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最後壹句中的詩人描寫的是窗外的風景,那麽最後壹句的開頭就指出了“門”的角度,視線中的風景已經化為壹種情感的希望。櫥窗裏有壹個場景。這壹幕,有院落,有柴門,現在有船只通過柴門停泊在門外的江面上,已經很清楚地論證了詩人把人生之路比作萬裏泛舟的精辟論斷。這就是中國畫的藝術特色,借景於景,畫中有畫。在國畫中,山水在主景的畫法中,往往是在“眼睛”的位置畫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但這樣的點睛之筆與潑墨渲染是不同的。往往在細微處更為精妙,這幅畫的主題大多來源於此。中國人的寓意和詩人畫家表達個人情感的風格,都從藝術的角度反映出這些途徑是相通的。
如果把“門”外的景物看作“窗”景的畫中畫,那就是遞進式景物。那麽“伯”字在三個句子中與“漢”字的意思就不壹樣了。“泊位”是指停泊或停靠。永遠航行的是船,永遠停泊的是航行的開始。所以“泊”字給讀者以感動的期待。而“包含”這個詞有包含、覆蓋的意思。這是壹種靜止的狀態,千百年來靜止的雪,是詩人生命的純真與孤獨。詩人用“雪”來表現對晚年生活的總結,也用“泛舟”來表達思鄉報國之情。
“吳棟”作為壹個地區的總稱,與上壹句中的山地術語“西陵”相對,給人壹種時空感。這首詩是杜甫五十四歲時寫的。今年正月初三,詩人辭去幕府職務,回到成都老家。這時,杜甫人生中最後壹個官職也辭了職,但詩人壓抑的心情在看到春日美景時,又忍不住開始萌發感情。從“東吳之船”到萬裏路,再到“西陵之雪”,千年未了的心願。詩人充分利用景物向讀者展示了動靜兩種現實狀態和自己生活的兩種境遇。
在夏昆的兩首詩中,詩人描寫了兩個風景門窗,兩種包容和停泊的狀態,兩個西陵和東吳的地理位置,兩種雪和船的材料。而這十四個場景,卻比尚堪對景物的簡單描寫更清晰地展現了內心世界。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現實主義者,唐代詩聖杜甫已經五十多歲了。這首詩作為晚年作品,是杜甫最好的作品之壹,用詞簡練,用詞精準,立意樸實,感情真摯。
二、絕句的格律賞析
明代胡應麟《內編詩》說:“七言使四傑,當時無七言之法。但六朝時,幾乎是宋行,到了唐代,則是絕句。五字法先於七字法,故法在先,耳在後。”
我們都知道漢語的四聲。現代漢語(普通話)有四個聲調:平調(上聲)、上聲(第二聲)、上聲(第三聲)、降調(第四聲),而古代漢語的四個聲調是平調、上聲、降調、入聲。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下:
1,平勝,後代進化為尹平和陽平。
2.上聲,有的後代進化成了去聲。
3、向聲,絕大多數後人還是向聲。
4.在普通話中完全消失的入聲,分別歸並為平調、上聲、升調、降調。
沖音這個音是短音。現代的江漸、福建、廣東、廣西等地仍保存著入笙。在北方和西南的大部分口語中,入聲已經消失了。就普通話來說,入聲字大部分都變成了降調字,有的變成了上聲字,變成了最少。
古代的四聲起伏是什麽形狀?現在我們無法詳細了解。
按照傳統,平調應該是中調,上聲應該是升調,降調應該是降調,入聲應該是短調。康熙字典前面有壹個宋公式,叫做“四聲分法”。上面寫著“不要低,要溫柔,要大聲,要有力”。走的聲音分明是哀怨,進的聲音又短又急。生動描述四聲的高低形態。辨別四聲是辨別平調的基礎。
杜甫的詩歌尤其擅長寫七律和安排節奏,被譽為“格律詩大師”。他的格律詩數量多,質量高,對仗工整,節奏和諧,風格以沈郁頓挫為主,被公認為唐代格律詩的典範。下面我們來欣賞壹下這首《絕句》的文學特色。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陵秋雪,吳棟萬裏船停門口。”
這首詩是典型的不押韻的七言絕句,遵循規律。
“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淡淡,平平淡淡,平平淡淡。”
這首絕句的押韻是:
“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淡淡平平淡淡平平淡淡平平淡淡平平淡淡平平淡淡平平淡淡平平淡淡平平淡淡。
在這首絕句中,詩人用法簡潔,沒有使用太多的寫作技巧,如救郁、救孤、調粘、應對等。,並根據詩本身的節奏押韻。
絕句中詩人的對仗也排列得很整齊。上下連詞中,數詞是相對的,量詞是相對的,種類是相對的,動詞是相對的,顏色是相對的。這種別出心裁的手法,對於初學填詩的人來說,無疑是極好的教材,這也是這首絕句被古往今來列入學前教育啟蒙教材的原因。
第三,絕句的意境欣賞
這首絕句的意境至今難忘:
首先,這首絕句“形神兼備”。形是指其藝術形象的再現,神是指其所描繪的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征。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用色彩為我們描繪了壹幅怎樣的風景畫卷?黃鸝鳥,白鷺鳥和柳條是翡翠,天空藍如水洗,白雪躺在山上,船只停泊旗幟和舞蹈...詩中有畫,畫外有聲,是風蕩柳的春風,是黃鸝舞柳的鳴叫,是雪映藍天的明亮。正如趙壹刀對詩畫的形式與精神有這樣的見解:“在畫寫物象的形狀時,不應改變物象的形狀。詩傳達了畫的意義,妳就有了畫的境界。”這是對杜甫詩中形神描寫的最好詮釋。
縱觀詩歌的“情與景”,詩人在表達自己的思想時,情與景有兩種方式:壹是觸景,融景。第二,對風景感同身受,通過風景表達感情。在這篇文章中,詩人在最後壹句話中觸動了現場,借著最後壹句話中的“藍”字,讓自己的人生經歷透明於世。詩人回到成都草堂後,望著翺翔的白鷺鳥歸鄉,不禁回想起自己晚年看到了多少戰爭和悲歡離合。在《夏幹》中,詩人用山水抒懷,用準備揚帆遠航的萬裏抒懷,抒發報國憂民之情。生活和鄉愁都在場景裏。
第三,從“情理交融”來欣賞這首詩,從詩人描寫的如畫美景中,不難看出,詩人在表達自己的心理時,是用傳情達意的生動詞句將這首詩帶入境界的,如《唱青柳》、《上青天》、《千秋落雪》、《萬裏船》。“明”是說,“上”是行動,“錢球”是忠誠,“萬裏”是胸懷。這幾個字的意思是以理為據的,景物和情感的描寫顯示了基本功。
第四,品味詩歌中的“情物和諧”,詩人將自己的感受與冬去春來的大自然景色相結合,寒氣消,物樂融融。詩人把自己的軟弱當做黃鸝的軟弱。用白鷺揮舞翅膀的姿態,表達了翅膀難報國的誌向。在詩人的書中,人和鳥是團結的,通過鳥相愛。這些特點構成了這首詩極好的意境。
四、絕句的審美特征
這首詩除了具有上述特征外,還具有“深刻的文學癮”和“余味”、“象外之象”、“字裏行間之意”的審美特征。
唐代詩人仍將杜甫視為現實主義詩人,更有甚者,他們除了描寫事物的表象,還給讀者以深遠的意象。從這首詩的出現,我們可以看到黃鳥、綠柳、白鷺、藍天、遠山、雪、河流和船只。然而,在這些表象之外,讀者通過關鍵的連接動詞:歌唱、攀登、包容、停泊來感受這些表象:看到黃鸝的翅膀在飄飄的柳樹上翩翩起舞,聽到白鷺直沖雲霄時的和聲,感受遠山千年來的寧靜,等待航行的停泊船只張滿了風帆。這些“像外之像”充滿了歡快的江南初春景色,讓人感受到詩人當時因辭而生的憤懣與釋然。
杜甫在他的詩中使用了幾個量詞,兩個,壹行,錢球和萬裏。這些看似無意,實則極富表現力的“寓意”,向讀者展示了詩人隱藏在詠春這首絕句中的內心獨白。在唐詩盛行的當時,只有李白和杜甫的詩歌獨領風騷,詩壇上的杜麗何銘的詩歌是當時文人爭相模仿的對象。這“兩只黃鸝”相互唱和,是當時文壇上杜麗夫婦的處境。但從當時社會上中國人普遍沒有政治地位、官職卑微、樂於報國而無力付出抱負的尷尬處境來看,對於整個社會來說,這種“白鷺行”的“上天”願望只是壹種虛無的希望。文人自我孤立,自我潔身自好,不願意生活在泥淖中,同意潔身自好,這也決定了他們只能是這個社會的“秋雪”。但是,作為社會的壹員,作為憂國憂民、抒胸臆、為民疾苦而悲、為懦弱而哀的詩人,又怎麽能在這個已經搖搖欲墜的王朝中有所作為呢?望著外面的“萬裏船”,我只能遠遠地嘆息。“言之不盡”,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象外之象”、“含蓄之意”雋永雋永,也是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深寫隱微”、“回味樂包”的真實寫照。
五、絕句創作的歷史背景
杜甫的壹生,從他出生之初,武則天去世,唐朝進入戰爭的最後時期,到詩人晚年的“安史之亂”。杜甫歷經多年的人生磨難,見盡人間疾苦,紅塵悲涼。此時,在文學史上,唐詩因李白、杜甫的存在而進入盛唐時代。
這壹時期的先賢們用大量的詩歌從三個方面記錄了盛唐時期的人文、政治、社會等史詩。第壹,表達拯救事物、拯救世界的理想抱負;第二,批判現實的黑暗;第三,歌頌自然景觀。李白的詩繼承了自屈原以來的浪漫主義傳統。豐富的想象力,清新自然的語言,優雅奔放的風格。杜甫的詩歌繼承了《詩經》以來的現實主義傳統,面向現實生活,內容深刻,深刻而真實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唐代社會由盛到衰的歷史變遷。
李白詩歌的內容多與“愁”有關,重在表現自我。杜甫詩歌的內容主要是“憂”——憂民憂世。
杜甫著名的絕句寫於公元765年,當時杜甫54歲。正月初三,詩人辭去幕府職務,回到浣花溪。從春天到夏天,我都住在茅草屋裏。之後在四川各地遊歷了壹年,年底在雲安縣(白帝城)病倒。
這首詩寫於安史之亂平定兩年後。安史之亂持續了八年(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至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安史之亂雖被平定,但唐帝國由盛轉衰,開元前的盛況已不復見。戰亂國急,這期間杜甫的創作達到頂峰。他的大部分作品都集中在四十歲到壹整年這段時間。這位詩人的中老年生活在戰亂之中,創作了大量現實主義作品。
詩人用線描的筆法向讀者描繪了壹幅感人的戲劇場景。杜甫仕途漫長,戰亂饑荒不斷,使得杜甫在四川成都領著壹家人住在草堂裏。在紛亂的戰爭中,人們拆散家庭,死去是常事,但骨肉團聚卻變得不可思議。揭露了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這種現實主義的創作真實而生動地反映了當時普遍的社會現象。正因為詩人的個人命運與時代疾苦息息相關,所以他常常把自己的經歷與人民聯系在壹起,思考更普遍的社會問題。
絕句創作於這壹時期,不僅給人壹種繁榮昌盛、生機無限的感覺。也讓詩人感嘆自己晚年的無奈,國家待興,無力報國。只好做了《秋雪》,祝願等待起航的“萬裏船”。
第六,絕句的詩性及其所反映的詩人性格
我們常說“文如其人”,這裏的“文”指的是壹篇文章所包含的性格。壹篇優秀的文章所反映的作者的性格是文章的靈魂。薛雪在《壹瓢詩》中有這樣壹段話,用來說明詩人的品格與詩歌質量的關系:“快樂的人的詩,必是瀟灑的;壹個真誠的人的詩壹定是莊重的;迷人的人的詩壹定是優雅的;雙樹的詩會優美地流淌;寒澀的詩會貧瘠;有錢人的詩壹定是有錢的;關於壓抑人的詩壹定要幹凈;我想提醒人們,詩歌壹定要嚴謹;批評我的詩,我會沮喪;今之禮,氣之性,非所學也。”由此可見,性格是決定詩歌質量的關鍵。
在我的隨筆《論網絡詩歌》中,曾經描述過詩歌品質與人格的關系,並簡要分析了杜甫詩歌與人格的關系:
真正的、富含聖靈的情感,必須經過詩人心靈的凈化,才能成為詩歌的內涵。與自然的情感相比,詩歌中的情感過濾了雜質,顯得更加純粹。當這種真實的情感在詩歌中流露出來,最終取決於詩人的性格和抒情方式的選擇。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詩如其人”、“詩出於人品”——壹個道德高尚的詩人,必須努力做到真善美的統壹。
在王維的作品中,我們看不到時代精神的折射,也聽不到人民痛苦的哀號。王維對所有痛苦經歷和刻骨銘心的痛的態度是:“人生有多少傷心事,不要賣給空門。”這種心態和王維的生活方式是由他的佛教思想決定的。它的“我中年的心找到了路,我來到這山腳下居住”;"隨著歲月的流逝,請給我寧靜,遠離萬種事務."面對到處打仗流血的現實,就像被困在繭裏,用佛家思想的網把自己緊緊包裹起來,與世隔絕,冷眼看世界。所以王維的詩體現了他對世界的冷漠。
杜甫雖有佛道思想,但在詩人心中占主導地位的是儒家的積極用世觀。無論他是富有還是貧窮,他都敢於面對現實,關心人民的生活。
從小接受儒家傳統教育的杜甫,有壹個堅定不移的願望,就是“使君堯舜上位,然後使俗為純”。所以杜甫雖然生活清貧,但是他想到了世界。因此,詩人杜甫的作品充滿了憂患和悲傷,他的詩歌飽含了辛酸和淚水、愛國的激情和坦誠豁達的情操,所以杜甫的作品被稱為偉大的現實主義詩歌。被譽為“詩史”。
偉大的詩人都會有壹顆最溫柔最深情的心,他的作品至今仍廣為流傳。詩人的美德表現在神聖感情的運作上。詩人在詩歌中表現出來的聖潔之愛的力量,比理解死後的無助和發自內心的恐懼更為強大。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憐憫或同情的感情常常感動詩人自己。
詩人寫詩,不僅僅是用筆,更是用他的激情,甚至他的壹生去創作。他嘔心瀝血創作的優秀詩篇,既抒發了自己的心聲,又表達了當時人們的願望,反映了時代的聲音。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詩人用悲歌表達了自己悲憫的心情。杜甫在《三官》、《三別》中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腐朽和黑暗,對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在《茅屋被秋風吹破》中,他從自己的茅屋被風雨吹破、家人被凍僵的困境出發,表達了“擁有壹片廣大的樓房,做天下所有窮人的大避難所”的願望。
從杜甫的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窮年憂李淵,腸中嘆熱”的激情。如果妳見到他,讀讀他的詩。有浩然正氣的詩人,有憂國憂民的詩人,再有沈郁頓挫、反映民間疾苦的好詩。從杜甫的詩來看,它是詩人的觀點、立場和藝術個性的體現。而藝術個性又與詩人的出身、修養、生活經歷、藝術品位密切相關。在這裏,它的意識形態性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在這首絕句中,杜甫以歡快的筆調書寫春天,歌頌春天,以春天抒懷,借春天抒誌。都說早春生機勃發,其實是說國家在等待繁榮;都說船要乘東風,明擺著報國。人到老年,充滿了勇氣。雖然詩人寫這首絕句時剛剛離開幕府,但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同時向讀者展示了詩人對穩定的渴望。這就是最好的證明,杜甫的詩是悲而不哭,是傷而不傷,是在大悲大傷之後,依然把他心中對美好生活的熱情帶出來。(抖鍋)
欣賞3
蘇軾曾說:“少陵書法無形畫”。杜甫絕句真是壹面絕妙的山水旗幟。這幅畫的中央,有幾棵郁郁蔥蔥的垂柳,黃鶯兒在枝頭婉轉歌唱。臉的上方是壹片藍天,壹群白鷺指向藍天。可以看到遠處的山,山峰依然是多年不變的雪。小屋的壹半暴露在附近,前面有壹條大河。遠處的船只停泊在水面上。從色彩和線條上看,作者在壹片綠色中染了兩個鵝黃色的小點,在綠色的空間裏斜劃了壹條白線。點、線、面有機結合,色彩明亮和諧。這種構思恰恰說明了詩人杜甫善於像畫家壹樣“以畫為綱”、“以理為位”。
雖然是壹首描寫自然風光的小詩,卻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感情。細柳新綠,這不就是春天的顏色嗎?黃鸝歌唱,這不是春天的聲音嗎?白鷺從南方飛回來,是帶著春天的遊客。春江滿水的同時,江東的船只從萬裏之外駛來,說明人們已經開始了壹年的聚焦春天的活動。這壹切構成了壹個鮮明的主題——春天來了。作者滿心歡喜,描寫這些新鮮的、活潑的、生機勃勃的東西,以敏銳的觀察力拍下了各種春天爭奪自由的畫面。詩人把山上的雪和地球上的漫長歲月聯系在壹起,從河中的船只上看到祖國的遼闊疆域。“錢球”和“萬裏”就是這樣博大的胸懷。這首詩寫於公元764年,杜甫“漂泊於天地之間的西南”。他顛沛流離,窮困潦倒,但意誌依然堅強,心情依然開朗樂觀。
這首小詩,語言平實,沒有什麽怪詞和危險的字眼,似乎也沒怎麽推敲過;其實並不是。首先看對抗。絕句不要求句子是相對的,但是杜甫讓這首詩的四句組成了兩副對聯,壹副對聯裏的每壹個字都是成對的,非常工整。看字,後面對聯中的“含”和“停車”兩個字極其考究。“含”字特別妙,因為它指明了詩人的位置:原來詩人在室內透過窗戶向外看。這個“漢”字,不僅包含了西陵的秋雪,也包含了詩人眼中的上述所有景色。這樣,它不是對自然的平面模仿,也顯示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把握和欣賞。除此之外,“泊”字也可以用“側”或“過”來代替,比較模糊。“泊”字可以說明那些長江下遊的遠航船只不僅從這裏經過,而且都停在門前,可見附近有壹個很大的水陸碼頭。此外,杜甫此時正“望三年”,頗有棄蜀投吳之意。“泊”字似乎掩飾了那種見鞍思馬的感覺:妳會去東吳嗎?路上有船停在門外。詩人的猶豫在這裏沒有告訴我們什麽嗎?(譚家健)
欣賞4
“絕句”是壹首詩的名稱,並不直接表示詩的內容。這種形式便於寫壹個場景和壹個物體,表達壹個瞬間的感受。偶爾詩人看到,引發了他內心的激情。作家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暫時不擬題目,用詩的格律“絕句”作為題目。杜甫以這種形式寫了壹組詩,包括四首,以“絕句”為總題。這節課“絕句”就是其中之壹。這首詩是他從家裏的窗戶上拍下的壹幅美麗的山水畫,表達了他寬廣的胸懷和無憂無慮的快樂心情。
這首詩是杜甫回到成都後,在他的草堂裏寫的。他的生活比較安定,心情也比較愉快,可以以閑適的心情欣賞草堂附近的風景,寫出千古傳誦的名篇。
詩人倚著窗戶往外看。他首先看到的是壹幅特寫:屋外,柳樹呈現出壹種綠色,柳枝隨風飄動。兩只黃鸝在柳樹間追逐,唱著甜蜜的歌。詩人被逗樂了,於是寫了壹首生動的詩“兩只黃鸝鳴翠柳”。然後仰望天空,看到壹排排白鷺在天空中自由飛翔,仿佛迎接藍天。這自然會讓詩人有“壹行白鷺上青天”的感覺。由近及遠,這兩句話視野開闊。詩人的眼睛像照相機的鏡頭,轉向對面的西陵(岷山)。這雄偉的西陵白雪皚皚,將延續千年。它像壹道雪障,橫跨西方。西陵雖大,但這個小窗口卻能把西陵的雪盡收眼底。詩人用“窗含”這句話來概括他看到的雪景圖,氣勢非凡。然後詩人的目光從山上落到門前的岷江上,看到許多商船沿河停泊。這些商船經常往來於長江下遊的蜀和吳之間。草堂附近有個合江亭,從蜀國到吳國的人都從這裏上船。據史書記載,三國時,魏飛被派往吳棟,孔明曾在那裏為魏飛送行。他對魏飛說:“萬裏之行,始於足下。”後人把附近的壹座橋叫做“萬裏橋”。杜甫當然對這些軼事很熟悉,所以他把景物和史實融合到自己的詩中,得到了“泊東吳萬裏船”這句話。
全詩有四句,相對而立,正好形成兩對。這兩對寫的風景,遠近交錯,構成了壹幅完整的、浩瀚的、豐富多彩的畫面。“秋雪”讓人想起宇宙的無限,“萬裏船”讓人想起地域的遼闊。這首小詩所描繪的畫面,真的是千裏之大,容量之巨,給了讀者無限的思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