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書香》,原詩是“還沒來得及征服,就已經死了,英雄從此在衣襟上哭泣”。解讀:可惜他在開始攻魏的時候就死在了軍中,常常讓歷代英雄熱淚盈眶!
《書香》是唐代詩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後第二年遊覽武侯祠時創作的壹首詠史詩。
書香的原詩
蜀丞相廟
杜甫
絲綢之城附近的壹片松樹林中,著名總理的廟宇在哪裏?
春天的綠草點綴著臺階,鳥兒在樹葉下歡快地鳴叫。
第三個召喚加重了他的國家事務,他給了兩代人他的真心。
但是在他征服之前,他就死了,從那以後英雄們就在他們的外套上哭泣。
易懂的翻譯
武侯諸葛亮祠堂在哪裏找?在成都郊外茂密的柏樹林裏。綠草映襯著臺階上的自然春色,樹上的黃鸝透過枝頭相互歌唱。認定天下先人三訪茅廬,輔佐兩朝開國,忠義從業。可惜魏未敗先死於軍中,歷代英雄淚流滿面!
創作背景
據秋註,《書香》是杜甫於上元元年(760)春所作。唐肅宗甘源二年(759)十二月,杜甫結束了在周琴、銅鼓(今甘肅成縣)四年的流放,在友人的支持下,到成都浣花溪畔定居。成都曾是蜀漢都城,城西北有諸葛亮廟,稱武侯祠。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春,遊諸葛武侯祠,寫下這首感人肺腑的詩。
蜀漢彰武元年(221),劉備在成都稱帝,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漢的宰相,這首題為“蜀相”的詩是諸葛亮寫的。杜甫雖然懷揣著“為君子,堯舜”的政治理想,但仕途坎坷,抱負無法施展。他寫《書香》這首詩的時候,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他目睹了國家的危局和生命的喪失,他誌願為國家服務,沒有辦法。所以他對諸葛亮開創基業,挽救時局,十分欽佩和尊敬。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首七律書香,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智德的崇敬和功業未成的心情。集情、景、議於壹爐,既評歷史,又含現實,堪稱歷代歌頌諸葛亮詩詞中的絕唱。
詩的最後壹對“還沒來得及征服就已經死了,英雄們從此在他們的外衣上哭泣”,哀嘆諸葛亮病逝時在軍隊中失敗的歷史不幸。諸葛亮欲死之誌的悲劇結局,無疑是壹首生命的贊歌。他用行動踐行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誓言,進壹步升華了這位古代傑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產生了讓人奮發向上的力量。
這首詩分為兩部分。前四句向丞相祠堂致敬,從景物描寫中反映現實,流露出詩人的憂國憂民;後四句贊美總理的才華,緬懷來自歷史追憶的先賢,包含著對祖國命運的諸多期許和憧憬。全詩寓意深刻,寄托深刻,產生了深沈悲涼的意境。總之,這個七定律話語很簡單,但是容量很大,概括程度很高。短短56個字,講述了諸葛亮的壹生,向讀者展示了壹個不朽的諸葛亮。後人的愛國者和普通讀者在吟誦這首詩時,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尤其是當我讀到“但在他征服之前,他已經死了,英雄們從此在他們的外衣上哭泣”這句話時,我忍不住哭了。
在藝術表現上,問題自答,事實白描,情景交融,敘述與討論相結合,結構渾然壹體,層次激蕩,有壹種煉字切句、聲調和諧的語言魅力,令人吟嘆,回味無窮。杜甫的詩被稱為“沈郁頓挫”,書香就是典型代表。
作者簡介
杜甫(712 ~ 770),用壹個好聽的詞,試圖自稱少陵夜老。以進士為例。他曾經是校部的員外郎,所以在國際上被稱為杜工部。他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譽為宋代之後的“詩聖”,與李白並稱為“杜麗”。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對貧苦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展現了唐朝由盛到衰的歷史進程,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他善於運用各種形式的詩歌,尤其是韻律詩;風格多樣,以抑郁為主;精煉的語言,具有高度的表現力。有1400多首詩,包括《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