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壹天,是世界實驗動物日。Xi交大醫學院600多名師生聚集在實驗動物樓花壇中央的“動物慰靈碑”前,舉行實驗動物祭祀儀式。大學生鞠躬獻上菊花,表達人們對實驗動物的感謝和尊重。
據了解,目前已有7種實驗動物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了避免給廣大人類強加不確定的風險,只能犧牲實驗動物來增加人類的安全性。
猴子:由於與人類非常相似,猴子成為動物實驗中最常見的非人靈長類動物,多用於研究藥物和生物制品。此外,藥品安全評價和食品安全檢測也將出現。獼猴和食蟹猴在中國使用最多。
黑猩猩:由於智商高,這種靈長類動物被廣泛用於心理學研究。在艾滋病研究領域,它們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美國甚至選擇黑猩猩作為他們的動物宇航員,1961 1.31。經過壹年半的訓練,黑猩猩“哈姆”在亞軌道太空艙飛行了16分39秒。
嚙齒類動物:大鼠與人類基因相似度超過70%,每10只實驗動物中約有9只為小鼠或大鼠。小鼠最適合人類遺傳病的研究,而大鼠適合癌癥研究和毒理學實驗。
兔子:白化兔子長期以來被用於眼睛刺激測試,即臭名昭著的德雷茨測試,以確保化妝品和私人產品的安全。之所以在兔子身上做實驗,是因為兔子的眼淚比其他哺乳動物少。
狗:選擇狗作為心臟病學、內分泌學和骨關節炎研究的實驗動物,是因為它們與人類的“相容性”。冷戰時期,蘇聯讓近60只狗在漫長而艱難的載人航天飛行中扮演“探路者”的角色。
果蠅:果蠅壽命很短,因此科學家可以在短時間內觀察到遺傳特征是如何從許多代遺傳下來的。非洲爪蟾:每年作為實驗動物數萬只,主要用於DNA研究。