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恩來《大江之歌》。
原文:
大江歌掉頭向東,密群家扶貧。
十年破墻,難酬滄海,難逞英雄。
白話翻譯:大江大唱,流向東海,為救國而學高深科學知識。在書店讀書十年,就是為了走出這個書店。在願望難以實現的情況下,漂洋過海尋求真相,也是英雄之舉。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1917年,作者19歲,留學日本前夕。1919年9月,周恩來為了投身祖國反帝反封建的洪流,毅然放棄留日機會,決定回國。在返日前夕,他的同窗好友張等人為他餞行,並要求贈書留念。
周恩來用毛筆獻上這首詩,並在詩後寫下“我年輕時寫了正確的詩”和“為其他利益回國,做好準備,告別朋友”的字樣。這首詩的手跡現存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大江之歌:向東轉”這句話氣勢磅礴,表達了周恩來向東尋求真理的決心。《大江之歌》指蘇軾的詩《念奴嬌赤壁懷古》,剛唱完,豪情萬丈。詩的開頭有壹句“不歸之河,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周恩來在這裏使用這個代碼,壹方面是為了顯示他的英雄雄心,另壹方面是為了照顧他的渡海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