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把火樹寫成固定的燈籠,把“星雨”寫成流動的煙花。如果說是的話,想象壹下東風還沒催花開,卻先吹落了元宵節火樹銀花,就不錯了。
它不僅吹走了地上的鼻煙,還從天上吹落了五顏六色的星星像雨壹樣——煙花,先沖上天空,再從空中落下,像流星雨。“花木千樹”描繪了大街小巷裝飾著五顏六色的燈籠,就像春風壹夜之間吹走了成千上萬的樹木和鮮花。
這是唐代岑參的“春風化雨,吹開萬株梨花”。再寫“玉壺”這個車馬、鼓聲、燈光、月亮交匯的仙境,再寫民間藝人載歌載舞的“社火”百戲,熱鬧非凡,令人目不暇接。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佑安,本名嘉軒,生於歷城(今山東濟南)。他是中國南宋時期壹位豪放的詩人,被稱為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信,與李清照合稱“濟南二安”。
四十二歲被貶,退居江西信州二十年。在此期間,他曾是壹名囚犯和福建的特使。六十四歲,連任浙東使、鎮江知府,不久復出。
他壹生據理力爭,反對金朝北伐,並提出了相關的方略“美秦十論”,均未被采納。他的話語激情澎湃,慷慨激昂,充滿愛國情懷。有《嘉軒長短句》、《辛稼軒詩話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