微風中,使竹枝上端不時輕搖,與綠葉之妖共舞,奏出悠揚的沙沙節奏。在風和竹舞的沙沙音樂中靜下心來,讓塵埃的心境融入舒緩悠揚的梵文。淡淡的微風調和著竹葉的清香,深深的呼吸清新芬芳。我的思緒隨著鏡頭的旋轉飛揚:這片大自然賦予的竹林,以千年的姿態,詮釋著永恒的風土人情。我忘記了這裏的壹切喧囂,只留下綠色和幽幽;我在這裏忘記了時間的存在,只留下了靜謐的時空。
妳看,它們踩在荒山和山谷上,甚至是巖石縫裏,紮根在壹片非常貧瘠的土壤裏。但還是憑著毅力,在逆境中,快樂而頑強的默默成長。常年遭受風霜雨雪的鞭打和磨煉,始終“堅持青山在”,無怨無悔,相互依戀。我拍過富貴的牡丹,孤傲的菊花,嬌嫩的桃子,灑脫的蘭花;我也讀過不少文人墨客贊美松柏精神、梅花情操、荷花氣節、垂柳神韻的詩詞,但那淡雅的竹子卻與眾不同,總給我留下難忘的印象。
小時候喜歡四季竹林的綠。我經常去外婆家後面的竹林踩著軟軟的落葉,幫新竹剝下想藏羞的外衣,爬上竹竿看世界,但從來沒有成功過。以前玩竹子,後來欣賞,近在咫尺欣賞,現在卻沈浸其中,幻想著:在這幽幽的竹林深處,搭壹個竹棚,做各種竹具,在碧波之上的竹筏上暢遊。竹子,又直又韌,可以彎曲做東西;它清涼爽口,能清涼散熱。在中華文明的長河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竹文化。筷子,農耕文明生產的器皿。簡牘是古代用來記錄事件的載體,傳承著豐富而悠久的古代文明。竹笛,壹種用上等竹子制成的演奏樂器,清脆悅耳,使聽者神清氣爽。還有涼席,江豐漁火的竹排等等。都是以自然為和諧而生,以人的“仁”而成。專心竹林,壹片壹片,穩中有升;壹根根竹竿,根根挺拔;細細長長的竹葉,抖起了濃郁的綠紗,郁郁蔥蔥,在微風中翩翩起舞;彎曲新竹,像壹個溫柔的女孩,依偎著綠色和高大的老竹。竹子,那搖曳而堅韌的華乾,那悠揚的韻味讓我煥發青春。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雅士,詩詞歌賦都在竹韻之上,如蘇軾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鄭板橋的“堅持青山不放松,根原在破巖。只不過竹子是清澈的,優雅的,孤獨的,驕傲的。竹子的魅力,既不是冬梅的紅傲雪,也不是蘭花的嬌艷容顏,更不是秋菊的金霜。這位先生只有清風明月間的高風亮節,碧玉如暖般清新淡雅。還有“壹段又壹段,千枝萬葉存。“我不開花,所以不用捕風捉蝶。”贊美竹子樸素、輕盈、飄逸的氣質。這些傳世佳句生動地描繪了竹子不屈不撓的精神。纖細的竹子歷經霜雪,歷經四季始終枝繁葉茂,集堅定、剛毅、挺拔、安詳於壹身。先賢們愛竹、惜竹、迷竹,進而贊美竹、畫竹、寫竹。他們稱竹子為“老寒三友”,與梅、蘭、菊並稱四君子。人們不僅喜歡竹子的外形,也喜愛竹子的內涵,由此產生了竹文化。
太陽就要下山了。愛人催我回家,我轉身。夕陽的余暉映在竹林中。放眼望去,無邊無際的竹林就在藍天白雲的近旁。恍惚間,層層竹浪化作了無字的詩,美妙的歌,五彩的畫。還有搖曳的竹葉是那麽溫柔。這時,我的心豁然開朗:千百年來,為什麽畫家畫竹子,文人寫竹子,人們總喜歡在房前屋後種竹子。這不僅是竹子的美感,也是竹子獨有的性格。更重要的是,竹子的文化魅力從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演變成了民間形象,“竹報平安”是吉祥平安的象征。
:竹林
與其生活沒有竹子,不如吃沒有肉。竹子在文人中壹直是純潔、高雅、正直的象征,因此與梅並稱為四君子。江南有許多竹子。我的家鄉屬於丘陵地區,但我住的地方沒有山。這是我小時候覺得很遺憾的事情。* * *可能是我看了很多童話,總覺得山裏有數不清的奇花異草和精致的動物。* * *所以家鄉沒有波瀾壯闊的竹海。竹子只有壹種叫點竹,挺拔,比毛竹粗,但比毛竹細得多。是青青的,秀秀生氣了,就像江南的女人。竹子大多是生長在房前屋後的壹小片,但它屬於竹子,只是普通人沒有那麽多文人情懷,但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還是願意對竹子有感情的。因為它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春天美味的嫩竹筍、晾衣服的桿子、盛米的洗衣筐、曬梅子的匾額、買菜的筐、、、、、還有很多家居用品都與竹子息息相關。那時候每家每隔壹兩年都會請壹個竹匠來修理,重新編織壹些竹制品。我記得我們村只有壹個老人知道這門手藝。老人年紀那麽大,彎腰駝背,老是圍著壹條大圍裙,但是手藝好,人又好,所以大部分人都很尊敬他。主人已經準備好了餐桌。老人中午從不喝酒,說是怕耽誤下午的工作。只有吃晚飯的時候,他才會倒壹小杯,總是小心翼翼地吃著食物。竹匠邀請我們的那壹天,家裏人會提前把竹子砍好。壹般三到五年的竹子適合編織。我們的孩子總是喜歡看老人在他身邊工作。首先,他們用刀刮掉青皮,然後把竹子掰成許多細條。老人在和鄰居聊天中完成了壹件又壹件令人滿意的工作。
我家也有竹林,但不是在房子旁邊,而是和幾個鄰居的竹林相連,占了壹大片菜園。竹林很大,家家戶戶都用玫瑰做的柵欄把它隔開。我最喜歡春天的竹林。粉色和白色的玫瑰將在這個季節盛開。晚上我總是喜歡呆在這裏。太陽的余輝撒在竹子上,歸鳥的叫聲讓竹林熱鬧起來。四月是光竹筍破土而出的時候。這個時候不允許在沒有大人的情況下在竹林裏玩耍,怕粗心的孩子踩到剛冒出來的竹筍。江南的春天總是在夜裏下雨,但是壹夜之間,竹筍在雨水的滋潤下已經長得很高了。於是在雨霧蒙蒙的早晨,我會跟著父親去竹林裏挖筍。這個時候,早起的鳥兒已經出去覓食了,竹林濕漉漉的,靜悄悄的,我仿佛還能聽到竹子拔節的聲音。我總是在父親的指導下小心翼翼地挖竹筍,偶爾和父親聊天,詢問這片竹林的來歷,什麽時候種的。父親搖搖頭,說不知道。在他很小的時候,竹林就已經有了,只是沒有這麽大的面積。因為竹子是從地下的根衍生出來的,所以竹林變得越來越大。我越來越喜歡竹子了。竹林是自己的能力無私地給人的!帶著收獲的早期,心滿意足地回家,媽媽總是把漂亮的竹筍送給沒有竹園的鄰居。而且我們的餐桌上還會有幾個和竹筍有關的菜,比如紅燒竹筍,竹筍燉蛋,竹筍燒臘。
到了5月,竹筍不再從地裏冒出來,壹些沒被挖出來的竹筍已經長成了青竹。這個時候爸爸會為竹林松土,算是感謝妳給我們壹個月的美味回報。希望來年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收獲。
我在四季的更替中漸漸長大,竹林卻在千變萬化的時代裏越來越小。現在我已經到了不惑之年,竹林在最後的堅持中消失了。我的家鄉早已翻天覆地,人們不再把竹子作為日常用品。商場裏看到的竹制品雖然精致,但總感覺少了點煙熏味。消失的竹林到處都是高樓,但我總會想起春天早晨那片散發著玫瑰香味、濕漉漉的竹林。
:竹林
最好的靜下來的地方是在竹林裏。
清晨,晨露在竹上,讓綠有了生命,綠了。竹子的綠是壹顆閃亮的綠寶石,可以直達內心的綠。只有竹子能做到。
走過竹林,我踩在黃葉覆蓋的略濕松軟的土地上。那些葉子,沒有水,變得非常幹燥。仔細看的話,在那壹大塊不完整的幹竹葉裏,還是能找到壹兩片完好的。拿起來,隱約能看到竹竿。葉子發黃,莖細,幾乎透明。踩在這些竹葉上,樹葉吱吱作響,聽起來非常悅耳。
擡起頭,我看著那些茂密的竹葉,擋住了陽光,點點滴滴的光線從樹葉的縫隙中透出來,在地上印下壹片片小光點。竹林裏,永遠不會有盛夏,永遠是那麽涼爽舒適。那片竹葉,遮住了陽光,遮住了煩躁。
盯著壹根竹子,我被迷住了。那根竹子的根已經變黃了,但竹身還是那麽直。它依然傲然挺立。我想,即使被砍了,它還是以驕傲的姿態倒下了。多麽驕傲的竹子啊!
遠處,總有笛聲回蕩。未知的音樂,卻牽動人心。
忽然,壹步壹步已經走出了竹林。突然,強烈的光線讓我眼前壹片漆黑。習慣了之後,我回頭看。在那個安靜的地方,成千上萬的竹子傲然挺立,隨著微風輕輕搖曳。
那壹望無際的翡翠,裏面寧靜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