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竹絲扇是中國工藝品中的壹顆明珠。因為編織這種竹扇的技藝是清末龔覺吾所創,在龔家傳了四代,到現在已有百年歷史,所以人們習慣稱自貢竹扇為“龔凡”。龔凡呈桃形,形似萬扇,用薄如絹絲的竹絲精心編織而成。色澤淡黃,薄而透明,柔軟細膩,似織錦,圖案或山水人物,或花鳥蟲魚,無不栩栩如生。再加上象牙或牛骨制成的柄和絹扇吊墜,簡直精致玲瓏,被譽為工藝精湛的國寶。據說有壹次在廣交會上,壹位英國絲綢專家竟然認出了龔凡是壹種絲綢產品。當他知道這是壹個竹編織的產品,他驚訝地說:“自貢竹絲扇可以當之無愧地進入世界藝術珍品。”自貢竹絲扇在國內外久負盛名。在1956獲得國外展覽獎。中美建交後,被送往美國展出。如今,它暢銷世界50多個國家,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龔凡第二代傳人龔將原來使用的幾種刀,改成了具有削、刮、剔、撥等多種功能的十余種工具。在編織技法上,他還將原來簡單的“人字”編織法擴展為點、線、斷、橫等新技法。龔對材料也很講究。他想用壹種長著長葉子和竹筍的“年輕”竹子。竹子砍下後,要壹直用清水灌溉,然後用專用工具將花均勻分布、刮平、削薄、刮平。最後,它們會變成竹絲,細如發絲,薄如蟬翼,柔如絲綢。壹把竹扇往往需要1000多根竹絲。他能對照名家書畫進行編織,達到名家手畫的水平。動物可以分老幼男女,人物可以化妝看喜怒哀樂。
龔凡的第三代傳人,常榮和龔育文。他們很好地繼承了祖傳技藝,在扇面造型、圖案題材、藝術風格、色彩運用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宮的《嫦娥奔月圖》、《嫦娥奔月圖》在1978年全國工藝美術展上受到好評,《嫦娥奔月圖》於1981年3月在美國費城展出,受到好評。龔育文的《畢濤素描圖》獲得了65438至0979年四川省技師大會唯壹的壹等獎。
自貢竹絲扇是四川省自貢市的著名特產,是中國工藝品中壹顆璀璨的明珠。自貢竹絲扇的編織工藝是清末龔覺吾所創,所以自貢竹絲扇也被稱為“龔凡”。自貢竹絲扇呈桃形,由薄如絹絲的竹絲精心編織而成。自貢竹絲扇色澤明黃,薄如蟬翼,圖案或山水人物,或花鳥蟲魚,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配以象牙或牛骨制成的手柄,再配以絲扇掛件,確實精美絕倫,堪稱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