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我的音樂夢想作文600字!急!

我的音樂夢想作文600字!急!

我的音樂夢[1]

尼采說得好:“沒有音樂,生命毫無價值。”

和所有凡人壹樣,我壹生熱愛音樂,是壹個二胡愛好者。十幾歲的時候,我甚至有過進音樂學校的荒唐夢想。

大家寫壹些生活中關於音樂的趣事,分享給朋友們。

第壹,小湘劇迷

解放初期,看戲是市民最重要的娛樂活動。當時益陽有銀星、大世界、五馬坊、知華四大劇場。益陽上演的劇目主要是湖南古畫戲和湘劇。偶爾有京劇,湖北漢劇,廣西桂劇,河南豫劇,文明劇。

湖南古畫戲起源於民歌,語言粗俗,曲調粗獷。白唱是地道的方言,自然最受歡迎。湘劇源於明代益陽戲,後吸收昆曲、皮黃戲等曲調,以中州韻白唱,用詞典雅,唱腔醇厚,更受知識分子青睞。

那時候我媽在“銀星大劇院”打雜,孩子可以“看白戲”。小時候看戲自然成了家常便飯。湘劇,尤其是那高亢的高音,是我最喜歡的。

當時劇場的布局大致是:靠近舞臺的四十多排背凳,背上有放杯子和水果的隔板,最後幾排是高聳的長木凳,任何人都可以坐。每天的例行程序如下:首先,“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觀眾開始進入舞臺;然後放上壹兩個短折子戲,壹邊表演壹邊等著觀眾。此時,已經進場的大多是戲迷;折子戲演出結束後,觀眾全部到齊,然後整場戲上演。

我四年級的時候,家搬到了劇院附近,我幾乎每晚都有機會去劇院。往往從舞臺開場,我就早早進場,占據後排的高位。存折劇沒拉出來的時候,總看到“挖柱子”。

當時主要是湖南湘劇團的前身洞庭湘劇團。許多著名的湘劇演員,如許、楊、彭立農、余福興等,經常在銀星劇院演出。

我經歷了看劇的三個階段。

壹開始和小時候的魯迅壹樣,最喜歡武俠劇和鬼片,對孫悟空的筋鬥和白蛇的細水長流金山不眨眼。特別是“電光風光”亮起,在雷電的煙霧中,巨大的白蛇騰空而起,嘴裏吐出白煙,金色的眼睛,在空中飛舞...我的內心可以用“狂喜”來形容。

慢慢的,我漸漸喜歡上了曲折的劇情,比如《封神演義》、《劉壹傳》、《雙案》(後來的《追魚的故事》)、《薛剛反唐》、《琵琶記》等等。整部劇我看了無數遍,可以說是看不完。

終於開始欣賞折子戲的編劇和唱腔了,比如關公在《單刀赴會》中那段激蕩人心的唱段:“大江東去浪千層,西風催此舟。我剛剛離開了九龍鳳闕,早早地來到了張騫虎狼洞。君子猛,看這壹刀會像村社!”再如張廣才在《掃松》中的蒼涼詠嘆調:“古青山老了,多少人毀了。誰來掃孤墳雜草,鄰墳陰風吹紙錢。”那充滿余香的優雅話語,那高亢蒼涼的唱腔,讓我反復琢磨,至今難忘。

愛因斯坦說:“如果沒有早期的音樂教育,我將壹事無成。”可以說,看湘劇是我早期的音樂教育,影響了我後來崇尚醇厚典雅的審美情趣,也鍛煉了我靈敏的聽覺能力。此外,對戲劇音樂的旋律與演唱白色調之間的密切關系的深刻體驗,為我後來學習語音學和詩歌的音樂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漢族古典音樂的精髓全部集中在戲曲音樂中,欣賞起來需要很長的時間。學生時代是奠定音樂審美情趣的最佳時期。我們的學生作業不重,自然有機會慢慢受到古典戲劇的熏陶。而現代人,從小學開始就成了沈重的課本教育的奴隸,連看壹會兒電視都會被父母控制。喜歡古典戲劇的人越來越少是必然的。後來我常常想,以魯迅的藝術鑒賞水平,如果他從小就有我這種看戲的便利和經驗,他對中國戲劇的評價壹定是另壹種眼光。

第二,我認識了莫應鋒

1955,我上初中。那時候我住在資江以北的“大碼頭”,學校卻在江南的“桃花侖”,十幾裏地,壹江之隔。

因為家裏窮,只能上學。每天天不亮,媽媽就會叫醒我吃早飯,帶著“飯盒”去學校。先在碎石鋪成的長街上走五裏路到公交道,走“義都”過河不過河,再沿著碎石鋪成的公交道走六七裏路到學校。

每天早上六點整,收音機裏響起壹首悠揚的器樂,伴我上路。偶爾有壹天,這首曲子結束,我急得壹路小跑,才不至於遲到。我學了壹年,這首曲子我聽了整整壹年。我自然是把曲子背下來了,但是從來沒有考慮過曲子的名字,用的是什麽樂器。

壹天,在第六節課上,是課外活動的時間。突然,我聽到樓下傳來壹首我很熟悉的曲子。我低頭壹看,是壹個胡琴打來的,玩家是初三的壹個又黑又瘦的男生。我既驚訝又羨慕:這麽美妙的音樂居然是壹個胡琴演奏的,於是我開始有了學習演奏胡琴的想法(當時我還不知道它叫“二胡”)。突然有了學二胡的想法,但是當時家裏太窮了,買不起二胡。

後來才知道,那個黑皮膚的男生叫“莫應鋒”,是幾年後第壹屆茅盾文學獎得主,《殷將軍》的作者。我熟悉的曲子是劉天華的二胡名曲《晚安》,但只是收音機裏的小提琴合奏。

初二的時候,父親回家做了壹點賣帽子的生意,母親從劇院調到了酒店。家庭情況略有好轉,開始住校學習。此時,莫應鋒已經初中畢業,進入湖南藝校,成為幾位酷派音樂人的偶像。我想再學壹次二胡。

回家後我跟爸爸說,爸爸很支持我,說:“數學物理沒學好沒關系。長大了可以補課了;”音樂學不好,長大了也編不出來。然而,京劇是中國的國寶。想學胡琴就要學京胡。“我爸立馬給我買了壹把京胡和壹本京胡入門。

寫這本回憶錄的時候,姐姐在QQ裏問我:“好!這個很生動。爸爸的話是妳編的嗎?”我說真的是爸爸說的,完好無損!我妹妹說:“真想不到!壹聲嘆息!”他還說:“我記得屯溪有很多京劇唱片,我叔叔也喜歡京劇。我們經常去看京劇!”“在那個年代,父親對我們的教育可以說是與眾不同,我後面會講到。

從那以後,每次下課,我都開始用尖尖的聲音演奏《梭梭,梭梭》,樂此不疲。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感謝同學們。每天下課,他們都要聽我刺耳的噪音。他們壹定吃夠了苦頭,從來沒有人皺過眉頭...哦,我最親愛的同學們,我想妳們!

拉了壹會兒後,我將原來的黃兒慢慢拉進門。有了小時候聽國劇的養成,我也知道我壹直喜歡彈壹首歌,而不是京劇。和莫應鋒精彩的二胡演奏相比,這算什麽?

我下定決心,壹定要學二胡,彈得像莫應鋒壹樣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