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宋詩的主要藝術特征是什麽?

宋詩的主要藝術特征是什麽?

宋詩充滿了散文化,便於討論和點出道理。上面的富於理性,下面的呆板缺乏情感。在題材上,宋詩取材廣泛,但與唐詩相比,宋詩缺少邊塞英雄作品。與宋詞相比,宋詞缺少感傷動人的作品。

宋詩以意取勝,深刻透徹,美在勁。但學起來太招搖,講究字字出處,喜歡八卦典故,失去了雍容華貴之美,有損意境。宋詩往往求新、求新、求細、求透,缺乏天真的趣味。

關於宋詩的特點,壹般認為最重要的是議論性和散文化。“詩以文為本”,唐代壹些詩人如韓愈等已有起步,但以此為標準而成為壹代詩風的人,自歐陽修、梅等人,到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都達到了極致。從“以詩為文”到“以詩為論”,宋詩之所以在強大的唐詩影響下獨樹壹幟,形成自己的風格,是深植於時代的。北宋時期,從慶歷新政到王安石變法,變法及隨之而來的派系鬥爭壹直是知識分子關註的主要問題。南宋末年,主戰與主和把朝野士人分成了截然不同的兩派。絕大多數詩人具有官僚和知識分子的雙重身份,“談時事,爭才氣”是這群人的共同特征。其次,宋代儒學改變了唐人固守前代註疏、疑經惑古的舊習,成為壹種風氣。已經官僚化的學者被加上了學者的身份。所謂好爭論的人,主要是這兩個特殊背景造成的。

宋詩的議論性還有壹個特點:對理性的興趣。所謂理趣,是指詩歌意象所體現的人生哲理。宋詩理趣形成的文化根源主要不是理學,而是佛教的禪機。錢鐘書《談藝術》第壹條是“詩分唐宋”,“唐詩善表意韻,宋詩善以筋骨說理”。宋代最有意思的代表著作,多為王安石、蘇軾及其追隨者黃庭堅、陳師道所作,他們的哲學思想在理學形成之前已經自成體系。比如蘇軾的《二韻·法之·舊詩壹》:“春來何處去,不是歸洪,是踏舊徑。但願老師真如明月,甕中無人相會。”即源於《高僧傳》所載的醋頭僧鬥機鋒頌。

此外,兩宋詩壇還有兩個前所未有的特點,壹是詩歌派別的產生和形成,二是作為詩歌批評方式的“詩話”的產生和流行。宋代流派眾多,與佛教宗派的刺激和復雜的政黨鬥爭有關。比如北宋末年,魯本寫的《江西詩社宗派圖》,把黃庭堅以下的25人都列了出來,於是就有了所謂的“江西詩派三派”,就像禪宗的“法四”壹樣。名單中所列的人都是以名節為上進心,氣味相同。至於文學觀的差異導致詩人門戶之見和嚴格壁壘,與“詩話”有著內在的因果關系。

錢鐘書評價宋人說:“宋人有唐詩為榜樣,是壹大幸,也是壹大不幸。宋代詩人看了這個好榜樣,學會了向善,會在技巧和語言上精益求精。同時,有了這個好榜樣,他們也懶了,放縱了模仿和依賴的慣性,也就是在努力模仿前人。”[1]自南宋嚴羽《蒼施瑯話》以來,對宋詩的評價壹直存在嚴重分歧,直至在文學史上形成“尊唐”和“崇宋”兩派。總的來說,唐詩重在情感,宋詩重在理性。從藝術角度來說,宋詩很多作品缺乏生動性,音樂美,感染力弱,這是它的短板。錢鐘書在《宋詩選序》中評價宋詩說:“宋詩還有壹個缺陷,愛說理,愛議論;真相往往是淺薄的。”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宋詩在盛唐詩歌節奏完整、意象巧妙並達到高峰的條件下,找到了壹條新路,為現代詩歌的發展提供了具有時代意義的範例,是宋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