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先生總是冷靜而理性地審視詩歌的境界、情境和意象。在王老師舒緩有力的分析下,我慢慢進入了詩的美。
受我老公的影響,我也試著批判性地重讀了壹遍。只有這樣,我才能不辜負他的好意。
特別喜歡王老師對詩情畫意的精彩詮釋,那就是“靜中回味”。“靜”是詩人對自然界萬物的感受狀態,需要內外壹體。在我看來,外界的寧靜,關鍵是萬物的獨立存在,即成為它本來的樣子,這可以用道家思想來理解:道法自然。只有壹切都不被扭曲和雕琢,我們才能從中體會到永恒和深刻,才能得到詩歌中的情感母題。春如粉柳絮,夏如荷花,蟬鳴,秋如白葉落,冬如梅冰。每次換季都容易喚醒壹些情緒。
“有壹雙發現美的眼睛”也需要內心的平靜。記得在《談美信劄》中,王老師也多次提到,美是內心對自然的禪定。“在塵埃中彰顯偉大,在有限中包容無限”,保持內心的平靜,排除功利的雜念,執著於形象,就會敏感地感受到微妙。這樣的美,永遠不會顯露出來,而會深如玉。林庚在《談牧野》中引用了“樹葉像瀑布的水花壹樣落下來,而我看長河總是滾滾向前”和“落木”,頗有感慨。這不是杜甫對蕭瑟秋風中落葉的靜悟。如果他意氣風發,如果他身邊還有李白的摯友,如果他也能“左捧天,右引黃”,他還會專註落葉嗎?會不會有「落木」?
所以朱光潛先生在文中提到“詩的境界是情景結合”,“事物意義的深淺與人性趣的深淺成正比,深者所見也深,淺者所見也淺”。同樣的秋意,“藍天、黃葉、秋色”,是分離,但不是放棄。“晴空鶴排雲,引詩青天”是驕傲和激動。
“超越形象,就能獲得美”,“靜”的東西是自我表象,“靜”的心靈是鏡子裏的自我反映。
連接內外寧靜的橋梁是“回味”。因為事物的形態豐富多彩,變化迅速,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成為意象,也不是所有的環境都能成為意境,需要反復品味和聯想。這種回味需要突破功利的束縛,擺脫常規的羈絆,盡情綻放,洗滌過濾,探尋真正的本質。
是“分開”還是“不分開”?無論是“有我”還是“無我”,都是回味。所以我認為“離”與“不離”、“非我”與“自存”並無區別,各有各的樂趣。最重要的是回憶起興趣的自然表達。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說,“從感受到回味,是從現實世界到詩歌的境界,從實用態度到審美態度。”
王老師另辟蹊徑提出了趣味與形象相結合的權重,我覺得很新鮮。簡單來說,他列舉了很多中外詩詞。提到魏晉以前的古詩詞在意象上做了很大的工作,似乎沒有重復和回味,列舉了《詩經》詩詞中的比興現象。我覺得這種表達有些絕對,比如詩經?瀟雅?《采薇》中“我曾去,楊柳依依。今天想來,下雨了,真是情景交融。再比如《詩經》?馮偉?《孟子》中“桑葉在落之前茂盛”,“桑葉落了,卻是黃了,朽了”,也包含著趣味。
我們現在欣賞詩歌,也是壹種別樣的創作,也需要“默默記住”。我們不需要在欣賞中去迎合古人或者過度解讀。在沈默中,讀懂自己的味道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