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字朝安,謚號海山。1905 165438+10月15(農歷九月初七),祖籍浙江杭州,祖籍祖洪城顧村。後來,他用筆名孟甌,孟甌聲,方鑫和蔣思。在《鴛鴦蝴蝶派》刊物上發表過《債》、《商人少年》、《母愛》三部小說。
戴望舒與杜衡、張天翼、施蟄存等人曾組建了壹個名為“蘭社”的文學小團體,並創辦了《又藍》雜誌。戴望舒之所以能在文學史上揚名,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優秀詩歌。他本人因其獨特的詩歌被稱為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現代詩派的“詩壇領袖”。
戴望舒詩歌的特色:
在戴望舒詩歌憂郁情懷的基礎上,詩歌中既有古典的生命情懷。首先,戴望舒的愛情詩在表達愛情的私密性方面明顯受到晚唐詩人的影響,在表達愛情方面更多地使用女性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甚至可以說是對文、李詩歌中相思主題的現代闡釋。
總之,戴望舒的愛情經歷是現代的,他的愛情特征是現代的,但他賦予的表達方式是古典的、傳統的。其次,戴望舒詩歌的悼秋主題深受中國古典文學的影響。詩人用詠秋這壹傳統主題來呈現現代人孤獨和青春煩惱的悲涼情懷,強化了詩歌的審美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