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孔子刪詩書是破壞文學的罪人還是保存文學的偉人?

孔子刪詩書是破壞文學的罪人還是保存文學的偉人?

孔子周遊世界1 4年後,晚年回到魯。從教後,他整理編輯了《詩經》、《尚書》、《儀禮》、《景悅》、《周易》、《春秋》六部書。其中,他對《詩經》和《尚書》的改動最大。我說的“刪詩集”,指的是他對這兩本書的編輯。

關於“刪詩”,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詩經》有三千多冊。孔子把重復的、不禮貌的書刪掉,留下305本,然後進行分類,調整順序,最後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詩經》。

《詩經》是中國第壹部詩歌總集,形成於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詩經》中的“風”部分屬於民俗文化。民間文化最容易產生,也是最豐富的,就是愛情詩,甚至還有壹些“李越”的東西。這種詩絕對不符合孔子的“禮”。另壹方面,這類詩歌由於主題相同,很容易被重復。因此可以推測,這部分可能是孔“刪”的主要原因。

從這個角度來說,孔子的“刪詩”確實是壹個遺憾,因為它丟失了大量先秦古人的原始文化。關於“刪書”,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認為,孔子對夏商周三朝的歷史政治進行總結,然後從三代文獻中選取部分內容,按照自己的思路和邏輯編成書。

這種行為從目前的編輯工作來看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所以孔子的“刪書”不能說是壹種破壞。總的來說,孔子的“刪詩書”應該說並沒有破壞文獻,而是保存和繼承了古代文獻。

春秋時期,總體上是壹個“禮崩樂壞”的混亂時代。如果不是孔子編纂了這些書,並作為教材廣泛傳播,恐怕這些文獻很難流傳到現在。

另壹方面,孔子對這些文獻的選擇、編輯和撰寫工作使這些文獻的意義更加明確,文理更加通順,結構更加合理,其中包含的思想對中國文化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