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代開始,儒生就把《詩經》當作經典,把《詩經》作為五經收錄。它原本的文學性,變成了與政治、道德密切相關的教科書,也就是所謂的“詩教”。
《詩經》中的305首詩分為體、雅、頌三部分。
1,“風”是指地方風、風謠,即各地的民歌。《風》收錄了15首地方民歌,即《十五國之風》,共160篇。
2.《雅》是正統的宮廷音樂。“雅”分“雅”(用於盛大宴會)和“雅”(用於壹般宴會),壹書105條。
3.《頌》是壹種祭祀用的音樂歌曲,用在皇家祠堂裏祭祖、祈禱、贊美神靈。現有文章40篇。
《詩經》中的305首詩廣泛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涵蓋了政治、經濟、倫理、天文、地理、外交、風俗、文學藝術,被譽為古代社會的生活百科全書,對後世影響深遠。
《詩經》是春秋末期編輯的,據說孔子曾經刪過《詩經》。到了漢朝,教《詩經》的學校有四個。
齊國元谷傳的詩叫齊詩,魯國沈沛傳的詩叫魯詩,燕國韓嬰傳的詩叫漢詩,魯國毛亨傳的詩叫毛詩。
到了東漢,得到了官員和文人的認可,逐漸流行起來,而齊、陸、韓的詩歌則逐漸衰落甚至消亡。
擴展數據:
1,風:
《風》收錄了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包括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歌。共有160篇,是《詩經》的核心內容。
十五個國風分別是:周南11,趙南14,貝伊19,陽10,馮偉10,汪鋒10。
秦風10篇,陳風10篇,馮祺(即古井)4篇,4篇,金風7篇。
周南的《關雎與姚濤》,馮偉的《談伐與說疏》,秦風的《甲戌》都是著名的傑作。
贊賞:
“民族風格”是《詩經》的精髓,是中國古代文學寶庫中壹顆璀璨的明珠。在《七月》中,我們看到了奴隸們血淚的生活,在《割譚》中,我們體會到了被剝削者階級意識的覺醒。
心懷不滿的奴隸們大膽地向不勞而獲的寄生蟲和吸血鬼們提出了壹個正義的問題:“不勞而獲,有得必有失。”?不養不獵,胡占二亭有縣獾?“有些詩歌還描寫了勞動者為了獲得生存權而與統治階級進行的直接鬥爭。
2、優雅
《雅》是周朝都城附近的壹首樂歌,有105首。包括大雅瀟雅,***31篇。
“丫”是嵇的曲子。《大雅》主要是歌頌周王室祖先,甚至、宣王的功績,有些詩也反映了李、幽王的暴政和混亂及其統治危機。
《大雅》的作品多寫於西周初年,作者多為貴族,稱得上高貴、典雅、正直。古語有雲,雅正是詩的正聲。《詩序》:“雅者正,言王廢也。政治有小有大,所以有“瀟雅”和“大雅”
《瀟雅》現存74篇,成書於西周初年至西周末年,多為《西周末》李、宣、時期。瀟雅的壹些詩歌與國風的相似,其中最突出的是關於戰爭和勞動的。
3.頌詩
有40首頌歌。
對頌的解釋最早見於《詩序》:“謳歌者被描述為美麗而賢惠,他還告訴諸神他的成功。”孔《毛詩正義》說:“頌”下漏了“容”字。朱《詩傳》說,古字“頌”與“容”是通用的。
祭祀祠堂時,不僅有歌,還有舞。“載歌載舞”可以說是祠堂音樂歌曲的特色。現代學者也認為賦是祭宗廟之樂,有壹部分是舞曲。著名詩歌主要有《清宮》、《田薇生平》、《西Xi》等。
百度百科-詩經
百度百科-詩經-民族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