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霞浦高羅灘,沿著半島海岸線向南行駛,穿過壹個又壹個村莊,尋找壹片又壹片沙灘,看漁民修船補網,看漁排來來往往,看滿是竹竿的沙灘,看村民挖蛤蜊,在高羅灘和爺爺聊聊天,在胡大的沙灘上坐車。天氣陰沈沈的,雲厚而多變,有時陽光明媚,然後下雨。四月中旬,春天的霞浦,萬物復蘇。
霞浦的東安漁排,像壹個漂浮在海上的漁村,繞著海邊公路找東安漁排,在三洲村附近找了壹個更好的角度,可以俯瞰整個漁排文化區。如果陽光好壹點,周圍點綴的漁排小屋應該很美。
密密麻麻的網箱漂浮物,藍黃相間的水上小屋,來回穿梭的小舢板,馬達聲回蕩在港灣,偶爾有若隱若現的喊叫聲。漁民住在漁排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汕頭山位於通往姜維村的路上。退潮沙洲壹直延伸到沙灘,遠處是壹座饅頭形狀的小山丘。漲潮時,沙洲被淹沒,小山看起來像是海中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