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曲子從唐代開元、天寶年間壹直流行到中晚唐。到了宋代,由於蘇軾的壹次誤會,改名為《陽關三記》,同時流傳也達到頂峰,成為宋人告別的保留曲目。後來,在明清時期,它成為阿沁調,成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壹。
王維曾經是唐朝天寶年間的宮女。用現代的話說,他在外交部禮賓司負責禮儀接待的音樂。而且王維不僅精通音律,還擅長繪畫。
他的送別詩前兩句如畫,後兩句意味深長,深情款款。至於詩中送別的對象,似乎應該是壹位被派往安西戍邊的官員。根據《唐律》,杜甫說這個“元二”就是詩人元結。
1.《寄元貳拾安魏》賞析
清晨的雨濕潤了土地的塵埃,客棧的客棧,客棧的枝葉,壹片新葉。
真心勸朋友幹壹杯酒,西出陽關,難逢親人。
這首詩的具體寫作時間不詳。有學者分析,應該是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以後,也就是安史之亂之前寫的。
詩開頭第壹句就直接點出了事發地點,在長安西北的魏城。這裏曾經是秦朝的鹹陽老城。唐人從長安出陽關,都是從渭城出發,所以渭城有專門的官驛站。
清晨,下了壹場陣雨,很快就停了。所以說是“雨中輕塵”。雨不大,但地面剛剛被打濕。
這場雨可以說是剛剛好,因為雨小,只是為了清理官道上揚起的飛塵,路上不會留下水和泥。
細雨打濕了道路兩旁的綠柳和招待所的白粉墻,使它們的顏色清新可愛,就像剛被畫家染過壹樣。
告別的話題往往被寫成壹部悲傷的作品。比如白居易《告別古草原》的最後壹句“啊,朋友的王子,妳又走了,我聽見他們在妳後面嘆息”,王維自己也有壹句“春草年年綠,我的朋友的王子啊,妳呢?”。
但是,王維在這首詩中的告別卻很淡定。這是因為元二奉國王之命,鎮守安西前線。當時大唐國力鼎盛,安史之亂尚未爆發。
安溪雖然孤僻,生活不如長安方便,但也沒有太大的危險。而且任期屆滿後,如果沒有錯誤的話,元二還有可能得到朝廷的表揚或者被提拔。
盡管如此,王維還是想在詩中表達對好友圓二的依依不舍之情。有了好兄弟,就不會以“孩子* * *”的風格告別了。中國人在與朋友餞行時,喜歡互相敬酒,所以王在詩的最後兩句說:“勸妳喝杯酒。”
再喝壹杯,再喝壹杯,為什麽?因為這杯酒代表著“兄弟情誼”。出了陽關,我去了胡夫安溪。那裏雖然有酒,但是沒有“老朋友”可以喝。
王維的《七絕》壹經出版,便風靡整個唐朝。當時著名的音樂家李龜年的弟弟李鶴年把它譜成了《成衛曲》,並在各地演唱。後來白居易辦家宴,總要唱。因為它的情感強度,恰到好處,適用的場合也比較廣泛。
元朝以後,中國人把設宴招待朋友稱為“迎客”。想必“迎客”二字出自王維的“雨中淋浴,無視塵埃”。然而,這裏的“歡迎”已經不再意味著向親友告別。因為歡送會上有壹首特別的歌要唱,名字叫《陽關三層》。
二、《成衛曲》與《陽關三層》王維的《寄元二氏安西》在唐代流行時,歌名壹直叫《成衛曲》。傳到宋代後,宋人把陽關曲和渭城曲的名稱搞錯了。
他們把“陽關曲”作為“渭城曲”的別稱。實際上,《陽關曲》是唐代的壹首少數民族風格的歌曲。魏城曲改名後,最初是以歌的形式在宴會上演唱。
後人不斷完善這首曲子,並在後面加了幾組歌詞。等於是把王維的故事進行了細致的處理,分三段來唱,合起來叫“陽關三疊”。
宋代文學極為繁榮,文人閑來無事喜歡修改古詩。李白等人的名作《靜夜思》《走進酒來》都改了無數遍。當然,王維的這首送別詩也不例外。
甚至越來越離譜,後來已經變成了130多字的長詩。據說蘇軾還和別人爭論過這首歌的唱法:這首歌本來叫《三疊》,現在卻被唱成了《四疊》。
明代文學家胡振亨在著作中說:唐詩中以王維的作品為最盛,中後期以李益、白居易的作品為最盛。在陽關曲的影響下,宋詞中有164部作品使用了“寄元二十安Xi”的句式。
從唐代到宋代,從渭城曲到陽關曲,最後到陽關三疊,也與蘇軾有關。因為他曾經提到這首歌的古曲是《陽關第四聲》裏的“三折”。
有學者說,這其實是因為蘇軾讀白居易的詩時,把白居易《唱陽關四聲》詩中的“聲”誤認為“重疊”,結果陽關曲變成了“陽關三重疊”。
但這涉及到古音學,蘇軾無法理解,對現代普通人來說更是如此。元金時期唱《陽關三層》的人相對較少,但元好問等人還是會唱的。
明清進入低谷,逐漸從歌曲向鋼琴曲轉變。清代弘治年間,鋼琴曲《陽關三層》開始流行。從此,它從壹首普通百姓在街頭巷尾、酒桌上唱的流行歌曲,變成了宴席上優雅的古琴曲。
黃龍山新近出版的《明代擬聲譜》中,《陽關三疊》實際上有八段。只可惜第壹段是王維的詩,後來全是後人自己加上去的,不如叫《陽關八疊》。
由於《渭城曲》本身所蘊含的“送別”的文化意義,陽關三疊流傳千年。到了近代,陽關三層除了古琴音樂,還有琵琶音樂、笛子音樂等多種形式,逐漸成為中國十大古典音樂的代表作。
結語唐代有很多優秀的送別作品。為什麽王維的《成衛曲》流傳最廣?我想,除了因為他曾經是唐宮的音樂官員,他熟悉李龜年和李鶴年。
正是因為精通音樂,所以他在詩中使用了“輕塵”、“青”、“新”等柔和的詞語。所以這首小詩不僅讀起來有詩意,唱起來也柔和清新。
特別是最後兩首詩,直接描繪了壹個宴會上的告別場景。"我勸妳再喝壹杯酒。"所有真摯的感情,用心的告別,各種豐富復雜的情感,都被包容在那壹杯清酒和壹聲“老朋友”裏,所以廣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